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对弈

荀悦所担心的这点, 何尝不是他一直以来的忧虑?

“一人为独,渺小如草芥,而天下洪流滔滔, 势不可挡。”

荀悦慨然而叹,

“以蚍蜉之力,如何能抵御洪流?”

可偏偏有一些远志之士,为了夙愿逆流而上,为了不随波逐流, 宁可被洪流吞噬。

“蚍蜉与独木的确无法抵御滔滔洪流,”

顾至倏然抬眼,眸中透着锐意,

“但若是合千万人之力, 用经过百炼的铁器, 铸造一艘可以容纳千人, 万人的大船,便可乘风破浪。”

“世间当真有这样的巨舸?”

荀悦低声嗫嗫,像是自问, 又像是在茫茫云烟中寻找一个渺茫未知的答案。

能供千万人乘坐的巨舟,唯有古籍上记载的楼船。可即便是先秦的余皇楼船, 也只适合江流之间的水战, 无法抵御海面上的滔天巨浪。

“能抵御巨涛的楼船, 我从未见过。”

无论是载着千百人渡过惊涛的巨舟,还是载着万千黎民渡过灾患的治世之器,都只存在于世人的想象当中, 从未真正地化作现实。

“商人不见吴楚,不识劲弩;秦人不见张衡,不识地动。”

顾至缓缓答道。

如果他没有在现代社会生存过, 他也会认为这是天方夜谭。可在遥远的未来,一千八百多年后的现代,人们不仅拥有能抵御风暴的巨轮,还能上天入海,不再日日为了饥饿与自然灾害而担惊受怕。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1]。纵使短时间内无法达成所愿,总会有长庚启明之时。”

荀悦若有所感,一语不发。

“文若曾与我说,他愿与志同道合之人并肩,‘以炳烛之火,照亮渊薮’。”

顾至将他与荀彧在冀州时的谈话简单转述,最终铿然开口。

“……烛火终将燃尽,而松乔可绵延千载。若一人之力有限,那就集千万人之力;若十年难以达成愿景,那就奋争百年,千年。”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希望永远不会灭绝。而他……在经历那么多次失败的尝试后,也一定,一定能改变荀彧的结局。

荀悦面上的怆痛终于散去了一些。

他舒展神容,似要回复,忽然间,他抬起衣袖,掩着口剧烈地咳嗽起来。

这阵咳嗽来得太急,也太过剧烈,迟迟未能停下。

顾至听着荀悦几乎要将肺部咳出的声音,担忧询问:

“荀侍郎莫非身子不适?可要找医工来?”

“老毛病了,无碍。”

荀悦又咳了几声,忍耐着停下,

“在下失了仪礼,还请顾郎勿怪。”

顾至忽的想起,在原著中,早在曹操称公之前,荀悦就已经去世。

如果荀悦不曾病故,他一定会在所有悲剧开始前,尽自己的所能,为荀彧解开心结。

如今的曹操已经动了称公的心思,那么荀悦……

顾至正容危坐,神色肃穆:

“即使是纤芥之疾,也该慎重对待,及时找医工治疗。”

他望着荀悦因为剧烈咳嗽而白皙如纸的面色,倒了一杯清水,递到他的跟前,

“还望侍郎多加保重。”

荀悦接过水杯,道了声谢:“顾郎若不嫌弃,也可唤我一句荀兄或者仲豫兄。”

若在平时,顾至兴许会因为这个玩笑话而多想。然而此刻,他升不起其他念头,只留忧虑。

“荀兄的身子……”

“天命有数。”

荀悦婉言开口,神色平静而豁达,

“我早就过了‘知天命’之年,不必强求。”

他看向顾至,目中泛着一丝歉意。

“只是,我今日旧病复发,倒是不好继续招待贵客……”

“侍郎当以身子为重。”

顾至扶着荀悦起身,与他道别,

“请侍郎安心养病,我改日再来拜访。”

他带着心事而来,带着更多的心事离去。

在荀悦面前,顾至说得斩钉截铁,成竹在胸,可当他踏出荀悦府宅的那一刻,他不由加快脚步,疾速往回赶。

他的脑海中浩浩荡荡地挤满了荀悦的话,即使竭尽全力,控制着不去回想,却还是反复播放着“我担心文若会步上阿妹后尘”这句话。

来时走了两刻钟的路,回去只用了半刻钟。

顾至敲响荀彧家的房门,力道不自觉地比往日快了两分。

不多久,院门吱呀一声被打开,站在门后的是一脸惊讶的炳烛。

“顾郎君?你不是才去了侍郎的家中?”

顾至暂且顾不上回答炳烛的话,目光在院中迅速扫了一遍。

“文若不在家中?”

炳烛让开身位,请他入内:

“家主去了司空府。”

顾至踏入屋中的脚步一顿,霎时转身。

曹操这几个月称病不出,今日也在府中坐着,关门闭户。

当顾至被门人引入堂屋,目之所见,只有绑着孝布,穿着素服的曹操,并非见到其他人的身影。

曹操示意他在下首入座,开口询问:

“明远今日怎么来了?”

顾至没见到荀彧的身影,微不可查地蹙眉,随口应付道:

“许久不曾见到主公,特来一见。”

曹操已猜到顾至的来意,并不点破。

他与顾至寒暄了片刻,方才“不经意”地开口:

“明远来得正好,孤与文若午时对了一局棋子,还未下完,宫中就来了贵人,请文若前去面圣。明远既然来了,不妨陪孤将这一盘棋下完。”

听到荀彧被宫里的人带走,顾至眉间皱得更紧。

他掩去脸上的异色,垂眸回答。

“只要主公不嫌弃我这个臭棋篓子。”

此时此刻,他全然没有下棋的心思,更耐不下心。

顾至曾凭借一手摆烂式的烂棋,引来刘协的无限感慨,变相打消了刘协继续拉他下棋的兴致。

曹操对此早有耳闻,但他同样听过顾至与荀彧刚结识就时常下棋的事,不认为顾至的棋艺真的有刘协说的这么差。

布到一半的棋局被侍从谨慎地抬到案前,曹操示意顾至起手下黑子,在继续对战了半刻钟后,曹操不由陷入沉默。

与其说顾至如刘协所说的那样是个“臭棋篓子”,倒不如说他下得全无章法,全凭心意乱来。

“明远心不静?”

顾至持棋的手一顿,带着棋子落下。

“主公亦然。”

曹操没有反驳。他右手拈着一颗白棋,迟迟没有落子。

不知过了多久,他倏然问道。

“……若孤更进一步,明远以为如何?”

顾至心不在焉地盯着棋盘,回忆着荀彧先前留下的棋局:

“何为‘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