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第2/3页)

但自从桓哥儿像个沙包似的经常被汤婵随手塞进解瑨怀里,无论是解瑨还是桓哥儿,竟都习惯了这个举动。

日头毒辣,解瑨加快脚步,来到林间树荫下走动。

不用自己走路,桓哥儿瞬间变得精神头十足,在解瑨怀里左顾右盼。突然他看到什么,眼睛一亮,小手拍拍解瑨指了一个方向,“啊!那里!”

解瑨顺着他的指尖看去,对上了草丛里一只色彩斑斓的大野鸡。

野鸡全身隐在小腿高的草丛里,只露出脑袋跟五彩斑斓的尾羽,也不知道是不是没见过人所以不怕,见了他们也不躲。

解瑨没因为这鸡有些呆而放过它,他在四周寻摸了一下,俯身捡了块大小适中的石头,手腕一甩,一个巧劲,石子砸中野鸡,野鸡一声没吱,就被敲晕了过去。

“哇!”

这一下收获了桓哥儿无比崇拜的视线,他稍微挣了挣,示意解瑨他要下来。

解瑨俯身把他放了下来,他蹬蹬跑到野鸡跟前,开心得不行。

解瑨见他喜欢,便吩咐跟着的婆子捡起野鸡,拎回庄子。

结果就这么说话时一个错眼的功夫就出了事。

野鸡躺在地上,桓哥儿撅着屁股蹲在它跟前,看着它绚丽的大尾巴,眼馋不已。

他伸出手去,使劲揪了一根尾羽下来。

结果不知道是不是这一下揪得疼了,野鸡直接清醒了过来。

下人还未来得及将野鸡捆起来,这一下好似捅了马蜂窝,野鸡本质凶悍记仇,新仇旧恨全都算在了眼前的桓哥儿身上,跟在桓哥儿身后的姜妈妈反应慢了半拍没拦住,大野鸡扇着翅膀就冲桓哥儿扑了过来。

桓哥儿吓得懵了,下意识撒腿就跑,但他人小腿短,根本跑不过,期间被野鸡叨了一口,疼得又哭又嚎。

还是解瑨再次出手,才救了桓哥儿于水火之中,他也顾不得带桓哥儿继续去哪玩儿了,赶紧回来看看受没受伤。

“噗。”

汤婵听完,实在压不住上扬的嘴角。

她看着桓哥哭红的鼻头,这可怜的娃,怎么总是又惨又好笑?

跟上次被螃蟹夹手一样,又受了一回这么无厘头的伤。

“……还好伤得不重,没什么大事。”解瑨扶额无奈,“也不知道这孩子怎么就管不住手,胆子也大,什么都要碰一碰。”

汤婵笑道:“正常的事,他还不到三岁,懂得什么?”

桓哥儿听到她幸灾乐祸的笑声,好不容易停下的金豆子又要掉了。

他气得扭头,“不理你了!”

“哎呀,别呀,”汤婵忍住笑意,认真道,“等我给你报仇!”

“真,真的?”桓哥儿抽搭的声音一停,“怎,怎么报?”

汤婵卖了个关子,“晚上你就知道了。”

晚上,饭桌上出现了一道色泽明亮、香味扑鼻的叫花鸡。

汤婵一本正经地指着鸡,对桓哥儿道:“母亲给你报仇了。”

解瑨看着体型明显不对劲的鸡,沉默。

送到庄中的食材都是上好的,叫花鸡选用的是又肥又嫩的小母鸡,跟白天的野鸡完全是两个模样。

他一眼看出蹊跷,可桓哥儿年纪尚小,当然觉不出不对,还真以为这就是欺负了他的坏鸡。

他狠狠啃了个

大鸡腿,总算是不那么委屈了。

解瑨听着汤婵应和着桓哥儿,一同说野鸡的坏话,无奈片刻后,到底没能忍住,眼里闪过一点笑意。

第二天,解瑨依着计划回京,汤婵继续过着自己的惬意日子。

她隔三岔五带几个孩子出去热闹一番,太夫人也经常加入,期间解瑨又来了两回,其中第二次正刻苦读书解桢也来了,一家人野炊钓鱼,登山郊游,过得好不快活。

山中不知岁月,等汤婵反应过来的时候,时节已经过了立秋。

“在外头玩了这样久,咱们是不是也该回去了?”

这天汤婵跟太夫人请安的时候聊起了这件事,两人商量着,决定过几日便回京。

孩子们听到这个消息却很失望,他们撒欢了一个夏天,哪里舍得走?

桓哥儿赖在太夫人怀里,晃着她的衣袖,腻着嗓子撒娇,“祖母~不走~继续住~”

太夫人被他磨得忍不住唇边的笑,但再是受用,也没答应桓哥儿的请求。

“垚哥儿过生还办要抓周呢,你不想给小侄子庆生吗?”太夫人循循善诱。

小孩子心里,过生辰可是大事,桓哥儿想了想,也只好扁扁嘴应了下来,“好吧。”

解家一行人刚刚回府安顿好,汤婵就听到了一个震惊的消息。

“你说什么?”汤婵惊讶,“锦平侯要成亲了?”

她翻看着送来的婚宴请帖,“这宁家姑娘又是哪里冒出来的?”

“宁家是今年刚搬进京城的人家,本来是商户根底,后来家主捐了官,也算改了门庭。”双巧小声道,“宁家姑娘一在京中露面,就引起了不少注意,只因她姿容实在绝色。本来众人都在猜测,究竟是哪家公子能有幸抱得美人归,甚至有的还说,宁家姑娘的前程怕是要落在宫中,谁想到最后竟然花落锦平侯府。”

汤婵沉吟片刻,“这两家八竿子打不到一起去,亲事是怎么定下来的?”

双巧闻言,声音压得更低了,“听说是在三皇子府的一场酒席上发生了意外……有传言说,锦平侯对宁姑娘看中已久,蓄谋使出手段,才得以求娶宁家姑娘……”

汤婵听完,注意力却全都放在了前半句话上——三皇子府?意外?

她第一感觉就是微妙。

这事不会跟庞雅有关系吧?

虽然心里狐疑,但汤婵暂时将这件事放下,并没有立刻寻根问底。

这段时间,除了垚哥儿抓周,于氏周年祭、解桢娶亲这些大事都赶在了一起,她连跟锦平侯新夫人见面的机会都没有,别人家的事情,可以缓缓再说。

天还未亮,于四姑娘睁开了眼。

今日是她成亲的大日子,于四娘忐忑不安,一晚上都没有睡好。

不知躺了多久,帐外响起丫鬟翠喜的声音。

“姑娘,该起了。”

于四娘深吸一口气,依言起身。

很快,屋里热闹了起来。

于四娘被伺候着沐浴更衣,梳洗打扮,喜娘为她绞面上妆。

“哎呀,要么怎么说是姐妹呢,四姑娘同当年的大姑娘一样好看。”喜娘一边为她梳头,一边说着吉祥话。

当年大姐姐出嫁时,就是这位喜娘照料大姐姐……

思绪飘远,直到外头有人喜气洋洋地传话“新郎到了!”,于四娘才回过神来。

她依礼拜过父母,心中突然一阵酸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