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第2/3页)
金姨娘端着一盅乳鸽汤,轻手轻脚地走了进来。
她把乳鸽汤放在书案上,盛了一碗递了过去。
“大奶奶刚进门,您怎么自个儿在这儿,没陪着大奶奶?”
解桢沉默地接过汤,不语。
金姨娘叹了口气,“若大奶奶在天有灵,定然不愿意看到您这般。”
和刚刚不同,她这句里的大奶奶,指的便是已经去世的于氏了。
解桢突然恼火地放下碗,碗和书案碰撞,发出一声脆响。
“若她真的在天有灵,看到丈夫这么快就与她的妹妹亲密无间,心里该有多难受?”
金姨娘一怔,柔声道:“怎么会呢?如今的大奶奶,可是大奶奶亲自过了眼的人选,她只希望在她走后,您也能过得好。”
她越这么说,解桢就越是愧疚痛苦,而且这份愧疚不仅是对于氏,更是对后嫁进来的小于氏。
他心底明白,小于氏没有错,不该被他这样对待,可……
解桢闭了闭眼,愈发觉得煎熬。
“大少爷……”
解桢打断了她的话,“你先下去吧。”
他想一个人静一静。
金姨娘欲言又止,“是。”
她收拾好东西,告退离开。
无人注意,在她转身的一瞬,眼底闪过一丝暗喜。
如今大少爷对旧人余情未了,对后来人才会生出反感,等再过几年,再深的感情也会消失不见,若是那时候再娶新人,可就不会像现在一般了。
她可得抓住现在的机会,好好“撮合”大少爷跟新进门的大奶奶,如此才有她的前途……
转眼到了小于氏回门的日子,解桢同小于氏早早出发,来到于府,垚哥儿也被裹得严严实实,一起带了过来。
于夫人一大早便翘首以待,总算把他们盼了回来,看到垚哥儿更是惊喜,满脸笑容止都止不住。
奶娘抱着垚哥儿给于夫人请安,教他喊人,垚哥儿害羞地躲到奶娘怀里。
于夫人用糖块把他哄了出来,抱着他好一顿亲香。
等垚哥儿开始打瞌睡,于夫人让人抱他下去睡觉,拉着解桢同小于氏说话。
她亲热地问解桢道:“怎么样,四娘没有给你添什么麻烦吧?”
解桢对于夫人很是尊敬,听于夫人问起,他微顿片刻,如实答道:“四娘稳重知礼,家里人都很喜欢她。”
小于氏闻言,不由愣了一下。
“好好好,那就好。”于夫人没注意到小于氏的怔愣,转头对她道,“这算是开了个好头,以后更不可怠慢。你在我这里是读过女四书的,之后要多多孝敬太夫人,好好照顾夫君儿女……”
小于氏已经习惯于夫人随时的训诫,微垂着头,恭敬听着。
倒是解桢见于夫人当着自己的面说这些,忽然觉得有些不自在。
好在于夫人看到解桢的脸色,很快反应了过来不对。
她唯一停顿,不由暗中看了表情谦顺的小于氏一眼,不着痕迹地转移了话题。
解桢陪着小于氏在于家用了膳,太阳西斜时,一行人回了解府。
转天,解桢就要回国子监。
国子监虽制度严格,不准监生随意请假,但若是成婚这样的人生大事,国子监会通融,允许监生请十天半月的长假,甚至有祖籍外地的监生,他们需要回老家成婚,离开小半年的都有。
像解桢这般只休三五天的实属罕见,小于氏是官宦人家出身,有兄弟在国子监读书,也知道这一点。
然而许是短短几天经受了太多次失望,小于氏听说解桢要走,心里竟然没有太过难受。
她想,夫君刻苦上进,也是好事。
……
送走解桢,隔日是个雨天,小于氏推开窗子,静静听着外边的雨声。
一场秋雨一场凉,她靠在窗边,已经能感觉到随着雨水而来的寒气。
忽然间想到什么,小于氏转身从衣柜里收拾出几件厚衣服,打包成一个包袱,叫来翠喜吩咐道:“让来保去一趟国子监把这个送过去。天气转寒,大少爷昨日带走的衣裳有些薄,别再冻着。”
犹豫片刻,她还是添了一句,“再跟大少爷说,让他多注意身体,小心着凉。”
翠喜接过包袱,忍了一会儿,还是没忍住为小于氏抱屈。
“大奶奶,大少爷那样对您,您还对他这么好做什么?”
从跟着小于氏嫁进来第一天开始,翠喜就把她受的委屈看在眼里,然而小于氏只把委屈都默默咽了下去,翠喜从未听见主子抱怨过一句。
——何止没有抱怨,对着解桢,小于氏依旧尽心尽力,怕他在外头吃得不好,得了什么好的都要送过去,如今天凉了,也不忘嘘寒问暖,惦记给他添衣。
可说句难听的,大少爷哪里配?
小于氏沉默下来,看向窗外,很久没有说话。
“翠喜。”
过了一会儿,她才开口道:“你觉得解家这桩婚事,对我来说怎么样?”
翠喜一怔,面露纠结。
要说不好吧,解家人口简单,家风淳厚,太夫人跟二夫人都是极好相处的人,当家的二爷更是前途远大;可要说好吧,大少爷又真不是个东西……
小于氏见她皱成一团的脸,忍不住轻轻笑了一下。
“我是庶出,姨娘已经去了,亲事完全拿捏在母亲手里。我同母亲并不亲近,没道理盼望母亲能花费心力,给我寻一门四角俱全的好亲事。能嫁到解家,我已经很满足了。”
翠喜抿着唇说不出话,小于氏接着道:“大姐夫对大姐姐情深意重……这不是什么坏事,总比那般妻子还重病在床,便忍不住寻欢作乐的狼心狗肺之辈要好。”
“俗话说得好,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她慢慢说着,眼里闪着微光,语气轻柔又坚定,“只要我全心全意待他,我相信,总有云开月明那一日的。”
“夫人,厨房来人问话,今日府上采买又进了些上好的活蟹,您想怎么吃?”
听了双巧的传话,正靠在炕上敷脸的汤婵眼睛一亮。
金秋菊香蟹肥,正是花式吃蟹的季节,前几天厨房做了一道蟹酿橙,橙子的清香与蟹黄蟹肉的鲜美以及酒醋的提味完美混合在一起,简直让人魂牵梦绕。
“叫厨房再做一回蟹酿橙,再清蒸两只送来吧。”
“欸!”双巧脆生生应了一声,去厨房传话了。
“对了,”汤婵想起什么,叫住她问,“螃蟹一共有多少,各个院子的份都送去没有?”
“您放心,都送了的。”双巧回道。
汤婵这才满意地靠回迎枕上。
很快,螃蟹蒸好送了过来。
双巧边摆桌边问:“奴婢帮您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