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三人行(第2/2页)

然而刚过了几天,兰幼因又来找他了。

“杨开植刚死,我们起码应该等过了这阵风头。”在听完她的计划后,尹文让的第一反应就是否认。

“不,这阵风头正好,再也没有这么好的机会了。”兰幼因却飞快地说,“现在他们都认为枪杀杨开植的就算不是韩圭璋,也是接应他的共产党,那么如果在这个时候,吕鹏也死了,他们还是会觉得是共产党干的。”

听上去似乎没错,但尹文让还是觉得不妥。

“不对。我们原本的战线是到明年初为止,现在才八月,我觉得你像是很着急,你在着急什么?”

他的问题一针见血,兰幼因沉默一会儿,抬头道:“国防部有人开始查我的档案了。”

她的脑海中浮现出那个任少白的脸,他最近在国防部简直活跃得过分了。在发现他调了自己的人事档案后,兰幼因不知道这背后是李鹤林,还是他自己。不过无论是谁,都不是个好兆头——即便她自信那份档案并没有什么破绽,但诚如尹文让所感受到的那样,她开始有了某种紧迫感。

尹文让看着她,半晌,同意了她的临时起意。

为确保成功又不暴露,他们还是决定在吕鹏的车上做手脚,但是这一次却不再仅仅是破坏刹车,而是在引擎室里装一个自制炸药——八路军以前不就擅长土炸弹吗?

于是,兰幼因借着那段时间吕鹏每天到国防部开会的机会,摸清了他的车和司机。在会议改到洪公祠一号的那天,她提前同沈彤说自己会迟到。在别人以为她被一厅工作绊住的时候,实际上则是在保密局大楼的外面,拿着几件小工具钻进了那辆车的车底。

她在汽车前端的下面找到引擎盖的扣环,费了一点时间把它拧开,这样她不需要破车而出就能在引擎室里安装炸弹了。

所谓自制炸弹,其实就是个炸药包,但尹文让和阿莽最后还是决定用个空糖罐来隔绝空气,这样比较稳定,也不会意外受潮。配件用的是随便在五金店里就能买到的东西,比如烙铁、焊料、绝缘胶布还有细导线,因为搞这种事的关键就在于配备尽量简单。

炸药罐做好以后,他们又用两片锯条做了触发器,而兰幼因要做的就是把炸药捆在车的引擎室里,再把触发装置的末端缠绕在前轮挂的支撑横杠上。这样,当汽车行驶路上经过不够平整的地面,就会使悬挂紧缩,让触发器的钢锯条接触,继而引爆炸弹。

事后,兰幼因想,吕鹏的运气到底还是太好了。

如果姓石的司机师傅开车技术没有那么好,或者要不是首都的主干道实在修得干净平滑,那么吕鹏甚至到达不了明故宫机场。

八月十二日晚,炸药在中山东路和黄埔路交叉处引爆,然而车里,却并没有坐着吕鹏。

“幼因姐,你简直不知道有多险!要不是吕处长坐的是任先生的车,现在死的人就是他了!”第二天白天,沈彤瞪圆了眼睛,对她讲述了保密局拦截韩圭璋失败、回程路上又发生车辆爆炸的前后,“你说共产党怎么这么毒啊!人都被他们带走了,还要杀我们一个处长,太狠了……”

几个小时后,兰幼因将行刺吕鹏失败的事告诉给尹文让,并对他说:“你先去乡下避避风头,然后等我消息,你离开南京的事恐怕要提前了。”

这就到了现在。

尹文让一改之前四处做苦力的壮丁模样,穿着成套的夏季西服,头发梳得光洁齐整,再拿着一份阿莽伪造的湘雅医学专门学校的毕业证书,便是要去中央医院面试徐州剿总军医处的青年才俊了。

不过在达到之前,还是要先完成前一阶段的工作总结。

“现在他们应该还是相信杨开植的死和保密局的汽车爆炸,都是共产党策划的,加上韩圭璋已经走了,所以基本算是死无对证。”兰幼因对尹文让和阿莽说道,又赶在他们开口之前举起一只手,“而且我保证,下不为例。”

如果叫国防部的同事听了,一定会震惊于兰幼因还会有如此语气柔和、几乎像在哄人的一面。

尹文让仍然板着一张脸,但阿莽则已经被哄顺了气儿,问道:“那这样的话,兰姐,我的照相馆能不能不搬啊?”

“不能。”

“不能!”

——是兰幼因和尹文让的异口同声,又从后视镜里对上目光。尹文让脸上的表情有些尴尬,又有些缓和。

“为什么啊?”阿莽语带不甘。

“你已经被国防部的人见过了,那位沈小姐很敏锐,我之前虽然拿话糊弄过去,但难保她不会哪天好奇心发作深究你我的关系,或是纯粹想出风头,把你的地址报告给市警察厅,都不好说。”

“还有,你那地下室生意也停一停,告诉你那些渠道都暂时不要再给你拉活儿了。”尹文让补充道,“这次共产党的人找上你也真够险的,别回头警察厅没来抓你办假证,保密局把你当地下党给办了。”

阿莽听了这话立刻缩了缩脖子,深以为然地说道:“对对对,还是不能跟共产党沾上边。”

兰幼因又看了一眼尹文让,后者感受到她的目光,却故意没做出任何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