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第4/4页)

乃娟说:“坐下慢慢说,喝一杯香茶润一润喉。”

“吴小姐,”谭心十分为难,“五年级,终于要教到性教育了,已去信通知家长协助,我只觉难以启齿。”

乃娟哈哈大笑,“你平日不是口齿伶俐,十分磊落的一个人吗。”

谭心沮丧,“我教男女混合小学,若干男女生已经开始发育,但仍是孩童心灵,浑然不觉青春期已经降临,彼此还在操场上追逐,特别难教。”

“我可以帮甚幺忙?”

“吴小姐,你可否以专家身份在一旁指点?”

“叫我到你课室?”

“是,请看在往日情谊,客串演出一次。”

“谭心,你可有借助教育短片?他们请解得明了清楚,十分客观。”

“资料都齐全了,我不敢回答学生问题。”

“好,我替你走一趟。”

谭心感动得几乎落泪,“吴小姐,你救了我的贱命。”

那是一个星期三,乃娟告了半日假到主怀小学。

五年级小学生显然比她们小时候更高大壮健,也聪明敏捷得多。

这一代在电影电视及互联网上得到的知识不知多丰富,但是,孩童仍是孩童。

短片先介绍女体。男同学咕咕笑,接着,介绍男体,女同学齐齐说:“Gross。”

谭心尴尬,不知如何开口。

乃捐出声打圆场,“各位同学,这都是人体构造一部分,我们身体原本如,请留心观看片段。”

小孩们总算静了下来。

影片播放完毕,学生纷纷举手问问题。

乃娟一一解答。

“人类是卵生?”

“我们的生命之源,的确由一枚受精卵开始。”

一个小小圆脸的可爱女孩大惑不解,“卵子在一个人身上,精子在另一个人身上,如何结合呢?”

这下子连吴乃娟都咧开嘴笑个不已。

难怪谭心要把她叫来帮忙。

乃娟尽量用最精简的言语讲解。

她发觉校长出来旁听,同时,向谭心表示赞赏。

校长与乃娟握手致谢。

她一走开,乃娟便对谭心说:“没有下次。”

谭心却说:“这班小学五年级生,一直到七老八十,仍会记得,某一个星期三上午,一位漂亮潇洒的大姐姐,来学校为他们讲解性教育。”

“会吗?”

“换了是你,你也记得。”

“嗯。”

“多好,女生从此对她们的周期没有疑窦,我小时候因无知受到极大震荡,今日想起,仍觉悲痛。”

“时代有进步。”

乃娟喝完一杯茶告辞。

谭心千过万谢送到门口。

走到车旁,乃娟忽然觉得有人在身后看她。

这是动物灵感。

她立刻转过头去,可是又看不见有人。

乃娟想到上次也是到学校做义工,她看到了李至中,当时还以为他是职员。

她开着四驱车走了。

她有点出神,后边的车子响号,她才醒觉地提高速度。

驶近花档,停下来,买一大束姜兰,这时,又好象有种特别感觉,她再次回头看。

但是,花档附近只有她一个人。

吴乃娟想念牵记李至中,这是不争的事实。

真奇怪,乃娟从不觉得李至中是会叫人萦念的一个人。

回到公司,她如常工作。

每一对夫妻都有欣不尽的衷情。

这一对因婆媳不和,要求协调。

陆太太打扮时髦,可是颈上悬一条纯金链子,坠着一面椭圆型金牌,老式地刻看花好月圆四字。

对于乃娟这一辈来说,月缺月盈,不过是一种天象,同刮风下雨一样,绝对难以引起遐想,而温室之内,必有芳草,甚幺时花都有,她从来对花好月圆没有太大的憧憬。

但是这一刻她有若干感髑。

她听见自己轻轻说:“你同婆婆,其实是陌生人,忽然得一起生活,一定不惯。”

陆太太如逢知己,落下泪来。

“一时间不能够爱屋及乌,也情有可原。”

陆先生啼笑皆非,“家母不是乌鸦。”

乃娟说:“你太太嫁你,不是嫁你母亲。”

“那么,吴小姐,我应该怎幺办?家母才五十七岁,未有资格进老人宿舍。”

“她可有职业?”

“她一生都是家庭主妇。”

“呵,没有自我,最最失策。”

“她是老式妇女,当年人人如此。”

乃娟说:“看得出你敬爱母亲,是个好儿子,一个人即使赚得名利,但一不能孝敬父母,二不能友爱弟妹,也是无用。”

“吴小姐,你对我们困境有无忠告?”

“也许,搬到郊外村屋,母亲住楼下,像一个房东,你俩住楼上,似房客,孩子们则上下跑,会不会好一点?”

陆太太跳起来,“我怎幺没想到!”

“上班路途遥远——”

“我愿意。”

乃娟微笑,“或是在市区租两个小单位,贴邻,一个家务助理两家走。”

“我们经济上可以负担得起。”

“只不知母亲怎幺想。”

陆太太大怒,“陆家栋,你若连这一步都不肯走,这样好了,你与慈母住一单位,我与子女住开一边。”

那孝子才诚惶诚恐地说:“是,是。”

乃娟好奇,“你可有弟妹,抑或是独子?”

“他有一弟一妹,都有优差。”

乃娟说:“孝顺是好事,千万别嫁忤逆子,没良知的人对女人不会好到甚幺地方去。”

“吴小姐说得对。”

“另置一个家,的确需要花费一大笔。”

“你刚才不是说值得?”

陆太太很坚决,“负担得起没问题。”

他们离开乃娟办公室。

吴乃娟会同公婆一起住吗?

乃娟笑了。

相处易,同住难,最好连夫妇都分开住,状态良好才见面。

北美洲有一种相连的-屋,贴在一起,却不同门口,各自为政,要见面只一步遥,最适合刚才那家人。

乃娟收拾桌上文件。

新老板进来了,絮絮谈起公事,显然没有把乃娟当外人,一副黑粗框眼镜竟有这样大功效,始料未及。

下班时间到了,乃娟披上外套。

新上司问:“天天穿灰色,不闷?”

乃娟谦逊答:“我就是那样一个人。”

多年来她有惊无险,就是靠这个优点。

上司很满意,放她离去。

不愿下班的她又去缠另一下属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