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三代以下称圣者

【这又延伸出一个问题了,以前太医院的药材是只需要供给宫里的贵人,但是改革后就不同了,是前朝后宫加宫人。】

朝廷官员开始不自主的思索起来了药材的收购与种植方面的问题,嘴上一个个嫌弃着加班,可遇到了问题,一个比一个上手得快。

【在之前,太医院的药材,底下有专门的药局进行供应,现在需求量增大了,是继续向下收购,还是多加种植?

鹤仙的选择是,要自己种,也可以继续收购,但是对于草药的管控要加强,这个管控指的是哪一个方面呢?

是药材的品质。】

“宫里的药材,莫非还有人偷奸耍滑不成,不要命了?”

“哪儿都有不要命的。”

【产业与产业链的形成,商业与商业化的变动,带来的影响是很大的。

当太医院进行改革,虽然俸禄是朝廷发,不靠就诊赚钱,就诊只是他们的工作之一,但药材等,随着上层的重视,对民间医学的重视,药材也必然从药材转变成商品,进而商业化。】

一众退休了没退休的老大人们,都格外重视了起来。

“治病救人的药材,商业是正常行为,可若一味商业化而不加制止,对百姓而言,对朝廷而言,都不是好事。”

过度的商业化,是会损失人性的,当没有了人性,救人的药材,会在他们手中变成毒药,损害病人,损害百姓,从而一步步蚕食损害这个国家。

【所以,鹤仙充分发挥朝堂这个有形的大手,对药材的价格进行着控制,并对草药的配制培育等进行着严格的质量要求,进行草药等收购批发的商人,必须要有相应的许可资料,一旦被朝廷发现有商人弄虚作假,直接取消资格并处以罚款,严重者予以处刑。】

“这个好,商人唯利是图,必须得予以限制!”

不少看不惯商人铜臭的清高学子纷纷表示赞同。

“草药那可是救人的,可不能被商人给损坏了。”

“我感觉有点类似盐铁官营,但是又相对没那么严。”

“怎么就盐铁官营了,顶多就是监管更严格了而已,你不会就是商人吧?我还觉得陛下太心软了呢,还能更严一点!”

药堂等地方到还好,反应不算太大,但是药材商们现在一个个的,都有些流汗了,这个监管的度,到底有多重啊?

这药材,本就分好与不好,就是好,还要分好几等呢,那些监管的,万一一刀切呢?

当然,更重要的是,这些监管,肯定是要收他们钱的,就是不知,胃口大不大……

药材商们想到了这一点,朝堂的人精们自然也想到了,御座上的姜衡同样也想到了这点,天幕中的他,会想到吗?

应该会吧,只是,哪儿有完美的政策的,毕竟政策,也是人去实行。

【而各地负责审核资格的官员,也采取轮换制度,尽量保证审核的公平公正。】

【不仅如此,在药材的收购培育上面,鹤仙禁止药材对外售卖。】

啊?

官员们诧异了,一向奉行对外开放的陛下,竟然有不许对外售卖的时候?还是药材?就是茶叶,盐,有时候陛下可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呢。

姜衡自己却很理解自己,怎么能对外售卖呢?自己国家都还不够呢,这可是关系身体健康与否的药材。

【在弘德朝,鹤仙是推进海贸发展的,但在药材上面,鹤仙却监管得极其严格,决不允许大规模的药材外流,出海的船上可以带有药材,因为船上有人,要预防生病,但大规模,是绝对不行的。】

【不仅如此,鹤仙晚年,更是在好几个省份,建造了医学院,其课程,不仅涵盖专业的医学经典,更是包含易经等道家经典。】

百姓不解,部分学子不解,学子中治易经的,与医师们则表示理解。

医道相通,本就是真的。

要学医,本就该学易的,五行阴阳,都是相互的。

【如此,自弘德朝起,医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到现在,海洋对岸的那些国家,他们的医学,治标不治本,天天搞水军说我们的医学是假的,是没有理论支撑的,根本没有五行没有经脉没有气感,你看我们信吗?

不就是想学我们的技术又学不来,只能从年轻人入手给他们洗脑,从内部攻破吗?

他们还想着我们轻视自己的传承几千年的医学,让他们捡漏,到处悄悄收购中药材呢。

真是,还是老祖宗有先见之明。】

嗯??

“什么玩意儿?”

“想偷我们的东西还要踩我们的文化?哪儿的脸?”

“陛下!我们再砍几个外藩吧!”晋王磨刀霍霍。

姜衡叹息,是他不想吗?

“都说了是海洋对岸了,现在还没影儿呢,”姜衡像模像样的仁慈道,“我们是礼仪之邦,别整天把砍人挂在嘴边。”

晋王:……

朝臣:陛下终于学会时刻装着了,挺好!

不过重点不在这儿,重点是这些国家的野心。

“看来,不仅是药材,我们的医学,易学,还有其他种种文化,都必须要有所保留,对外,只能传授基础。”

对方都要把巴掌扇脸上了,他们还能忍?

“其实,儒学就挺适合作为我们对外教化蛮夷的文化课程的。”

“陛下所言极是,仁义礼智善,的确是外藩应该学的。”

瞧瞧这嘴,骂人不带脏字的。

“是极是极,专业性强的,让他们自己琢磨吧。”

一边贬低他们的文化,一边又觊觎还偷窃,给他脸了!

不仅是朝堂,就是民间,一样热闹了起来。

“小小蛮夷,竟然敢看不起我们中原王朝!”

“要我说,也别教化了,直接轰了吧,就像倭寇那样,轰——”

“不是大航海吗?要不请命,让陛下直接来个大一统吧,反正地图那么大!”

“就是就是,陛下也太仁慈了,还跟那些外藩做什么生意啊!”

这或许,就是保守派的百姓认为朝堂的激进派太保守了吧。

当天幕结束后,得知这些民意的姜衡,不得不挥着皮鞭让万斐加班,百姓对国家有强烈的认同感是好事,对外藩有防备心也是好事,但是太激进了,还是不太好,毕竟一个国家的有效治理范围,也就那么大。

海外……成本太高了。

不过此时,天幕尚未结束,姜衡也就还不知道。

【当然,这些医学领域上的进步,在于制度,在于管理,而真正让弘德一朝在医学上不断被提及的,还是对于天花的防治手段,那便是——牛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