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第2/2页)

桓哥儿见她倒地,先是慌了一瞬,赶紧冲了过来,见她没什么事才松了口气。

随即他回过味儿来,大喜道:“你输啦!”

汤婵眉眼弯弯,抱拳夸赞,“大侠厉害!”

桓哥儿美得鼻涕泡都要出来了。

成年人比不得幼崽精力旺盛,汤婵跟小崽子玩了一会儿,就跑不动了。

正好这时徽音佳音也到了,今儿她们不必去上课,汤婵就退场坐到廊下,端着热茶,看着徽姐儿佳姐儿带着桓哥儿堆雪人。

“小婶婶安。”

听见小于氏的声音,汤婵扭过头笑着招呼,“你来啦?”

小于氏如今每日雷打不动地来她这儿报道,学习进度喜人,汤婵觉得年后就差不多可以放手了。

“进来吧。”

……

“怎么感觉大奶奶像是又瘦了些?”

今日的工作完成,小于氏离开,秋月一边给汤婵端来热茶,一边不解地问道。

汤婵看着小于氏的背影叹了口气。

最近一段时日,小于氏的精神都肉眼可见的不好。

她旁敲侧击问过,小于氏却没有透露分毫,加上她装作若无其事,干活也努力认真从未耽误,汤婵就没有追根究底。

不过虽然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但症结应该在解桢身上。

偶尔看到解桢和小于氏一同出现,仔细观察就能发现夫妻两人之间的客气疏离,汤婵大概有自己的猜测。

好好的姑娘也真是怪倒霉的,被扯进一段烂俗剧情……

但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路要走,汤婵也只能盼望小于氏早点看开,或者守得云开见月明。

挥洒完精力的几个孩子总算愿意回屋了,徽音佳音还好,汤婵打量打量桓哥儿,“怎么蔫儿巴成这样了?”

桓哥儿打了个哈欠,他玩疯了,累得够呛,现在都没什么精力跟汤婵顶嘴。

汤婵让人把厨房提前准备好的姜汤端上来,“把姜汤喝了罢,驱驱寒气,别感冒了。”

三个孩子都乖乖喝了。

两个姑娘还有功课要做,跟汤婵说了会儿话就告退了。汤婵见一旁的桓哥儿困得脑袋一点一点,便也姜妈妈抱着他下去睡觉了。

只是虽然做了预防,桓哥儿不知怎么,还是中了招,睡到一半就烧了起来。

听到消息,汤婵赶紧放下手头的事,来到了太夫人院里。

桓哥儿只是低烧,不严重,已经喝了药,但眼圈还是红的,蔫巴巴地没有一点平时生龙活虎的样子,汤婵看着都有点可怜了。

她柔声问:“怎么样?好点没有?”

桓哥儿平日里嘴上最讨厌后娘,这时候却晕晕乎乎地顾不上装相,喊了一声母亲就往汤婵怀里钻。

汤婵顺手把他抱着哄他睡觉。

桓哥儿嘴里还嘀咕着什么,汤婵仔细一听,登时哭笑不得。

这小子都这样了,还念叨着玩呢,汤婵随口跟他提的要带他去溜冰拉爬犁,他一直惦记着。

“好,等你病好了咱们就去。”汤婵低声安抚。

其实得等桓哥儿再长大一点,但她说的毫不心虚,反正小孩子不记事,过两天就忘了。

这一幕全都被太夫人收入眼帘,看着桓哥儿安稳睡在汤婵怀里的模样,太夫人心中大慰。

她对汤婵道:“这几天就让他歇在你那儿吧。”

“也好。”汤婵应下,可能是天气冷,太夫人最近时常没什么精神,别再因为照顾病人自己累病了。

……

晚上解瑨回来,汤婵就跟他说了解桓生病的事。

解瑨皱了皱眉,“还是需要强身健体,我回头给他寻摸一位武艺师傅。”

汤婵一怔,“但他身子骨还未长成呢,学武这种事,怎么也得等到五六岁吧?”

解瑨犹豫,“那等我再想想。”

汤婵看他很有一点鸡娃的势头,不由同情地摸了摸孩子的脑壳。

可怜的娃,你的苦日子还在后头……

解桓的小身板底子很好,没过几天,风寒就痊愈了。

然而他住好汤婵这里,不太愿意走了——在汤婵这儿,每天他都能在睡前听到点稀奇古怪的故事,自己睡可就听不到了!

汤婵也不反感,解桓睡相挺乖,再加上幼崽火气旺盛,冬天抱着崽睡跟抱个小火炉似的,比抱着汤婆子还暖和。

解瑨对霸占了他床铺位置的解桓严肃道:“你马上三周岁,该自己睡了。”

桓哥儿抱着被子一扭脸,拒绝跟他爹交流:“我不!”

汤婵乐不可支,解瑨揉了揉太阳穴,还想再说什么,突然听外头来了人慌慌张张禀告。

“二爷、夫人,太夫人身子有些不好,何妈妈请您过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