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团团:讨厌的渣爹后妈

◎更新送上◎

纺织厂的机器刚买回来, 盛悠然就在担心天价维修费了。

李同志和涂老板俩人,也很苦恼。

这些外国人最喜欢干的就是用科技来掣肘华国,上到飞机大炮这种战争武器, 下到一些重工业机器。

这种做法就算到了未来, 还是很常见的。

但是未来的祖国人才济济,就算被封锁了科研设计,可还是有前赴后继的科学家们隐姓埋名、呕心沥血的为祖国科研付出了终生。

如今在五十年代的港城,这些商业机器上的掣肘, 让港商们也是很无奈的。

“阿妹,这事儿只能走一步看一步。”杨先成也吃够了天价维修费的苦:“如果时间久一点,或许有人会研究出仿制机器。”

时间久一点?

那是多久?十年?还是二十年?

这个答案杨先成也不知道, 至少他厂子里的玩具生产线,这时候还没用上仿制机器。

他那样说,只是想安慰盛悠然,不想让盛悠然担心。

阿妹身上还带着伤, 这几天为了纺织厂到处奔波, 已经够累了。杨先成想让盛悠然好好休息, 晚上回去睡个好觉。

大不了天价维修费,他给阿妹出。

盛悠然知道杨先成是好心, 但是杨先成的钱也是辛苦赚来的。

杨先成的父母, 当初杨氏玩具厂走下坡路,为了找到新的销售渠道。杨先成的父母乘坐邮轮远渡大西洋, 还差点死在国外, 尸骨无存的那种。

如今杨先成的玩具厂虽然起死回生, 又跟着她一起投资了纺织工厂。

可是纺织工厂, 今天才刚刚正式投入生产中。

麦斯克鲁公司支付的十万美金的定金, 已经在修整厂房和购买生产设备中花的干干净净。

就连这套价值三十万美金的生产线, 都是盛悠然往里面垫付了资金的。更别说还有生产纤维布料的原材料,和工人的薪水。

卖电动缝纫机的专利费一共有百万美金,除去给肖太和戴恩分的钱,盛悠然自己只留下了六十五万美金。

如今着六十五万美金,投进去了三四十万在纺织工厂里。剩下也没多少了,还要交给盛易安买粮,好应对内地未来几年的自/然/灾/害。

这钱来的快,花的也快。

盛总开始觉得自己穷了。

纺织工厂没开工的时候,花钱多。

如今开工生产了,花钱的地方就更多了。

事业要做大做强,前期的投入资金就不能少。

更不能因为前期投入的资金太多,后期需要投钱的时候,就扣扣搜搜的,从采购的原材料上面来省钱。

这样搞下来,事业还没起步,就先被自己搞死了!

“不管价格多贵,我们一定要选择最好的原材料。”盛悠然对江海说:“如果原材料选的次,那么生产出来的纤维布料肯定不合格,到时候亏的更多。”

江海也感受到了盛总缺钱,脸色严肃的点了点头。

如果能把原材料的价格打下来就好了,江海在心中想到。

可纤维布料是国外研究出来的新产品,需要用到的原材料不是棉花,而是化纤类的原材料。

如今全球能提供化纤原材料的供货商,就只有这么几家。

这些供货商就跟商量好了似的,把价格定的高高,哪怕是少一分钱都不卖。

盛悠然胳膊上还包着纱布,平时做什么也不敢用力,好在伤口已经结痂,只需要每天换药就行。

穿着长袖遮住了,也看不出来。

所以盛悠然今天晚上就打算回家了,一个多礼拜没看见团团,她特别想自己的宝贝女儿。

因为工厂里的事情太多,盛悠然回到家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十点多了。

这时候团团已经睡着了,杨然正在书房里准备课题资料。来了港城大半年,她的教学生涯,也渐渐步入了正轨。

如今杨然手上还带着几个研究生,杨然是个很负责的老师,对学生关爱,对学生的课题也是认真负责。

听到客厅里传来盛悠然的声音,好几天没见闺女的杨然,也带着老花镜从书房里走出来。

看到盛悠然的第一眼,她脸上的笑容就愣住了:“你怎么瘦了好多?”

杨然大步走到盛悠然面前,心疼的摸了摸她瘦的尖尖的下巴和苍白的脸色:“最近肯定没有好好吃饭,脸色还这么差,我去给你炖点花胶鸡来补补。”

“不用麻烦了。”盛悠然拉住杨然:“这大晚上的,你不累啊。”

“给自己女儿炖汤,有啥好累的?”杨然话刚说完,脸色就变得严肃起来:“你身上有药味?你受伤了?”

家里都开着医院,杨然耳濡目染之下,对各种药味都很熟悉了。

盛悠然也知道瞒不过,就撸起袖子说:“今天在工厂摔了一跤,已经消毒上药了,别担心。”

杨然哪能不担心?

好好的闺女出去忙事业,没几天回来,就带着伤。

她皱眉:“王彬和屈辉呢?怎么没看到俩人一起回来?”

保镖都是住在盛家的,盛家人口简单,屋子多。

再加上江海也搬出去了,所以王彬和屈辉都住在一楼的房间里。保镖没看见,女儿还受了伤,杨然不免想的有点多。

“他们都留在工厂里帮忙。”盛悠然回家之前,就猜到杨然会这么问,所以草稿也早就打好了:“最近工厂忙,我让俩人把我送回来后,就去盯着生产线。”

杨然听了这话,还是有点怀疑。

但盛悠然表现的太坦荡,见她还要问,就搂着杨然的胳膊撒娇:“妈,我饿了,想吃你煮的馄饨。”

“行,我给你做。”杨然果然转移了注意力,打开冰箱拿馄饨的时候,还和盛悠然聊家里最近发生的事情。

“你爸已经找到了卖粮食的渠道,还准备在港城租个大仓库来放粮食。”盛家人都心系祖国,在港城也不忘帮助祖国母亲。

“买米不如买稻谷划算,最好是买陈旧的稻谷,价格便宜,到时候自己打米出来,还能有米糠喂鸡鸭啥的。”盛悠然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自然灾害那几年,到处都饿死了人。

上辈子盛悠然的亲外公,就是在自然灾害那几年里,饿的啃树皮,最后树皮啃完了,只能去吃黄泥巴。

黄泥巴吃下去就拉不出来,会吃死人的。

可是人都饿的活不下去了,不吃黄泥巴也是死,只能拼一拼,有人吃黄泥巴死了,也有人靠着吃黄泥巴活下来了。

盛悠然的外公就是侥幸活下来的那批幸存者!

更别说盛悠然自己都亲身经历过大地震,知道天灾死的人都是数以万计的。

她被祖国人民帮助过,所以也想回报祖国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