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虚张声势(第2/2页)

兰幼因像是感受到他的目光,主动开口搭话:“你在联勤开车多久了?”

赵明源连忙挺直了腰背,目光朝前回答道:“三年。不过之前在重庆的时候也开,是给妇指会开车。”他想,这位会不会曾经也是妇指会的委员,所以才知道自己。

“难怪开车这么稳,有些司机车开得冲得很,坐得很不舒服。”兰幼因道。

赵明源听到夸奖自然高兴,便道:“蒋夫人也不喜欢毛毛躁躁的司机。”

“你给蒋夫人开过车?”

“没有没有,那都是车队队长或副队长亲自开。我还不到那个级别。”

“但你最近给我们部二厅李主任开了车,他也夸你。”

赵明源一愣,继而生出疑惑,因为他是被告知不能向外说那天的任务的,可是这个兰科长是怎么知道的?

“嗯……是的。”他只能含糊地应着。

“你们工作也辛苦,那个点天都还没有亮。”兰幼因则神色如常,好像并不知道这是件有安全级别的事,只是随意聊天一般。

“也还好,这种时间发车的话,之后可以休息半天。”

“你们是怎么确定排班的?”

赵明源稍稍停顿,但心想这还算在自己好回答的范围,于是便说:“那天是临时任务,队长安排的。”

兰幼因听后点了点头,没有再继续问下去。

赵明源松了口气,他毕竟只是个司机,谁也不敢得罪。

等到了丁家桥16号,兰幼因在下车前双手扶住驾驶座的椅背,探身往前,递上两枚银元说道:“你吃早点了吗?我看刚刚路过有卖馄饨的摊子,你去吃一碗吧。我尽快出来,不耽误你下个任务。”

赵明源受宠若惊,他在政府机要开了这么多年,还真少有给小费的。他原本还想假意推脱一下,但兰幼因不由分说地把钱塞到他的手上。看着她下车的背影,赵明源忍不住想,这位兰科长家境肯定不一般。

虽然收了小费,但是赵明源并没有立刻拿去花费,而是想着补贴家用,同时老老实实地在车里,等待兰幼因办完事出来。

不到两刻钟的时间,他便看到从党部大门里走出来两个人。一个人自然是兰幼因,但和她一起的……赵明源觉得很眼熟,笑容很亲切,但却一时想不起来是谁。他下车拉开后座车门,等待着兰幼因和那个笑容亲切的中年人边说话边走到车前。

“以后这种跑腿的事,你就交给别人,不要事必躬亲。如今张继公不在了,吴老先生又去了台湾,你如果生活工作上有难处,就直接跟我讲。我跟你父亲也算有过一面之缘,故人之女肯定是要关照的。”中年人说。

“谢谢您,您太客气了还特地送我出来。秘书室那么忙,您赶紧回吧。”兰幼因道。

赵明源听了这话,心下一惊,再看向中年人时恍然大悟,面前这位可是党部副秘书长啊!

中央党部秘书室二把手继续与兰幼因寒暄了好一会儿,又看着她上车,一直到车开出去好远,这才转身走回党部大门。

赵明源不禁又偷瞄一眼兰幼因。

此时的兰幼因从包里摸出一盒万宝路,稍稍抬眼,与赵明源在后视镜里碰上眼神,笑了一下,把烟往前一递。

赵明源赶紧摇头,道:“不用了兰科长,我们工作中不能抽烟。”

“是吗?那我能抽吗?”

“您请。”

兰幼因又笑了笑,将烟含在嘴里,刚要点上,又放了下来。

“刚想起来,你下面还要接别人。车里熏了烟味不好。”

“谢谢。”

“你一会儿要去哪儿接人?”

赵明源沉默了。兰幼因可以从镜子里看到他的脸,将矛盾为难都挂了出来。

“不远。”

“不是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没有,就附近。”

“赵司机。”兰幼因再一次从后座倾身向前,但是这一次,再不是温和体贴的话语了,“你知道你最近载的人是谁吧?”

半晌,赵明源回答:“……知道。”

“那么,你想做中华民族的罪人吗?”

赵明源的手紧紧握着方向盘,后背却不住打了个寒颤。

兰幼因又道:“告诉我,别做错事。”

车子在交通信号灯前面停下,赵明源深吸一口气。兰幼因知道他在挣扎。

事情的关键其实不在于他是不是有颗爱国心,而是不让他把机密说出去的人,能不能比他刚刚见过的中央党部副秘书长职权更大?如果给他下达命令的是李鹤林,肯定就不如有望在明年成为正秘书长的;但如果是联勤总司令,就不好说了。兰幼因想,总不可能是最上面那个吧?

但实际上,赵明源只是从车队队长那里得到的命令。

他要去接人,并且负责对方近期的出行,而从一开始,他和队长都不知道安排他接的是什么人。甚至直到刚才,在兰幼因方才问出那句话之前,他都不确定自己每天接送的那个阴沉的、瘦得几乎脱相的男人是谁。

一个普通的中国老百姓,如果不是那么经常看报纸,确实不会对侵华日军总指挥官的长相有什么概念。

但是他能猜到那人是个军人。虽然他自己只是个开车的,但是这些年载过的国军军官数不胜数,总能找到些共同点。而后,他又在昨天听到那人跟身边的保镖讲日语,再结合安全等级,还有他身上某种阴郁的、失败的气质——他也曾在雨花台围观过谷寿夫的枪决,那些日本军官身上都有那种东西,这才隐隐有了某种猜测。

而刚刚兰幼因的话则把他的猜测推向更深处,或许是超越他想象的答案。

“是在翠洲,但我不知道具体哪栋房子。我每次都是把车停在翠桥上,真的没有看到他是从哪里出来的。”

交通灯跳转,赵明源还在发怔,兰幼因说了一句:“走吧。”她向后靠着椅背,目光看向窗外,路边的梧桐树叶子蓬勃如盖。

玄武湖翠洲,励志社的外宾招待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