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岁数大,经验足

◎一更送上◎

杜家的人接到赖文电话时, 还很兴奋:“我今天一直在等你的电话,怎么样?”

杜家人语气里都带着得意:“盛悠然那女人,有没有跪下来求你饶了她?”

莱文一听这话, 心里的火气窜的更凶了。

“该死!”莱文破口大骂道:“盛悠然这个该死的女人, 竟然不承认我给了她三十万的定金。她真该死!”

杜家人听了冷笑:“不承认?她以为自己不承认就行了?那三十万美金的现金,可是的的确确的被她装进了口袋里。”

说到这里,杜家人还有点埋冤莱文:“想要她手里的生产技术,一百万的订单足够了。你偏偏要再追加三百万的订单, 这些钱简直便宜了盛悠然。”

盛悠然手里的生产技术,那可是能源源不断的给人带来财富。

杜家这些黑心肝的人,想坑盛悠然的生产技术, 还不想给钱?如果可以,杜家这边,甚至连盛悠然的命都想要。

卖大烟发家的卖国贼,手上早就沾染了千千万万人的鲜血和性命。

所以在对付盛悠然的时候, 他们首先想到的手段就是杀人越货。

可是龙虎堂的楠哥和于慧莹设计杀人在前, 杜家原本以为自己能跟在楠哥和于慧莹身后, 捡便宜。

谁知道楠哥和于慧莹不顶用?都栽在了盛悠然手里。

如今龙虎堂那个刚从内地来的大少爷,似乎想和盛悠然维持香火情。

杜家这边忌惮龙虎堂, 不敢明目张胆的花钱请古惑仔去对付盛悠然。

所以在杜明宇的牵线下, 选择了莱文合作。

现在杜明宇死了,杜家只能自己出面和赖文合作。可没想到他们以为板上钉钉的事情, 到了盛悠然那里竟然还有反转?

盛悠然手里的技术就这么难拿吗?

要杜家人说, 就该选择用杀人越货的手段来对付盛悠然。

只要盛悠然一死, 无论是她的纺织厂, 是盛悠然手里的技术, 那都成了无主的东西。

只要他们动点小手段, 就都能拿到手!

“您现在说这些话有什么用?你敢对盛悠然动手吗?你敢吗?”莱文愤怒的质问道:“更何况那三百万的定金,本来就是总部给盛悠然的。”

莱文的话让杜家人变得沉默起来,杜家现在还真不敢要盛悠然的命。

过了片刻,杜家人这才在电话里对莱文说:“看样子盛悠然不好对付,你先来我家。我们好好商量商量,要怎么让盛悠然乖乖把钱吐出来,还能拿到她的纺织厂和生产技术。”

杜家人比强盗还贪心,不仅想掠夺盛悠然手里的财富和生产技术,还想让盛悠然付出惨痛代价。

但是杜家的心狠手辣,却很对莱文的胃口。

他挂断电话后,收拾了身上的伤口,就开车去杜家。

当杜家见到脸上脖子上全是挠痕,还因为伤口发炎,导致整张脸都肿成猪头的莱文时,也给震惊住了……

就在莱文和杜家人商量要怎么对付盛悠然的时候,盛悠然也在面临一个难题。

“盛总,求你了,这事儿是我对不起你。可是厂里的机器不能停,员工们也等着生产发工资啊。”早上灰溜溜离开的李同志,又灰头土脸的跪在了盛悠然面前。

而且李同志还不是跪在盛总办公室,是在盛总下班的时候,忽然窜出来,就这么跪在盛总的车子面前。

由于下雨的缘故,此时天色已经变得漆黑。

初冬的风被雨一浸,刮在人身上的时候,只感觉寒风刺骨。

这种寒冷的天气,也是港城少有的。

盛悠然坐在车里,面无表情的看着跪在雨里,不停给自己磕头。想道德绑架自己的李同志,奇异的没愤怒,而是心情特别平静。

“盛总,货是我卖的,可是员工们没有错啊。”李同志跪在寒风凄雨中,浑身都湿透了:“盛总,一百多人就等着开工吃饭,盛总,求你可怜可怜那些员工吧。”

李同志白天被盛悠然教训了一顿,又被莱文撞见了他背刺盛悠然的事情。

按理说,李同志是没脸再出现在盛悠然面前。

可是厂子里的机器坏的太久,员工们因为停工的事情都开始闹起来了。

李同志算了一笔账,卖出去那些货虽然多拿了百分之二十的钱。可因为那人是亲戚,真正付给他的钱,其实没多少。

亲戚说的好听,等货卖出去,就给李同志钱,还给他分红。

可是现在亲戚的电话都打不通了,而且他拿到手的那些钱,连给员工们发工资和维修机器都不够。

那些外国专家来修机器,要包来回机票和食宿。维修价格还是按照上百美元一小时来算的。

李同志知道盛悠然的机器也坏过,两个专家一天24小时的修,足足修了一个星期。

李同志不知道盛总在维修机器时,所动用的脑筋,更不知道盛总想方设法让杜仲麟偷学技术,给纺织厂省钱。

李同志只晓得算表面上的账,一个洋人专家干24小时,就是两千四的美金,两个洋人专家干一天,就要花四千八的美金。

这笔钱在五十年代的港城,可是一笔不容小觑的巨款。

在这个行业里,这笔维修的巨款其实到了八九十年代也不符合常理。

可不符合常理,那些外国人就是把技术垄断在自己手里。就连维修的技术也要垄断收高价,谁来也拿他们没办法!

所以就算开着厂房,李同志算了这笔天价维修费后,也觉得自己负担不起。

所以一开始机器坏了的时候,他才想方设法在港城找人来修。

结果机器没修好,还费了很多钱。

李同志一开始还觉得自己能兜的住,可是看钱越花越多,机器越修越坏。

眼看工资都发不出来的时候,李同志才真正知道怕了。

而且生产纤维布料的工序,她们也只是加工生产,核心机密都被盛总牢牢把握在手中。

看着盛总不到半年,先后拿下了一百万和三百万的订单合同,李同志也很眼热!

大家都是过海到港的生意人,他那么拼命的搞生产,为此离家千里远,亲人都不常见,就是想把纺织厂生意做的风生水起。

跟着盛悠然干一场,盛悠然吃肉他喝汤?

明明购买的都是同样的生产线设备,结果盛悠然把握着核心机密,防备着他,不让他掌握全部的生产步骤?

李同志觉得不公平,他年纪还比盛悠然大上十几二十岁,怎么就要事事都听盛悠然这个女人的?

他就想着自己岁数大,经验足;在这群人里面就该当领头的老大哥。而且也没见过像盛悠然这样猖狂,不懂得谦虚低调的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