第113章 冲向国际第一天
离开观鸟站,众人又一同前往山上的高空观象栈道。两座青翠的山峰中间凹陷的谷地,一座新搭建的大桥横跨而过,不少游客在栈道上打卡拍照。
步行穿过整个栈道需要半个小时以上,栈道口立着一个巨大的石碑,碑上写着送子桥。
“你们这里真的能看到大象吗?”小组长摸了摸下巴,看向下方的山谷。据他所知,这里离保护区并不近,不是大象应该出没的地方。
虽然这里好像已经闹出好几起亚洲象事件了。
拜他这个送子仙童所赐,楚芃麦甩着一根狗尾巴草自信地说:“当然可以,一个月可以看到好几次呢。”
走到石碑边,有组员好奇地问:“怎么叫这个名字?观象栈道取名不应该和大象有关吗?”
这名字还真不赖他这个取名废。楚芃麦挠挠头:“游客取的名字,他们说来儿这的大象不是带崽的,就是怀孕的,若是没怀的大象来过一次,下次再来肚子也揣上了……”
毕竟现在找上门的大象不是来求子,就是来找他接生。
评级小组:…………
母象一共就三个状态——怀孕、没怀孕和带崽,这送子桥说得也太牵强了。
但很快他们就意识到这个名字并不牵强。栈道上的游客忽然发出惊喜地叫声:“快看,快看,大象来了。”
只见下方的山谷里,一头年老的母象带着五头年轻的雌性大象和两头亚成年雄性小象从栈道下走过。
这个象群的耳朵都格外的长,让喜欢大象的游客们一眼便认出它们是谁。
“哇,长耳家族又来了,它们隔两三个月就来一次,对农场是真爱了。”
“毕竟农场在山谷尽头专门种了一大片地给野象吃,我看了都馋,咳,要是给我白吃,我也经常来。”
“确实,农场的水果蔬菜……我在咽口水了。”
“怎么首领大象不往前走了,一直在栈道下溜达?”
栈道上的楚芃麦也注意到这件事,掐指一算。他给首领大象送子也有两年了,这段时间似乎是对方的预产期。对方怀的还是双胞胎……
他急急忙忙和众人告辞:“各位先在栈道逛一逛,大象找我有点事,我一会儿回来!”
评级小组:…………
野生大象又不会说话,找你能有什么事儿?
唔,好像还真有事。栈道的所有人瞪大眼睛,震惊地看着楚芃麦跑去山谷下方,打电话叫来农场的工作人员,给大象……接生???
首领大象在人群中间焦急地走来走去,裹着胎衣的小象已经露出了产道。楚芃麦安抚地给它喂了点东西吃,郑云崖则带着另外几名兽医在旁边随时准备助产。
常来的游客有些纳闷:“以前不都是让大象自己生吗?除了小象站不起来,或者吃不到奶才人工干预,这次是什么情况?”
评级小组闻言面面相觑,难不成栈道上亲眼见到大象生产的频率还不低……
栈道下,郑云崖观察了一下露在外面的小象大小,想到楚芃麦说是双胞胎……额,这两头双胞胎小象宝宝发育得还挺好。
他果断给大象缓慢注射了一针钙硼制剂预防低血钙症,又用乳胶管导入大量润滑剂。
第一只小象在润滑剂的作用下迅速掉落到地上。经验丰富的首领大象面不改色,一脚踢在自己孩子身上,让对方就地一滚身上的胎衣就脱落了。
刚出生的小象被母亲踢得有点懵,半天站不起来。
楚芃麦夹着嗓子给它鼓励:“萌萌,站起来!”
郑云崖:…………
他脑回路清奇的男朋友才是蠢萌蠢萌的。
这时,第二只小象也露了头。母象有些脱力,小象卡在那里一动不动,再这样下去恐怕不妙。郑云崖不得不人工牵引把二百斤的小象缓慢拉扯出来,血水羊水撒了一地。
栈道上的众人:!!!!!!
两只!罕见的双胞胎!!今天运气爆棚,开眼界了!!!
评级小组窃窃私语:“难怪要人工助产,听说大象怀双胞胎难产率很高。”
所有人都在讨论大象产下双胞胎的事,他们旁边的游客关注点却有些非同一般:“哇,兽医帅哥力气好大,两百斤的小象唉!难怪能做美貌老板的男朋友!!!”
评级小组:…………
这个农场的老板怪怪的,连带着他们的游客也怪怪的。
小象刚出生没多久就能站起来吃奶,并跟着象群活动。于是,八头大象来,十头大象走。
象群路过农场设置的栅栏时,母象反复翻越栅栏教导两头小象怎么跨过障碍:“宝贝,迈开你的左前腿跨过去,然后再迈开你的右前腿跨过去,最后翘起屁股,抬起你的左后腿、右后腿。不会没关系,妈妈再演示给你看。”
反复演示数次,两头刚出生小象还是跨不过去,它们委屈地哭了:“妈妈,我们不是学不会,我们是腿太短,这个栅栏都快有我们高了!”
母象瞬间有些尴尬,转头对着另一个方向:“咳,妈妈带你们绕过去。”
这次生的两个娃怎么刚出生就那么聪明?以后不好糊弄啊。
送走野象群,楚芃麦换了身衣服又回到评级小组成员身边,带他们继续逛农场。
再次乘上农场的观光车,他们后座竟然又是上次同乘的几个外国游客。外国游客似乎刚从山上的榴莲园下来,神情有几分悲痛、有几分耻辱、有几分恍惚,嘴里不知道在念叨些什么。
小组长眼睛一眯。有情况!难道农场什么地方给了他们不佳的体验?
他没有询问楚芃麦,而是自己打开翻译软件在线翻译这些外国游客在说什么。
手机话筒里顿时传来ai机械的声音:输了,真的输了,这里的榴莲竟然比我家附近果园的榴莲还好吃,怎么会这样!!!
这应该算好评?小组长尴尬地关掉声音,默默低头打分,在游客评分处打了个高分缓解尴尬。
观光车停在荷塘边,一车人都在这里下车了,随着人流一同涌进农场餐厅。
这顿饭整个评级小组吃得都很满意,虽然没有明着夸赞,但打分上可见一斑。离开餐厅时,他们又遇到了同乘的外国游客。
游客脸上的耻辱、悲痛、恍惚都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激动、兴奋和喜悦。
楚芃麦主动帮小组长翻译:“他们说这里的食物太好吃了,特别是米饭。他们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大米,打算当特产买一些带回去。”
小组长听完很是心动。他也想买点米带回去,但这东西沉,携带不太方便。
他纠结一会儿选择放弃:“老板,整个旅程是不是快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