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叔叔(第2/3页)

说着又直摆手,“这事儿不行,楚姨你再给他介绍别人吧。”

年轻姑娘风风火火,觉得自己说清楚了,就准备回去了,“我里面还有活呢。”

她是今年毕业后来试点上班的,可不能干不好,丢了严雪姐和她嫂子的颜面。

齐放也没有要留人的意思,还跟那楚姨道歉,“让您白忙活了,我俩确实不太合适。”

“没事儿,这事儿也得看缘分,哪有几个一看就成的。”

那楚姨并不在意,就是有些遗憾,“我看你俩挺好的,也认识,咋就说不合适?”

齐放只是笑,又说了几句,看着那楚姨回去了,才准备回小金川。

路上碰到严雪一家三口,他还停下来跟祁放道了个谢,“刚才谢谢你啊。”

祁放“嗯”了声,没多说,一直盯着对方又跟严雪点点头打了招呼,才离开。

人一走,严雪立马似笑非笑看了他一眼,“你今天怎么不说又没相成了?”

“春彩不行。”祁放坚决道,他可不想以后一去刘家串门,就看到个齐放杵在那。

一年碰到一回就不少了,齐放还是远点找对象吧,最好连小金川都别待了。

想着,他神色如常转移了话题,“试点那边怎么样?”显然不想多提。

严雪有点好笑,但也没揪着不放,掂掂自家小肥仔,“还不错,卫国这回可是下了大功夫了。”

应该是听进去了严雪的话,刘卫国今年就是奔着多拉单子去的,一到省城立马把去年那些单位都联系了一遍。

金川木耳去年卖得好,那些单位也愿意要,金川林场这点产量很快就被订出去了,他又接着跑了省城周边的几个县。

连去省城要路过的那些地方他都没放过,跑了好几个,这才九月份,望山林场和小金川林场的木耳已经不够用了。

宁书记以前虽然不管事,但又不是没见过郎中庭做事,很快就联系了镇里其他林场。

但要挂名金川木耳,走金川林场的销售渠道也是有条件的,必须得通过审核,审核还很严格。

这个严雪和郎月娥都再三强调过,绝对不能做不好品控,自己砸了自己的招牌。

“月娥还说今年不用十一月,十月底就能把账结了,问我到时候是自己回来拿,还是她去给我送。”

严雪他们今年还在试点干了大半年,年终算账,也是要按工分钱的。

就是这番话刘卫国含量过高,小肥仔一开始静静听着,听着听着就叫了声:“叔叔!”

“你还记得你卫国叔叔呢?”严雪笑着看他,祁放却瞬间想起之前碰到齐放的事。

还是得赶紧搬走,不然这小子再大点,记着的就不一定只有卫国叔叔了……

他伸手过去抱了儿子,“爸爸抱会儿吧,你妈妈累。”

臭小子能吃能睡,一天比一天沉手,见他伸手还往妈妈怀里扎了扎,不太情愿。

但祁放也不是一点不会对付儿子,把小家伙举起来抛了抛,小家伙立即被抛得咯咯笑,什么都忘了。

过完中秋节回去,两口子很快就联系房主,将那三间房买了,一共花了六百块。

就是买了也不能马上住,还得收拾,祁放直接将墙上糊着的报纸全铲了,重新上了一遍水泥。

林场的霸王圈虽然不够结实,但确实暖和,不像城里这些砖房,刚建那几年还好,时间久了就会透风。

所以大家都喜欢用报纸糊墙,一来糊完了亮堂,二来也能起到一定的保暖作用。

但严雪跟祁放不差钱,还是选择用水泥重新抹一遍,抹完刷上熟石灰,看着跟新的也差不多。

取暖方面,县里这边地方小,不好随便改建锅炉房,严雪也不需要在家培育菌种,祁放给家里装了暖气。

暖气片和管道里面装上水,单独盘了一个炉子来烧,循环起来比火墙还暖和。

十月中,两口子将房子收拾完,特地跟单位请了一天假,连同休息日一起回去搬家。

家里二老太太已经收拾过一遍了,炕上堆着大包小包,老太太还在算她那些鸡,“这些都能带走是吧?”

“十只以内都能带,我跟局里借了两辆马车拉呢,那边也有院子养。”

照比三年前搬家,这次他们的东西可太多了,又都是新添置的,丢了哪样都觉得可惜。

不仅东西多了,人也多了,多了一个崽,家里还养了一群鸡,两只狗。

严雪想了想,干脆去和澄水林业局借了两辆马车,一听说她要用,澄水这边立即就给她批了。

这可是澄水的大功臣,哪怕去县里了,也是澄水出来的,以后也还要打交道,更别提副局长郎中庭还是她的旧识。

家里这个房子,严雪则托了刘家人帮忙照看,有那合适的卖了也行。

正式搬家那天,东西先借由局里的内燃机拉到镇上,接着转马车,连鸡带狗拉到县里。

之前两口子人走了,却还会每周回来,林场众人还没什么感觉,这一搬家,才终于觉出他们是真要走了。

“人家还是有本事,人调到县里了,家也搬过去了,以后就是县里人了。”

“瞅你这话说的,人家没本事,能搞出来这么大个木耳种植摊子,能改装出挖掘机?”

“也是,不过就算人走了,以后在县里又上了啥报纸,那也是咱们金川出去的,是咱金川人。”

严雪和祁放这两个名字,大概要和他们留下的试点留下的路,还有留在林场各处的报纸一样,留在一代金川人的记忆里。

哪怕以后有了更高的成就,站上更大的舞台,金川人依旧能骄傲地说一句:“这是我们金川林场出去的。”

几人往外走这一路,甚至有各种认识不认识的人跟他们打招呼,看得二老太太都感慨,“我活这么大岁数,就没被这么多人送过。”

即使在都是亲戚的严家庄,他们的离开都显得那么悄无声息,大概就只有严松山一家会惦记着,恨的。

老太太忍不住抱了抱自家小重外孙,“咱们严遇可得好好跟爸爸妈妈学,将来跟爸爸妈妈一样有出息。”

小肥仔能懂什么,只知道笑,“爸爸!妈妈!太姥姥!”被老人家稀罕地抱上了车。

就是人还太小,又是第一次出门,在车上一直好奇地看窗外,还没等到县里就累得睡着了。

祁放小心把他抱到里屋炕上,严雪则扶着二老太太,跟严继刚一起进了门。

“这就是自来水了,跟秋芳姨家一样,只要拧开水龙头,就能有水,不用去河里打。”

严雪指了屋内各处给两人介绍,又带老太太去看事先准备好的鸡窝、狗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