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多情自败美周郎(第2/5页)

沙老管家道:“游先生,我真是佩服你的才学。”

那中年书生忽然一笑:“祥老,其实我还知道另外一桩事。”

“我前段时日遇到了好友潘师正,听他说去祖观见过师父鸦道人,后得知了自己有一位师叔。”

沙老管家又变了脸色:“难道潘道长的师叔便是这位易真人?”

“不错。”

“好吧,你先在此,我去送拜帖给家主。”

沙祥瑞不敢耽搁了。

潘师正他是认识的,他混迹武林圣地,常伴宁散人。

潘师正的师叔?

在道门中,岂不是与宁散人一个辈次,搞不好还是熟人。

对于什么“沟通阴阳”的本事,沙祥瑞也理解了不少。

转入沙府外院,走过一众亭台楼阁才至内宅。

靠内宅往西,乃是女眷所居。

西厢中心的高高亭楼上,正有一名少女斜倚亭栏,半边脸枕着纤细的胳膊,露出半截葱白手腕,手上抓着什么小物件,眼睛望着前方的小桥流水。

微微出神,而后不知想到什么,那清丽绝伦的脸上,露出一丝温婉动人的笑意来。

“喂~!喂~!”

这时一只手伸到她面前,不断摇晃。

她才转过脸来,看向身旁漂亮苗条,身着华服的年轻姑娘。

“怎么了?”

“什么怎么了,你都出神多少回了。”

沙家五小姐沙芷菁凑近脸来,作为亲戚加好闺蜜,已是敏锐感受到对方的异常。

“小凤,你是不是在想哪家郎君?”

沙芷菁说完这句话,发现面前少女脸上微露异样,尽管她收敛得很快,却被她看得真切。

“小凤,你毁了~”

她夸张地喊了一句。

“你瞎说什么。”

独孤凤微微一笑,恢复常态。

沙芷菁坐到她身旁,好奇得要命:“真是了不得,是哪家的郎君,竟被独孤家的掌上明珠心中惦记,挂念得这样深。”

她带着一丝兴奋之色数落:

“听说那独孤凤痴痴于武,对人间情缘向来冷漠,怎么变得这样快?”

“遥记两年前的年关,我们去游河赏灯,你一拔剑,可是吓走了好些才俊,害得我的情缘都没了着落。”

“说吧.”

沙芷菁盯着她道:“你方才在想什么人?”

独孤凤从容地翻出一本淮南鸿烈:

“你误会了,我只是在想一位江湖朋友。”

“切,谁信呢。”

沙芷菁斜着眉头,又忍不住道:“好了,就当是朋友,是哪位朋友?告诉我总没问题吧。”

“嗯”

独孤凤犹豫了一下,薄唇勾勒出笑意:“不要。”

“他身份隐秘,我要替他守秘,不能朝外说。”

“小凤,你拿我当外人,我们绝交吧,”五小姐痛心疾首,“我看错人了。”

她手捂着脸,露出指缝看少女的反应。

见她无动于衷,只得放弃。

这时走到石桌旁给自己倒了一杯茶水:“看来你是真的上心,不过我也是真的伤心。”

独孤凤安慰道:

“祖母问过,我也没说。”

“太过分了,”五小姐不住摇头,“但更叫我好奇,到底是什么样的大人物,竟叫你连祖母也防着。”

“不是你想的那样,我只是帮朋友守秘。”

独孤凤正看到“清净恬愉,人之性也”,拈着页角掀起翻书声。

“而且,他也不是什么大人物。”

“真的?”

“嗯,我初次见他时,他的功夫还远不及你,只是在行侠义之事。”

沙芷菁信了,她用这口气说话,多半不是骗人。

“好吧.”

“那你这次去江都,什么时候能回来?”

“我也不知。”

独孤凤道:“也许是晓得了宫内有什么变化,祖母便让堂叔和二叔先下江都。”

“可近来江都闹出了魔门与长生诀的乱子,引发江湖动乱,有诸多高手去江都探查,祖母担心他们在江都人手不足,便让我去瞧一阵。”

“等那边稳定,才能返回。”

沙芷菁无奈叹了口气:“你可真是大忙人。”

想吐槽她两位叔叔的,却又忍住了。

独孤凤当然晓得她想说什么,不愿朝这方面递话。

“到了江都,你也要注意安全。”

“最近出现好多怪事”

沙芷菁道:“我听说洛阳附近有几位武林名宿去搞什么武学论道,就再没回来。”

“若是有人寻你,你可别上当受骗。”

独孤凤把书一合,此事她比沙芷菁知道的要多。

甚至,就连独孤家都有人坠入魔窟。

一念至此,她站起身来,已不想在东都久留。

“这就要走了?”

“嗯,本已经出发,想到你后,特回头与你打声招呼。”

沙芷菁笑了笑,总算感受到属于老朋友的特殊待遇。

“等什么时候,你那位神秘的朋友到东都来,你可要领我见见。”

“我瞧瞧是什么样的人。”

“好。”

独孤凤应了一声,接着便离开了沙府。

如果直接去江都的话,她该去通济渠,直入盱眙,转淮河走邗沟,直达江都。

可是,在回家收拾行囊,又被独孤老奶奶‘训斥’几句后。

便经伊阙关南下,沿宛洛古道向西南行进。

这条路要穿过伏牛山,不是太好走,但路途较近,很快便能抵达

……

时近季春,几番烟雨侵过卧龙岗,青峰沐髻,古柏垂璎。

正是一派春日好景。

山下白河边,有挂着粗糙竹笛的牧童驱赶牛犊,偶有渔舟钻出芦苇荡,几只鸬鹚翎翅湿水,捕中几尾大鱼。

往下再靠一点,能看到三根钓竿。

一老两小,各戴斗笠。

三人背后丈余,有一块褐灰大石。

白衣青年正坐在大石之上,手执画笔,在纸上点上江山烟雨色。

白河之水,永不停歇地流淌。

岸边的青年,却一直处于一种“静”态。

近段时日,南阳郡正有大批江湖人涌入。

不知是谁大肆散播,说冠军城有武学极致之妙。

有嗤嗤以鼻者,有避之不及者,却也不缺久困瓶颈,渴望突破的痴狂之人。

南阳郊野,也有不少武林人走动。

恰有这样一人,也在白河之畔欣赏自然而成的山水画。

于是

作画的周奕,自然将他吸引过去。

他迈步站到周奕身后,也静默不动,站了近半个时辰,看他画完最后一笔。

“妙哉,妙哉!”

他连夸两声,声音悠扬洪亮。

周奕回望一眼,见这青年身形笔直高挺,相貌英俊,手执折扇,作儒生打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