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第2/3页)

“您不必再说了。”

对着汤全海,汤母的语调就变得平淡了许多,“铭哥儿是个好孩子,是我们没有缘分。除了过继文书上签订的反悔条件,我会另补偿他一笔钱,足够他生活优渥地读书到三十岁,但除此之外,我一个子儿都不会多出。”

按惯例,过继文书上都会有关于反悔的条件。几天前,双方还在其乐融融地相处,汤母根本没觉得谁会反悔,只拿这个条件当摆设,汤全海夫妻虽然巴不得汤母不反悔,却不敢提出任何苛刻的条件,以免暴露他们的心思,便也只装作毫不在意,故而文书上只是签订了最常规的赔银。

搁在平时,白得一笔银子,汤全海自然乐得收下,可这个时候,再多的银子也比不得儿子继续呆在汤母名下的好处啊!

汤全海不肯同意,周围人也七嘴八舌地想劝和,“怎么就到这个地步?”

还有收了汤全海好处的族老对汤母的反悔提出异议,“……这也太任性了,说过继就过继,说不要就不要,族里就这么由着她?”

汤母听着众人种种议论,最后忍不住提高声调打断:“够了!”

她板着脸对汤全海道:“要么咱们悄悄办了,要么我就告你儿子不孝!”

汤全海一怔,随即大怒——好歹毒的妇人!

汤传铭是要走功名一途的,若是沾上不孝的名头,这辈子可就毁了!

“我本以为嫂子性子和善,定会善待铭哥儿,才放心把铭哥儿交给嫂子,却没想到,嫂子心里竟然有这样的念头!”汤全海痛心疾首,“嫂子,你这么做,对得起铭哥儿吗?”

汤母被这话一刺,眼中闪过痛楚,抿唇不语。

一直在旁边喝茶没说话的汤婵这时开了口,“这话倒是有趣,怎么,只许你

们包藏祸心,不许我们翻脸无情?”

汤全海一噎,眼神闪烁,“你什么意思?”

汤婵懒得跟他掰扯,她放下茶盏,微笑着对族老们道:“我父亲身后没有男丁,便该由我这个独女来做应做的事。父亲当年给族里设了祭田,还办了蒙学让族中子弟读书,我就再添上五成吧。”

汤全海许之以利,暗地里拉拢了族长和两位族老,可论起给好处,汤婵会输给汤全海吗?

比起汤全海只拉拢了几个说话最有用的人,汤婵许诺的祭田可是挨家挨户都能分到好处。

果然,听到汤婵的话,不少人的眼神都闪烁起来,显然很是意动。

终于有人开口道:“过继的事讲究双方情愿,若是母子相处不来,日久生怨,反倒不美,倒不如早些了结得好。”

此人对汤全海只巴结族长、却没给他送好处的事怨念已久,而有了第一个打头,其他人也陆陆续续开始说话,“是啊是啊。”

“虽然少见,但过继反悔的事情也不是完全没有嘛。”

“说的是。”

——其实以汤婵的身份,便是强行反悔,又能如何?现在她还客气地许下好处,大部分人还是很识相的。

很快,大半族老倒戈,族长和仅剩的几位族老势单力薄,不得不妥协。

大势已去,汤全海恨得牙痒。

赔进那么多好处,最终却竹篮打水一场空,还成了笑柄,汤全海胸口绞痛,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族谱上“汤远山”下面新添没多久的“汤传铭”三个字被抹去,重新回到了“汤全海”下面。

……

事情办完,汤婵随着汤母回到了县城。

第一件事就是让汤传铭搬走,汤母把汤传铭叫来,亲自将归宗的事情告诉了他。

汤传铭抿紧了嘴唇,伤心地看着汤母,“您不要我了吗?”

汤母心中一痛,扭头移开视线,不敢再看汤传铭的眼睛。

汤婵却是表情淡淡,心中毫无波澜。

汤传铭已经这么大了,读过书,通晓世情,还素有聪慧之名,这样的孩子,真的对父母的打算丝毫不知吗?

但不管是不是全然无辜,比起大人,孩子确实情有可原,汤婵对他道:“以后你若遇上什么要命的大麻烦,可以遣人到京城找我,我会出手帮你一次,也算对得起咱们这桩缘分。”

汤传铭亲近汤母,却很害怕汤婵,他攥了攥衣摆,低下了头,“多谢……夫人。”

汤传铭被夏氏接走的时候,汤母还是没忍住,偷偷跑到门口去看,直到看不见马车的影子,才回了屋。

她连着几日情绪不好,汤婵怕她闷出个好歹,一时也没敢回京,跟春分一起整日想着法逗汤母开心。

汤母这才赶紧振作起精神。

这天,看着忙前忙后照顾她的春分,汤母忽然道:“春分,如果以后我不让你出嫁,而是给你招婿,你愿不愿意?”

春分一怔。

赘婿身份极其低下,很少有好男儿甘愿入赘,若是招赘,未来夫婿跟正常出嫁比起来可能就是天上地下。

但春分没有半分犹豫便说道:“女儿能有今日,全凭母亲善心,别说招婿,哪怕让女儿终身不嫁伺候母亲,女儿也心甘情愿。”

她还未到春心萌动的年纪,提到未来亲事没有半点羞涩,语气里满满都是认真。

汤母被春分这番话说得窝心不已,好半天没说出话来。

往日春分贴心懂事的一幕幕在脑海中浮现,汤母心中的念头愈发清晰起来。

她找来汤婵道:“我打算正式收养春分,给她改名添在族谱里,以后给她招赘,延续香火。”

汤家的女孩子是不上族谱的,除非决定招赘继承香火。汤婵一愣,随即笑了起来,“这倒是个好主意。”

她想了想道:“不过倒也不必招赘,不如跟以后的亲家约定好,春分的第二个孩子不论男女,都随母姓汤便是了。”

“这主意好!”汤母惊喜,“还是你脑子活泛,我怎么就没想到!”

如此以来,春分就不必硬在歪瓜裂枣里挑赘婿了!

事情就这样说定,有了目标,汤母很快又变得精神抖擞起来。

有汤婵捐赠祭田的事情在先,族里不管暗地里心思如何,表面上很殷勤地帮汤母办好了一众事宜。

很快,春分正式成为汤远山的次女,以后便是汤家幼婵了。

只是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汤婵不由怔忡一瞬。

幼婵,也是“佑”婵啊。

这个名字寄托着汤母对女儿的思念和祝愿,不只是汤婵,更是那位真正的汤大小姐。

也不知汤大小姐是否已经转生?如今身在何处?

汤婵自己有穿越的际遇,实在希望那位姑娘一切都好。

……

忙完这件事,汤婵总算要回京了。

“母亲真的不打算搬回京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