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你说的这个人该不会是你自己吧(第2/3页)

向远将北齐的皇帝打至跪地,问题很严重,但将自家师弟打至跪地,往大了说是代师授业,往小了说是门内互动,闹着玩的,算不得什么大事。

向远当着皇帝的面调戏皇后,问题很大,换成门内师兄弟也不行,必须安排一个九族消消乐。但因为九族之中包含本心道,无解,师弟没提,师兄不说,三缄其口就当无事发生,不上称了。

“师弟,以我对师父的了解,他不会只为找乐子就收个徒弟,除非他又和谁谁谁打赌了。”

向远吐槽一声,而后道:“还有另一种可能,你们老刘家以前得罪过他,他为人直爽,心里藏不住事,故而专程来消遣你。”

“确实和赌约有关,我有一子,名为刘秀……”刘彻讲述起来。

开口第一句就把向远听蒙了,有心吐槽辈分太乱,但抛梗没人懂,他就不吐槽了。

按刘彻所言,他今年六十,因为修行有成,才看起来容颜不老,有子刘秀,十多年前被西楚大觉寺方丈慧行收为徒弟,法号灵秀。

就是之前硬要传授向远佛法的那头高驴。

灵秀硬传佛法,拍拍屁股就走,完全不管向远死活,时至如今,向远把他爹按在地上揍了一顿,也算因果报应,子债父偿。

缺心老道收刘彻为记名弟子,不是看重他的修行天赋,也不是看重刘彻皇帝的身份,真有这种想法,早几十年就出手了,哪用得着等到现在。

关键原因,在于打赌输给慧行,气不过,准备从辈分上把场子找回来。

慧行收徒灵秀,缺心眼就把灵秀世俗的爹收为记名弟子,一来二去,缺心眼的辈分就上去了。

本心嘛,他开心就好。

当然了,还有一个原因,缺心眼算到向远会来北齐京师,在他的谋划之下,双方见面必有误会,接连就是一场恶战。

打皇帝是很有意思,但总觉得缺了点什么,换成同门互殴,嘿,他神机妙算的名师形象立马就起来了。

别问,问就是本心。

当然了,缺心眼并非料事如神,事事都能算到,比如向远调戏皇后,不,向师兄调戏弟妹这一段,缺心眼就没算出来。

不然的话,糟老头子指定蹲草丛,在吃瓜第一线把乐子看了。

————

京师,行宫。

朱门宫院,古朴庄重,屋舍错落有致,庭院奇花异草,四季常青,回廊相连,宫灯辉煌,处处彰显皇室奢华。

这座行宫距离皇城很近,刘氏专门用来招待贵客,前段时间,某个老道士就在这里住了一年。

解开误会之后,刘彻散去气运金龙大阵,安排向远在皇城附近的行宫住了下来。

糟糕的是,向远和刘彻解开了误会,但没和皇后娘娘解开误会,后者醒来之后,突然患上了某种眼疾,眼中压根就没有向远,看他的时候就如同看待一团空气。

笑容优雅得体,但就是看不见。

向远自报家门,表明自家师兄的身份,皇后娘娘连笑容都没了。

无他,皇后姓姜,单名一个‘望’字,出自博州姜氏,随家中长辈参加无忧谷百花诗会,遇紫光派妙琼掌教,颇受其喜爱,收为亲传弟子。

妙琼掌教现在还在本心道关着呢,甭管外界谣传的镇派之宝是真是假,师父一关就是十多年,皇后疯了才会给向远好脸色。

她没有吹枕鞭风,反复提及向远调戏她的那些话,已经是端庄大方的表现了。

故而,今天师兄弟二人碰面的时候,皇后没有跟来。

看见本心道的人就烦,尤其是缺心眼的徒弟!

刘彻例外,夫妻多年,感情深厚,足以压下对本心道的嫌弃厌恶。

言归正传,酒桌上,向远因为踩坑,兴致一般,刘彻因为踩坑还挨了顿揍,兴致同样不高,气氛略显沉默。

很快,经向远传音,带头大骂缺心眼不做人,师兄弟二人找到共同话题,气氛立马欢快了起来。

“师弟,也就是你,换旁人,我早就戒酒了。”

“师兄,你修为早已至化神大圆满,随时都能踏入宗师之境,为何还不突破?”

推杯换盏之后,刘彻问出心头疑惑。

或许是因为记名弟子,刚拜师没多长时间,刘彻不似其他本心道那么坑,为人端正严肃,说话办事一板一眼;又或许是为人太正,无法跑偏,缺心老道才不肯收他为亲传弟子,免得败坏了山门正统。

一言以蔽之,向远和刘彻坐在一起只能尬聊,双方不在一个频道,除了缺心眼,很难找到别的共同话题。

相较之下,和通明师兄的互动就有意思多了。

“师弟你知道的,别看师兄我只是化神大圆满,但足以行走天下,走到哪,大家都特别好说话。”

向远端起酒杯:“境界能压就压,水到渠成,它自己就会突破,有百利而无一害,没什么好着急的。”

刘彻深表敬佩,几次见面,他大抵摸清了向远的底细,炼气期拜师,修为一日千里,两年便有化神大圆满。不仅随时都能突破宗师,还能以化神之境吊打通幽宗师,到哪都能让宗师们坐下来客客气气说话。

不坐,就躺着。

对于向远的实力,刘彻从不怀疑,化神都这么强了,功至宗师,修为强大可想而知。

因为是本心道,他不由为天下宗师捏了把冷汗。

“师兄此来北齐,是否打算去本心道和缺心老道见一面?”

“……”

见向远不说话,刘彻猜他应该是拒绝的,话锋一转,继续说道:“师兄若打算在京师小住三五十年,孤愿将这座行宫相赠。”

“三五十年夸张了,三五个月都用不了,我此来只为京师下方邪阵,大阵既破,不会久留。”向远摇头拒绝,讲明游历天下的志向。

“师兄,游历天下之后,是选择在本心道静心潜修,还是来京师常住?”

这话问得真有技术含量,单选题就没意思了!

向远瞄了刘彻一眼:“自家师兄弟,不打不相识,有话但说无妨,没必要绕这么大圈子。”

“唉,师兄有所不知,我北齐内忧外患,若非无奈,孤也不想扰了师兄的清静……”

刘彻叹息一声看向窗外,丝滑过渡至卖惨阶段,讲述刘氏不易,北齐艰难,如边境西域年年来犯,如南晋、西楚虎视眈眈。

又臭又长的一番话,听得向远都快睡着了。

向远游历三国,对天下大势多少有些了解,论国情之艰难,北齐内忧外患的病情是最轻的一个。

外患就不说了,三国鼎立,三家面临的局势大抵相似。

北齐有西域侵扰,西楚有南疆顽疾,南晋有东海小国堵门,再有三家各自提防,大哥不说二哥,谁也不比谁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