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最怕亲人互相算计
◎二更合一◎
自从江海过海去了内地找王一君后, 盛悠然就一直担心江海和王一君那边出什么纰漏。
好在江海回来的时候,带来的是好消息。
“信已经成功交给王一君了,老大你放心, 我换了两种装扮和身份, 没人会怀疑我的。”
江海海告诉盛悠然,王一君最近几个月都会在粤城那边。
因为公司合营的事情,上面的领导有意让王家在粤城专门开辟一条和港城之间的运输线。
如今港城和内地的商贸来往还是很友好的,所以从目前的情况来说, 开辟粤城和港城的运输线,无论是对内地还是港城都是一件好事。
通过航海运输,把内地的各项资源拉到港城来卖, 既能给内地各个厂子创收,也能让港城这边的商户买到性价比更高的商品资源。
这也是为什么从没回过内地的杨先成,最近为了扩大生产,会选择和内地来的原材料商合作。
只是杨先成也没想到, 自己精挑细选的内地商人苏大全竟然会是个骗子。
“哥, 一君姐那边调查苏大全, 需要几天时间。你这边除了苏大全,你最近还有没有接触别的供货商?”盛悠然问道。
“有的, 还有一家是沪市的商人。我选择苏大全也是因为他说厂子在粤城, 和港城来往比沪市方便,价格也要低廉一点。”杨先成没告诉盛悠然的是, 他们家的玩具厂自从十几年开始, 生意就一直不太好。
否则他爹地杨闯也不至于为了维持生产, 把自家的别墅卖给洋人, 全家从富裕的中环搬到了九龙城寨那边。
杨家的生意其实已经面临破产了, 所以杨闯才会想办法跟着阎玉仙夫妇乘船去英国。想在阎玉仙的洋人丈夫介绍下, 寻找英国的合伙商,开辟一条新的外贸渠道。
要么说杨先成和杨然真不愧是一家人,都是在亲人面前报喜不报忧的性格。
就算自己生意上有困难,可是对于刚到港城的盛悠然他们,杨先成还是竭尽全力的帮助盛家人。
盛悠然听了杨先成的话,给他出了个主意:“内地过几年环境会变得严峻起来,其实想找廉价的原材料供货商,可以把目光放在南洋和东南亚那边。”
要不然就算杨先成这时候找到了内地的供货商,等过几年内地大环境变得严峻起来,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因此遭难。
到时候他的生意恐怕也会中断,不如一开始就找更安全可靠的供货商来源。
港城是座海岛,海运发达,前往东南亚也很发达。
还有王一君那边,盛悠然也要给她提个醒。
杨先成不了解内地的大环境,但是盛悠然既然都从内地来港城,那就证明盛家在内地肯定是因为过不下去了。
否则谁愿意离开故土,来到陌生的地方讨生活。
“行,我这边想办法联系联系东南亚那边的厂家。”经过这些日子的相处,杨先成也知道阿妹是个有大智慧的聪明人,很有经商天赋。
否则他阿妹怎么会到港短短一个多月,就拿下跑马地的地皮?
所以杨先成很坦然的接受了盛悠然的提议。
盛悠然也想去找四叔,看看能不能帮杨先成找到靠谱的东南亚供货商。
在此之前,他们也得打个越洋电话给舅舅杨闯,告诉他们骗子苏大全的事情,也好让他们在英国多留点心。
毕竟骗子哪里都有,舅舅杨闯他们更是远赴海外开辟新的市场,万一也遇到骗子怎么办?
“你放心,我们会注意的。”杨闯这几天刚好在接触一个英国商人,对方家族生意做的很大,还是阎玉仙的洋人丈夫介绍的。
所以一开始杨闯对对方也很信任,但是听说自己儿子杨先成在港城遇到了骗子,也就多留了个心眼儿。
“舅舅你不如去找一个侦探调查一下对方。”盛悠然说:“好像国外很流行聘请侦探进行各种调查。”
“我试试。”杨闯是从没想过聘请侦探的,但是听了盛悠然的建议,觉得这个提议很不错。
花点钱请个侦探调查事情,总比自己人生地不熟的瞎打听来的好。
好在国外确实很流行侦探,走在大街上都能看到侦探社的广告。
杨闯和妻子在英国考察了几家侦探社,最后花了不少英镑聘请了一位他们觉得靠谱的侦探去调查他们的合伙商。
盛悠然这边也带着杨先成去拜访了四叔,带着礼物走进四叔的糖水店时,杨先成还很感慨。
短短一个多月,就变成阿妹帮他的忙了。
他从前果然没看错,以后还得阿妹带着他玩。
杨先成自然是听说过四叔在跑马地的威名,只不过他从前混九龙,很少来跑马地这边,所以也没和四叔打过交道。
四叔看他长的文质彬彬,人也懂礼貌,再加上是盛悠然介绍的,也就给了杨先成一张名片。
“这人是民国时过番下南洋讨生活的华国人,最近生意做的不错,你可以给他打电话取取经。”
“叔,您就是武侠小说里的百晓生。”盛悠然拍马屁:“我就知道找您老人家,啥事儿都能办成。”
漂亮水灵又讨喜的晚辈对着你拍马屁,还笑眯眯的,眼睛里都是光,谁来都觉得舒坦呀。
而且盛悠然从来不空手上门,除了第一次跟着王一君来上门拜山头,送的两根大黄鱼之外。
后面几次盛悠然每次来,送的礼物都是按照四叔需求来的。
比如四叔爱喝茶,就送好茶和内地名家制成的紫砂壶。
比如天气逐渐热起来,盛悠然再来就送的是她爸盛易安做的消暑静心丸,四叔吃了后,开胃好睡精神好,整个人都看着年轻了许多。
面对如此贴心的晚辈笑容满面的哄着你,谁能不高兴?
这不,四叔被哄高兴了,看跟着盛悠然一起来的杨先成也格外顺眼。
四叔直接对杨先成招了招手,然后拿起糖水铺的座机电话,给南洋那边的商人打了电话去。
对方接到四叔的电话,特别高兴,直言杨先成的事儿就是他的事儿,要原材料很简单。
四叔这个电话可比杨先成自己联系对方有含金量的多,毕竟对方会看在四叔的面子上,好说话。
如果是杨先成自己打电话过去,对方就算要和杨先成做生意,在价格和谈判方面也不会这么爽快。
杨先成特别感激四叔,同时也知道自己这次的生意这么顺利,也是沾了他阿妹的福气。
要不是四叔看在阿妹盛悠然的面子上,他哪能轻松谈下这场生意,更别说还找到靠谱的原材料供货商。
杨先成对四叔的态度,比任何时候都更恭谨。
和盛悠然离开四叔的糖水铺时,杨先成还无比感叹的对盛悠然竖起大拇指:“阿妹,好样的,你真是好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