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三顾茅庐 天师添衣!(第2/5页)

周奕朝她面庞一瞧,红颜祸水啊:

“你跑到江湖上,准要与人动手。

那时就算你胜了,也会叫消息流传出去,大明尊教的人,只会更快将你找到。”

她毫无畏惧:“我已经死过一次了。”

“不行。”

听了这话,少女抬起头,见他露出一丝烦闷之色:

“你上次死便死了,我没感觉。但这次你死我会心痛,以后练功不痛快,就是杀了大尊善母也不痛快。”

阿茹依娜静静看着他。

冰冷的脸逐渐融化,幽蓝色的眼睛,将白衣青年深深烙印下去。

“表哥.”

她轻念一声,做出某种决定,站了起来:

“如果我能活着,一定回来找你。”

这一刻,她的坚定,谁也不可能挽留得住。

她转身便走,周奕一脚把四大寇手下头目的尸体踢开。

他走到观门口,望着那道头也不回,径自下山的紫衣人影,一脸深沉.

立冬后三日。

淮安郡,紫衣少女过了桐柏山,直去桐柏渡口。

大尊从漠北南下,必然涉足中原。

背叛大明尊教的下场,那就只有死。

看透了善母蛊惑人心的教义,她注定不会再回漠北。

因曾在南阳露过行藏,善母必然会去找寻。

只有在更南边露面,才能把人引走。

黄昏时分,阿茹依娜踏着冬日寒气,听到淮水之声,不由回望卧龙山方向。

她眼中的不舍,此际毫无保留的展现在脸上。

只惜乱世江湖,天下形势每日皆变,没有安心练功的机会。

除非抛弃凡俗,远遁深山,不顾大势。

但以他的身份,享受不了这份安逸。

若给他个十年八年,以他的才情,定然是另外一番光景。

表哥,这是我能为你做的。

她的武功很高,可当大尊善母到来时,只会带来难以预料的负面效果。

干脆地转过头去,直往淮水之畔。

接近桐柏渡口时,暮色渐合,天已昏黑。

大多数船家,夜晚会泊在岸边。

尤其是险滩暗礁多的地方。

桐柏渡口这边,到了晚间,只要是船尾亮着渔火,那就代表泊舟,行道之人无需去问。

若瞧见船头船尾皆有渔火,那便是路熟胆大的船家,要挣个夜渡钱。

“姑娘,要乘夜船吗?”

一位平顶木舟上的船家朝岸边喊道:“直接到汝阴郡,去颍上,这条路老朽熟得很,船钱只加日间三成。”

他喊了一声,却没等那姑娘答话。

等了一会,又催促一声:

“走不走,马上就解缆了?!”

可是,那姑娘还是不回话。

甚至都没朝他这个方向看。

这时,桐柏渡口边上,几名来自弋阳郡卢府的大汉走了过去,直接把船家的缆绳解了,然后跳上船去。

“快走,快走!”

霎时间,渡口停着七八条要走的船,全都入了淮水。

水浪翻动,打在栈桥上。

阿茹依娜望着船帆远去,目光移向一道白衣人影。

他坐在栈桥末端,正在喝酒,渡口虽有不少人,却没人朝他这个方向靠。

这背影,她可熟悉得很。

见他头也不回地朝她招手,少女犹豫一下,还是乖乖走了过去。

她坐了下来。

“知道我怎么追上你的吗?”

没等阿茹依娜说话,周奕继续道:

“从南阳到新野、上马、平氏、桐柏,甚至是汝南,都是我的人。”

他朝远去的帆船一指:

“如果我愿意,这些船今晚到不了颍上,他们只能停在谷水渡口,或者黄水北岸。”

“寿春八公山之前,可以叫他们停在任何地方。”

“你走到哪里,我都能知道。”

“再有,若论及轻功赶路,天下间能与我相比的人,屈指可数。”

阿茹依娜望着淮水,默不作声。

过了一会儿才道:

“我离开一段时间,你会更安全,这时与大尊善母相斗,太勉强,也不理智。”

她盯着淮水说话,已不敢朝身旁之人看。

“这里不是漠北,大尊的马跑不起来,他在我眼皮底下办事,哪有那么容易。”

“阴癸派占据襄阳,又曾到郡城经营。但那又怎样?”

“在南阳,阴后说了不算,周老叹说了也不算。我的话,却能传到周围几郡。”

“在这待着,不用担心连累我。”

“你跑远了,到时候大明尊教的人找到你,我一点办法没有。那时候,只能给你出黑了。”

阿茹依娜沉默良久。

忽然拿起搁在他身旁粗糙的砂陶酒坛,周奕配合举起右手上的小酒盅。

他举盅,一口而尽。

而一旁的表妹,则是单手提酒坛,满饮。

她不是一个会喝酒的人。

因为一滴也没有洒,喝得太实诚。

这一次,她再没有与以往一样运功蒸出酒气,任凭雪白的脸上出现酒红。

昏黑的夜色下,那一抹红带着异域风情,非常动人。

天底下,这般惊艳之美,只被一个人瞧见过。

她带着酒气道:

“表哥,我不走了,如果善母来,我会挡住她,你用屈指可数的轻功跑路,等你大成,再帮我报仇。”

“好。”

周奕点头,朝远方一指。

那是爬上天空不久的月亮。

“接下来一段时间,大概率没有机会写生了,妙的是,今晚的月色佳。”

“要画什么?”

“不要画月光下的清泉了,就这个.”

周奕朝浪花摇摆的桐柏渡口一指:“淮水,月光下的淮水,这一次,不要静,要波澜起伏。”

“好。”

阿茹依娜答应一声,又低声道:“表哥.”

“嗯?”

“能借你的肩膀靠一下吗?”

“可以。”

少女很自然地贴脸靠了过来。

她的表情没什么变化,但看着月亮,心中极度安宁。

想到从漠北到大隋,忽然又要面对大明尊教,想到好多好多。

这时身旁的人一动不动,她又很好奇:“表哥,你现在在想什么?”

周奕实话实说:“在想.在想小凤凰.”

……

“抱歉,几位朋友,我家观主不在家。”

五庄观前,正有三人。

一位气质不俗的中年人、一名身量极高的长须汉子,还有一汉子与长须汉子一样,也不及四十岁,长得胡子拉碴。

胡子拉碴的汉子往前一步,抱拳道:“我”

他正要自报身份,被中年人拦住了。

“观主几时回家?”

五庄观前的大汉拱手回应:

“观主说过,不出五日必回,现在已过去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