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第八期视频(第2/2页)
但是吧……
“孤也挺想要弘德帝的遗产的。”
天幕都有了,就不能隔空把弘德帝的遗产送给自己吗?
百官同时想了想这种情况,嘶……这梦真美!
【我们观察历史会发现,只要王朝能避免二世而亡,那接下来,大概率要么出个有作为的皇帝,要么出个盛世,毕竟,太祖太宗已经给打好了底子,这就是最大的政治遗产。】
赵王有些郁闷,他的儿子本有可能接下这份遗产,然后创造一个盛世,但他儿子独树一帜,给大梁创造了一个废帝,连带着他这个老子的脸,都给丢尽了。
【但在这份基本的政治遗产之外,鹤仙还有两份遗产,很值得单独拿出来说一说。】
重点来了,朝臣开始严正以待。
【第一份遗产,便是开辟新航线的后半阶段,李康将军带回来的那些良种。】
“良种!”
大梁各处,无论是何身份,哪怕是塔娜,听到良种,也不禁激动得站了起来。
良种!从哪里来的良种?能种在哪里?种植条件如何?亩产几何?你倒是快说啊!
大梁君臣,则更是差点喜极而泣,多少期了,提了新作物多少期了啊,这阿婆主总算是记起来该细讲这个了!
还在云南的未来大司农周均,更是放下了手中的活计,在裤腿上擦了擦手,接过绣衣卫递来的粗纸与炭笔,这一期,他得认真听了,这关系到的不仅是他的责任,更是天下能有更多的粮食,是能让更多人有吃的。
【李康将军带回来的新作物,并非是一次性统一带回来的,而是分批次。
不得不说,永远不要怀疑老祖宗们在挑选食物上的严选,哪怕老祖宗是个将军。】
卫国公一家抬头挺胸,好不得意,虽然李康还没有出生,但那也是他李家的子孙!长得也是他李家的面子!
身为汉家儿郎,将军如何,将军也要了解耕种!屯田,耕种,同样是为将之道!懂不懂什么叫农业大国啊?
【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玉米,土豆,红薯”,直到今天,依旧在我们的餐桌上,在我们的土地里,如今他们的产量已经大幅度提高,弊端也不似大梁之际,但在大梁,这三样作物,却是能救命,能供养出一个盛世的作物。】
“记下来了吗?”
“画下来了吗?”
这一刻,所有人,都安静地看着天幕,哪怕是提醒,也不禁放轻了声音。
【玉米在当时,产量比不上后两个。
高产田的产量,也顶多达到亩产200斤,早期甚至是只有60-150斤,抗病性也远低于现在,更不像现在的玉米那样颗颗分明的饱满。】
听着天幕阿婆主的语气,朝臣忍不住了。
“这后世的小娃娃,简直是何不食肉糜!多一种作物,就多一条路,岂能处处与后世比?”
“亩产固然重要,可也要是综合来看的!”
“就是!既然天幕能单独拿出来说,那就一定是能发挥用处的!”
食物,就没有嫌弃的!
【但放在当时,相较于传统农作物,玉米更为耐寒,耐旱,耐贫瘠,缓解了西北等水资源匮乏等地区的粮食压力。】
“彩!”
西北的老百姓们齐齐高呼,这个玉米,他们西北要了!
【且更为重要的是,玉米可以加工,磨成面粉,既改善了饮食结构,又能相对长时间储存,我们今天虽然最爱土豆,但不得不说,这一点上,耐储存上,还得是玉米。】
“面粉!这玉米,天生就是为我们西北人而生的!”
“玉米!西北!”
“玉米!西北!”
“我们去找知府大人!让知府大人上奏朝廷!不能让其他地区的给抢了!”
他们西北,先预定了!
【不仅如此,玉米,还可以轮作,能推动山地,沙地等土地的开发利用。】
周均唰的就站了起来,“轮作!”
作为一个专业人士,他太知道,能不能轮作所带来的影响了,这个玉米,简直全身都是宝贝!
而且,这一个玉米都如此重要了,在那阿婆主口中,却似乎比不上后两个作物,那后两个,又得有多重要?
【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些作物,鹤仙一律选择试种研究至少十年,才能逐步推行全国,鹤仙宁愿自己在位时的政绩少一些,也绝不允许在粮食作物上冒进。】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作为一个皇帝,鹤仙做到了压制的欲望,作为一个君父,他真切地将百姓当做他的孩子,真心相护。】
百姓的重点在粮食,“十年?还要研究至少十年?怎么这么久?”
元泰帝则无比欣慰,外加一丝同为皇帝的佩服,这么大的功绩,都能忍住,他姜家,还真是出了个圣君,而他,是圣君的亲爹!
【或许有宝子觉得是不是太小心谨慎了一些,但阿婆主只能说,一个国家领导人的眼光与格局,太重要了。】
【西方某个国家,因为土豆病害而爆发的大饥荒,人口直接锐减四分之一,大家忘了?】
天幕下,众人悚然一惊。
“我的老天爷……”
一个国家人口直接锐减四分之一,这这这,这比战争还残酷吧?
粮食是让人吃饱的,可粮食若操作不当,也是要命的。
这下,他们不得不承认,弘德帝,有德啊!
【虽然说还有其他原因,但能抛开土豆病害来谈吗?不能!】
【所以外来作物的本土适应期,绝对不能少!不要去怀疑一个历史认证的明君的眼界啊!】
“十年……十年会不会太短了?”
原先觉得十年太长的百姓,纷纷变卦,阿婆主举的例子,太吓人了。
“我也觉得,而且这次有天幕,能提前找到这些作物吧?那再多适应几年,感觉更安全点……”别肚子没吃饱,人倒吃没了。
“这外来作物,前期也太可怕了……”
钦明殿君臣,更是不约而同松了口气,还好,还好,还好他们大梁有明君领头。
不过,既然土豆能引起的负面效应这么大,还能让他们坚持种植改良,那好处……又该有多少?
玉米说完,也该说土豆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