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初心不忘(第2/3页)
宋长叙看过宗政嘉的档案,他确实是一个体弱多病的身体,但一般情况下他会先把自己的工作做好,然后就开始生病。
宗政郎中一直在地方上,哪怕政绩再好,到了后面一直生病,所以在他的体弱多病前都会觉得他不稳定,而且性格桀骜。
他这些年一直在地方上打转。
不知为何这次入了平景帝的眼,宋长叙到了吏部门前,他认出宗政郎中瞧着是有些弱气,看模样很年轻,他看上去才二十五六岁。
宗政郎中眯眼看向宋长叙,还有在他身后的李主事,他轻咳一声,“这位就是宋状元吧。”
宋长叙忙上前说道:“不敢当,宗政大人。”
宗政郎中只是来认认人,他和善的笑了笑,“不必这么大的阵仗,你们去忙你们都罢,我还要去找简大人,以后有日子相处。”
众人应了一声是。
宗政郎中带着人去办公场所,随后去找简息。
宋长叙在新上官面前露了一回脸,他回到自己的工位开始做事。
新上官是什么性子以后接触就知道了,他第一次做好给人留个印象就好。
宋长叙这一天挑了几个好苗子出来,等明天呈给宗政郎中。
他站起身伸了一个懒腰,外边的夕阳把天边渲染的红彤彤的。宋长叙走出吏部,皇宫里已经没有多少官员在。
他出了皇宫去买了一碗羊肉汤,天气渐渐冷下来,喝一碗羊肉汤回去暖乎乎的。
宋长叙闲下心,他还看见有卖胭脂的,他想着给许知昼买了一盒胭脂和香膏,还有一盒澡珠。
他回到家里只有澄哥儿在家,他去换衣出来问道:“你舅娘去哪儿了?”
“舅娘带阿爹去钵钵鸡铺子了,外婆说想要回去了。”徐澄拿着自己的木雕摆了一排。
宋长叙,“澄哥儿跟阿爹就留在这里如何?反正宅子够大,还能认识新朋友。”
徐澄有些惊喜又有些纠结,“可是我答应了夏丫要回去跟她说京城的事,还有另外的朋友在村里,以后我就跟他们见不着了。”
宋长叙想到这确实是个问题,他思忖片刻说:“我还是觉得待在京城好,村里的伙伴可以过年的时候去看看,等你学会认字了,你可以再去村里住几年,你若不满意再回来。”
徐澄想点头,他说,“谢谢舅舅,我还要听阿爹的。”
宋长叙摸了摸他的头,“当然,你阿爹的建议也很重要。”
许知昼回来后正好开饭,在席面上,梁素说道,“我们也在这里待了这么些时日,再不回去等到了冬日就不好了,再说还要回去一同收庄稼,我们打算过几日就回去。”
曹琴同样点点头。
宋明言今天跟许知昼一块看了钵钵鸡铺子,他想着许知昼的建议有些犹豫,他又看了徐澄一眼,心里下了决定。
“娘,我打算留在长叙这里,帮着他们打理铺子。”
梁素说:“这样也好。”
明言在村里一直单着,长叙有本事后当着他面说的人多,但还是有流言蜚语,众人异样的眼光。有人想攀长叙的线,想跟明言结亲。
留在村子里终究是心情不好,而且还有澄哥儿在。在京城自然比在村子里好,见识都不一样。
许知昼说道:“娘可以今年回去明年把爹一并带过来,家里的地租出去,每年收租金。大哥在京城里,爹娘上面团聚也应该。”
“我们都在京城,以后出什么事也不在你们身边,你们心里不好受,我们知道消息后也难受。”
许知昼是在劝梁素实则也是在劝曹琴。
梁素想到许知昼的心尖一动,又想到以后老两口在村里是不太方便。
“我回去同你爹商量一阵,若是我们想来就提前给你们写信。”
曹琴同样点点头,她最近跟知昼和知辞在一起,心里也更喜欢在京城。
在村里不免还是要做活,种地不是一个轻松的活,离了家中的两个儿子,家里只剩下她跟许孙正两个人种地也种不了太多。
要是她们没有在京城感受一番,怕是还是坚定在老家,现在体验过在京城的好日子后,她们想留在京城。
晚上,许知昼跟宋长叙盥洗后,许知昼坐在梳妆柜旁,他发现他的台面上多了一盒胭脂,香膏,还有澡珠。
“相公,你给我买的?”许知昼高兴的扭头问宋长叙。
宋长叙装作在看书的模样,他听见许知昼的询问,抬起头说道:“是我买的,我下值后看见有在买这些正好就买了。”
许知昼凑过来亲了宋长叙的脸颊,“太好了,澡珠正好用完了这回补上了。”
宋长叙:“那我也能用澡珠。”
许知昼纠结了一瞬还是点点头。
宋长叙习惯了,他低头看阵书,等许知昼吹蜡烛后上床。
“既然娘她们要走,这几日就多买点东西让她们塞到马车带回去,反正也不费事。”
宋长叙点头,“可以,不能打空手回去。另外我猜明年爹娘就会跟着过来,到时候一家都在京城就好了。”
许知昼:“我也这么想,到时候就这样就好了。相公再多得几次陛下的赏赐,我们家的钱就会越来越多。”
宋长叙哭笑不得:“你以为得到陛下的赏识是什么简单的事。”
许知昼天真的说,“但是相公一定可以,都得了两次了。”
宋长叙想到今天自己呈上去关于工部的奏折,不知道会怎么样。
“快睡了。”宋长叙按住许知昼的被角,跟他一块睡觉。
.
平景帝批完奏折已经很晚了,他把宋长叙的奏折单独放在一边,考虑到他刚刚升职,所以平景帝把他的功劳记在心里,等阅历到了再提拔。
另外裴升荣也是一个好苗子。这个朝廷缺乏实心眼敢说话的人,若是一个个都爱惜羽翼,或者遇上权贵就装聋作哑,干实事的人少了,反而是偷奸耍滑,迎合上官的人坐上了高位,这样可不行。
平景帝对自己新提拔上来的人比较信任,毕竟都是年轻的臣子,没有变的面目全非。
他到了凤阳宫,萧玉容正好喝完保胎药,吃了一块蜜饯,他看见平景帝来面色带着喜意,上前正要见礼。
平景帝忙拦住他,“说了怀孕后不要见礼,免得伤了身子。”
喜平端着托盘默默的退下。
萧玉容心里高兴,嘴上还是说道:“礼不可废。”
平景帝想到萧玉容以前的模样,在他眼里哪有什么礼节的,以前还会捉弄他。
为了不被母后跟舅舅说教,平景帝又觉得自己是陛下跟一个小哥儿计较显得不够大气,对这个小表弟有几分包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