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科举舞弊
科考之事不容置疑,宋长叙管着翰林院就好了,他今日要去一趟国子监。
以前沈良在国子监的时候,说的去国子监,他始终没空去,现在可以去尝尝国子监的饭菜。
裴兄说比较难吃,宋长叙心想应该是裴兄在国子监吃腻了。
丁敏德把文书抱过来,宋长叙问道:“今天除了文书,还有其他的事么?”
丁敏德摇头,“今日大人没什么事,明日杨翰林要来汇报编书的进程,大人还要去盘龙殿给陛下讲学。”
宋长叙神色愉悦,“好,我上午去国子监。”
文书留着下午批阅,他带着丁敏德一块去国子监,国子监的卓祭酒接待了宋长叙。
“宋大人里面请,宋大人是第一次来国子监吧?”卓祭酒是一个中年男人,看着气质儒雅,挼着胡子唇角淡笑。
宋长叙跟着他的脚步,“惭愧,我确实是第一次来国子监。”
卓祭酒:“那我先带宋大人看一看。”
宋长叙点点头,他跟着卓祭酒的脚步一块在国子监走,他还看见有书生在读书,有夫子在上课,目光闪过一丝回忆。
卓祭酒:“马上就要会试了,今年参加科考的人回家备考去了,他们其中有几个特别优秀。我在此多问一句,宋大人师承何处?”
会试将近,宋长叙这朵昨日黄花也被薅出来问一问,再来一次科考,他就无人问津了。
“我少时在村里求学,得夫子教诲。考中秀才后就到县学读书,考中举人,时间急切,边上京赶考边温书。”
卓祭酒:“宋大人克制自己强。”
宋长叙看着林间小路,“卓大人,若是那时候不约束好自己,我现在应该不能跟卓大人一块说话了,科举是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陛下重视科举,我们在面对科举时行公正之事,十年寒窗苦读,为的一朝中举做官。科举应该是我这样的小民能遇上最公正的事。”
卓祭酒惊讶,“没想到宋大人小小年纪就有这样的感悟,我还以为宋大人应是年少轻狂,意气风发之辈。”
宋长叙:“我已经二十六了,不小了。”
卓祭酒笑了笑,对宋长叙倒是更为欣赏了。
两个人闲聊一些,卓祭酒谈到今日约宋长叙的目的,“翰林院有些书目国子监没有,我想派人去翰林院的书库抄书放在国子监的书馆里,宋大人意下如何?”
宋长叙点头,“卓大人可以派人前来。”
时辰不早了,宋长叙说道:“卓大人我有一个请求,我想尝尝国子监的膳堂。”
卓祭酒爽朗一笑,“我还想请宋大人去酒楼吃饭,既是如此,我让厨子炒几个好菜。”
宋长叙:“没事,学生吃什么,我就吃什么。”
客随主便,卓祭酒同意了,他跟着宋长叙一块到膳堂吃饭,他打了四个菜,一个汤,两个人吃刚刚好。
“以前沈兄还在国子监做事我就想来了,一直没空,裴兄也说国子监的膳堂别有风味,所以我就心生好奇,一直想吃。”
卓祭酒记得沈良,“沈大人性子温和,他是谬赞了,至于裴大人,估计说的是反话。”
宋长叙失笑,“卓大人看来对他们两个都很了解。”
“出色的学生,我还是记住几个了。”
宋长叙吃完午食就离开了,他跟国子监这边谈好后回到翰林院继续批折子。
.
会试的前两日,孟方夜里神秘的拉着曾嘉和冯信鸥到了一个偏僻的地方。
他们刚从一个饭馆出来,孟方说有好东西给他们看。
到了小巷子里,曾嘉不耐烦的问道:“孟兄到底有什么好看的,我还想回去多看看书,马上就要考了。”
孟方一点也不见气,笑眯眯的说:“曾兄要是知道我要给你看什么,你一定欣喜若狂,书都不想看了。”
这么一说把曾嘉的胃口吊起来,他急忙问道:“孟兄你就别卖关子了,你快说说到底是什么?”
冯信鸥心里突然有种不详的预感,他说道:“还是看书最有用,孟兄不要走歪路。”
孟方听了冯信鸥的话挺不高兴,他也不卖关子,从怀里拿出一张纸条,“我这里有人卖给我会试的三道题,说包准的,拢共花了我快五十两,你们要是想看,每个人给我十两银子就好了。”
曾嘉犹豫起来,“孟兄你是不是被骗了?”
冯信鸥闻言知道这是是非之地,他转身离开,“孟兄若是说这样的话,我就先回去了,我不信,就算是真的,我也不会参与。”
冯信鸥走后,孟方恼羞成怒,“真是个呆子,天大的好事落在我们手里,他还不珍惜,活该一辈子穷,看样子也考不上贡士。”
曾嘉的目光闪烁,“孟兄你的题目靠谱么?”
孟方一看有戏,“我还会骗你不成,不是兄弟我还不给你说,你要是怕了就算了,我们提前把答案背下来不会有人知道的。”
曾嘉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他咬牙点头,“孟兄,我给你十两银子。”
孟方把题目给他看,孟方也是从旁人手里买过来的,他心中忐忑不敢,所以才想把曾嘉和冯信鸥拉下水,这样他们都是一样的。
冯信鸥没有上钩,不过有曾嘉在,孟方也心安了,希望题目是真的。
会试开始时,天还是蒙蒙亮,考生们就提着考篮出门,早上吃点包子,喝少量的水,前几日都没有吃大鱼大肉,怕弄坏了肚子。
冯信鸥提着考篮被验明正身后进入考房。
会试场上没有一丝动静,马尚书和王侍郎坐在上位,等敲锣后示意胥吏把考卷发了,考场中有人不知道考题泄露,他们拿到考卷就先看了一遍。
孟方拿到考题时,看见熟悉的题目,面色一喜。纸条上写的题目竟然是真的,他的心脏砰砰直跳。
他拿着考题怕自己记岔了,飞快写下答案。他这么想,其他的考生也这么想。
王侍郎看几十个考生飞快写题,他眼中闪过一丝困惑。
他沉吟下去考场转了一圈,看考生的答案,答案写的很好,像是提前思考一样。他是科举出身,知晓哪怕是会元也是要思忖许久才答题,哪会这般轻率。
他站在考场上,又转了几圈坐下去。
马尚书拿着茶抿了一口没有说话,等到了晌午,考生们把馒头拿来吃。
马尚书跟王侍郎也是吃的馒头垫垫肚子,考生不能随意离开考院,他们作为监考官同样不能随意离开。
下午,王侍郎又下去做了一圈,马尚书同样下去走了一圈没有发现什么。
等到考完后,考卷被收走了,大多考生都面露喜色,极少数人脸上带着忐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