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传:惊梦(第2/7页)
他审视着面前这个看上去不过十七、八岁,却异常镇定冷静的俊朗少年。他方才的一番话,包含着太多的意味——我知道你们的师徒关系,我与令师的关系不同寻常,令师默许了我的来意——但是这少年却只是声色不动地等着他的下文。
成峤心中大是赞许。不愧是严家弟子,真有大将之风,果然不同凡响。
他字斟句酌地说明自己的来意。
那少年静静地听完,既不吃惊也不兴奋。成峤渐渐觉得有些不对了。这样大事,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反应?
但是他心中的警觉已经晚了一步。
那少年的右手动了一动,月下恍惚见到白光闪动,成峤觉得心口一凉,他过了一会才恍然大悟地低下头来看着胸前插着的那柄尖刀。
那少年怜悯地看着他,就如看着一个傻瓜:“明心与明性两位师父不能杀生。他们叫你来找我,就是叫我杀你的。”
成峤觉得全身的血液正在慢慢凝固不动,他喃喃地道:“就算五先生与七先生不愿出山,为什么……”
那少年看着他一点点苍白下来的脸,忽而微微一笑:“我叫孟剑卿,家父是台州宁海卫百户。”
台州宁海卫百户……这样的家庭出来的子弟,如果真是忠于朝廷,怎么可能会跟着他投身于弥勒教、怎么可能让他窥见自己与严五严七不可告人的师徒关系?而如果是别有用意,又怎么可能让人轻易窥破自己的家族潜身军中的秘密?
原来如此……
他见到那练刀的少年、向严五和严七提起那练刀的少年时,原来就已经注定了他的命运,曾经的豪情壮志、两年来的踌躇满怀,却结束在这样一个静默的山林之中,结束在一个他做梦也想不到的时刻?
倒下去之前,他隐隐听见孟剑卿在他耳边的叹息:“你这个人,怎么就这么倒霉,偏偏要把我扯进来?”
严五与严七毫不意外地等到了孟剑卿的回来。
孟剑卿坐下来,这秋夜之中,他只穿了一身单衣,身上却还腾腾地冒着热气。
严五只问了一句:“办好了?”
孟剑卿答道:“办好了,尸体扔在野狼峪,这会儿估计已经变成残骸了。至于他的衣服和随身所有物件,我全扔到黑风洞里去了。”
这么说这一个时辰里孟剑卿已经来回奔走了五十里山地了,其中一半路程还得背着那具尸体,难怪得这么热汗腾腾的。
严七笑眯眯地看着他:“不错,不错,够机灵够果断,不愧咱们兄弟花了这几年心血。成峤跟你都说了些什么?有没有吓倒你?”
他调教孟剑卿好几年,如何看不出此刻这少年的镇定背后暗藏的焦虑不安?
孟剑卿脸上不觉绷紧了,暗自咬一咬牙,答道:“自从知道两位师父的俗家名字之后,剑卿觉得再没有什么更让人吃惊的事情了。”
即使是向来严肃沉默的严五,也忍不住笑了一下。
三天前孟剑卿才知道,五年前他一不小心踏进了一个什么样的陷阱。
轮流送饭上达摩崖的一群青涩少年中,严五与严七独独选中了他来传授刀法。见识过那流星般斩落空中飞鸟、霹雳般劈开地上巨石的刀法后,那时的他,心中只觉得兴奋,万万想不到这背后还有如许复杂的故事。若是早知道……若是早知道……他能不能抵挡住那样的刀法的诱惑?
其实他早应该发觉这其中的蹊跷的。为什么他不能告诉任何人这件事情?为什么他只能在夜晚的山林中独自练刀?为什么连他用刀杀死的野兽也得毁尸灭迹,只为了不让任何人看出他的刀法?
可是他只一味沉迷于自己飞速的进展,沉迷于每一柄刀在自己手中运转自如、有如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的迷人感觉。握着一柄控制自如的刀时,就如同能够自由自在地握着自己的命运一般,这种感觉真是让他沉醉。
直到三天前……
严五与严七为什么突然告诉他真相?是不是因为听到了严州弥勒教起兵的消息、觉得那些旧日的同伴迟早会找到这儿来?
严七忽地说道:“拿成峤这样的人物来开杀戒,倒也不错。不过看起来你似乎做得太干净,连我也要自愧不如了。”
孟剑卿只一怔便道:“来天台寺前,我随家父剿匪时已经开过杀戒了。”
严五与严七都是一怔,严七闷闷地挥手道:“去吧去吧。”
他们至此才明白,这么多年、这么多人中,为什么他们就独独选中了孟剑卿。
那个初初上山的少年,原来早已经尝过鲜血的滋味,看惯你死我活的厮杀。
孟剑卿刚刚将剥皮剔骨、抹好椒盐的一头野狼两只野兔架到火上,十几个同伴便已从林中跳了出来,压低了声音说笑着,围住了火堆,一个个馋涎欲滴地等着烤肉的香味飘散出来。
孟剑卿之所以会在晚课时分还留在寺外,原因很简单:今天轮到他打猎。
天台寺中不许杀生,但是默许了这群胃口太大的俗家少年在寺外猎食飞禽走兽。
孟剑卿随着他们一道笑笑闹闹,心中的焦虑却越来越深。
他一定得尽快找个借口回家一趟。
剥下成峤的衣服时,他看到了成峤胸口上的火焰刺青,也看到了那面古朴的铜镜,看到了铜镜反射出来的隐秘火焰。
曾经的光明之教,奉祀的正是这熊熊烈火。
还是一个幼童的时候,他曾经在自己家中见过同样的一面铜镜、在把玩铜镜时见到了日光中反射出来的那簇火焰;也曾经在父亲不经意的一刻见过父亲胸口上同样的火焰刺青。
那时他本能地觉得,父亲这秘不示人的刺青与铜镜中,潜藏着不能示人的秘密。于是他也将这秘密藏在了心中。但是那匆匆一瞥的火焰,已是如此深刻地印在他的记忆之中。
孩子的记忆,往往好得令人吃惊。
严五与严七,仅仅因为看中他的姿质才传他刀法吗?
虽然父亲从未来过天台寺,但严五与严七真的就从未下过达摩崖?或者说,虽然严五与严七从未下过达摩崖,父亲真的就从未来过天台寺?他们之间,真的就全无联系?严五与严七自出家之日起就打定了主意不再入世,那么父亲潜身军中究竟又是为了什么?
最坏的可能是……
孟剑卿暗自咬牙。
无论如何,他要赶快回家一趟。如果真有另一个成峤去找父亲……
一个少年不无艳羡地向孟剑卿说道:“剑卿,晚课时听刚刚回寺的几位师傅说,讲武堂在浙江的招生已经开始了,你已经满了十八岁了吧?什么时候回家报名?我想你一定没有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