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这个味道……实在是……

李翠莲的话实在惹人发笑, 饶是内向的春花此时也忍不住低头勾了勾嘴角:“你这张嘴哟,净说些糙话,不过主家这调料确实是好, 闻着就没少花钱。”

之前顾骁和周大海他们都吃过叶宁拿来的腊肉,当时只觉得做这腊肉的人手艺不错, 这会儿真听到马玉书交代李翠莲她们注意事项的时候,才发现这只是腌制腊肉,就有不少讲究。

什么混着调料要把肉块揉三遍、腌两遍,再挂在通风的地方风干入味, 只这一点就不是乡下人会讲究的。

李翠莲一边用巧劲打着圈地揉着盆子里的肉块, 边抬头和自家男人感叹道:“怪说人家有信心把这家家都能做的腊肉做了拿去卖呢, 这和我们自家做的确实不一样。”

不管做法一样不一样,马玉书和李翠莲她们几人一起上手,也用了整整两天才把这些肉给腌透。

杀猪的当天,考虑到山上还有不少的猪,叶宁顺便还和李屠夫聊好了下次的交易。

李屠夫忙活了一天,就着喷香软糯的卤肥肠和猪脚喝了个美。

因为准备得太多,傍晚吃完饭都还剩下不少,大家走的时候马玉书都给装了一些。

至此马玉书的厨艺在牛草湾三大队算是宣传开了,但凡是吃过她做的菜, 都说她那手艺比镇上饭店的大师傅还要好。

一千多斤腊肉和香肠处理起来也不是件简单的事情, 马玉书带着李翠莲她们忙活两天后也只是刚做好了前期的工作。

后面的三五天,周大海他们每天一早就得把腊肉和香肠搬到外面的空地上晒着,天黑再收回空房间。

如此折腾几天后,马玉书仔细查看了一遍后,才拍板道:“已经腌透了,明天就能直接熏了。”

熏腊肉的湿松针和柏树枝是顾骁闲着没事的时候都弄回来了。

腊肉香肠的数量多, 今天服装厂正式开工,叶宁和顾骁是没办法在山上守着的,只能让李翠莲和马玉书在这边看着。

这可是一千多斤肉,不提肉钱,就是马玉书买那些调料就花了不少钱,可不能出任何意外。

等养殖场这边的青烟烧起来后,叶宁和顾骁也去厂里了。

年后开工的第一天,按照现代的规矩,叶宁提前买了开工红包.皮,一个红包里装了两块钱,准备回头发下去。

当然叶宁他们今天除了给工人们发红包之外,还有另外一件事情要做。

去镇上的路上,顾骁有些不放心地问叶宁:“这个法子能成不?”

叶宁心里也不是十分的有底:“我也不知道,左右先试一试吧,万一大家能接受呢,实在不行,再去走崔哥的路子吧。”

前段时间顾骁的那几栋居民楼总算是完工了,门窗这些也让工人安好了,有尤利民这个前辈在,买卖房屋的各项许可也办好了,这会儿只差往外卖了。

按照叶宁之前的打算,他们的主要目标客户就是厂里的那小三百名工人。

叶宁提议的法子是房子的定价和尤利民之前的定价一样,不同的区别是厂里的工人们要购房,不用和银行贷款,直接由厂里牵头。

大家按照自己的情况付首付,剩下的部分,可以和厂里申请十年,或者二十年还清,签完合同后,以后每个月的房贷厂里的财务就直接扣除了。

如此一来,大家不用承担额外的利息不说,考虑到叶宁和顾骁两人的关系,说句不好听的,他们买了顾骁的房子,背上了十几二十年的房贷,那是不是只要厂子不破产,看在房贷的份上,厂里就不会让他们下岗?

这样想的人很多,原本顾骁心里还十分的没底,结果他和叶宁发开工红包的时候只是略微提了一嘴,中午午休的时候来问情况的人就很多了。

当然这得归功于叶宁找人不看户口,厂里的工人构成最多的还是农村户口的工人,他们在镇上没有住处,虽说厂里有免费的宿舍,但总归不是自己的家。

每周一天的假期,离家近的工人一周还能回家一趟,有些隔壁镇或者家里远的工人,想回家一趟得请假,一请假就得扣工钱,他们就只能不回家,或者让家里人来厂里,抽空在厂门口短暂的见一面。

要是能在镇上买套房子,有了自己的住所,他们下班后就能回家,中午在食堂吃一顿免费的,早晚都在家里吃,细算下来一个月怎么都能省下点钱。

而且顾骁他们这边还不要利息,只要花上几百块钱的首付,以后每个月从工资里扣二十几块钱就行了,仔细算来,这房子买起来是真不费什么劲儿。

尤其是周巧珍和陈素芳两个领导还带头买下了最大的户型,眼下能不要利息借几千块钱给你十几二十年的人可不少,但凡是稍微有些脑子的人,都知道顾骁他们是在做好事,如此一来,但凡是自家在镇上没有住处的,都到财务那里报名买了一套。

以前其他厂子虽然也给厂里的工人分房子,但是想分房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得排队,走关系,辞职或者被开除了厂里还能把房子收回去。

现在顾骁卖得最小的都是二居室,五十来个平方的小屋子,总价两千五,按照首付五百,贷款十年来算,每个月只用还十六七块钱,这是厂里任何一个工人都能负担得起的价格。

就是一些原本没打算买房子的年轻小姑娘,也在工友们的劝说下,拿出了自己攒下准备买新衣裳的钱,首付了一套小房子,十几二十年后,这套她们靠自己买下的房子,也能成为她们的底气。

虽然叶宁他们定的贷款条件很宽松,但是现在的人大多都不喜欢欠太多钱,很多人来买房的时候,都给出了自己所能给出的最多的首付。

原本顾骁还怕自己的房子建好了卖不出去,结果他这两百套房子,一放出去,除了他给自己和顾灵各留的一套一楼的大户型,剩下的全都卖掉了。

顾骁没按照楼层定价,所有人都是抓阄的,同样的价格,运气好的能住底层,运气差的就只能住五六层了。

不过现在的人血气足,能住楼房就已经很高兴了,没人会觉得爬五六楼费劲。

也是厂里的工人都年轻,暂时还没有老年人腿脚不方便,在高层生活不方便的问题。

卖房之前叶宁就已经详细地给顾骁算过账了。

他这两百套房要都卖掉,大概能有个八十万块钱。

这个数字一出,顾骁瞬间就理解崔维诚和尤利民为什么一门心思地要建房卖了:“我这地买成三万块,建房子的人工和材料加起来满打满算都没四十万,加上买地和税款什么的,算下来也有小三十万的利润了?”

叶宁笑道:“你这都能赚三十万,就更别说尤哥了,这下你知道他之前来厂里结清货款的时候为什么那么大气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