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第3/4页)

发言人点头:“那就对了,我认为我们国家也没有公开关键性科技的义务,下一个。”

第一个记者败退,第二个记者接上:“请问这是否可以认为东夏不公开数据是在掩盖此事的真实性?”

面对这个问题,外交部发言人表情依旧从容:“东夏从未对自己的科研成果夸大其词,我们发布的信息都经得起时间和实践的检验。”

“那你们为什么不愿意公开实验数据?”

发言人轻轻一笑:“目前我们的技术尚未成熟,仍需要保护,等实验堆建成后,会邀请各国参与实验堆的首次实验,但在这之前,羲和仿星器的所有数据属于我国的核心数据,我们没有义务,也不会贸然对外公开。”

可能觉得太过严肃,最后发言人还看向这名记者,问了一个问题:“如果我想知道你的银行账户存款,你是否愿意告诉我这个问题的答案呢?”

这名记者一怔,下意识道:“我为什么要告诉你我有多少存款?”

“既然你不愿意告诉我,我是否可以说你的存款是不存在的,是不真实的?”

“……”这名记者明白过来,这是在反驳自己刚才的问题,瞬间不说话了。

发言人却继续:“同理,我们又为什么要向你们披露我们的核心数据呢?我也想反问一下大家,因为没有披露数据就要被质疑科技的真实性,请问你们是何居心?”

“某些国家口口声声说要‘透明’‘共享’,却从未主动执行过这一‘原则’,反倒要求别人毫无保留地展示一切数据,那我倒要问一句,某些国家之所以有这个表现,是因为东夏的强大让你们感到不安了吗?”

“……”

全场都安静下来。

过了一会,发言人才继续叫下一个。

这个记者是有备而来的,知道大部分记者同事都会问羲和仿星器突破的问题,他反其道而行之,开口就是:

“首先恭喜东夏在可控核聚变领域取得新的突破,据我了解,东夏之所以能频频突破,据说关键在一套全新的可以预测等离子体湍流的数学参数模型,传言该模型是攻克了NS方程的东夏青年学者提出,请问确有其事吗?”

发言人闻言,微微一愣,像是没有想到这个记者会问这个问题,过了一会才点头:“嗯,没错。”

一点也没有犹豫,回答得很果断。

如果是以前,可能还会遮遮掩掩,即使承认也会想办法把聚集在简昀身上的目光给引开,但是现在对简昀的策略变动后,发言人毫不避讳这一点,并大肆夸赞。

“简昀,我是说这位青年学者确实参与了数学模型的构建,该模型基于NS方程的通解,构建出一个能预测并约束等离子体湍流的模型,在仿星器的运行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我们很欣慰,新时代的青年人中,有这样一位沉得住气,有天赋的年轻人,是东夏新青年的榜样。”

但发言人的夸奖并没有打断记者的思绪,该记者接着问出下一个关键问题:“据我所知,这位青年学者年仅21岁,让我感到好奇的是,在此之前,该学者的领域与偏微分方程无关,却攻克了世纪难题,并构建出重要模型,请问……”

记者停顿了一下,道:“这样的经历究竟是天赋异禀,罕见的天才,还是……人为塑造的呢?毕竟,毕竟我了解到,简昀的老师是菲奖得主,至今仍活跃在数学领域的赵教授,赵教授是否为简昀的研究成果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呢?”

“……”

后面这个记者还说了什么大家都不太记得清了,但就是这个视频,这个记者的这个问题,让简昀的粉群爆炸了!!!

按理说,不管是“羲和仿星器”的突破,还是“外交部例行记者会”,都和娱乐圈的人没有太大的关联,简昀的粉丝刷到这个成就,有养号想法的转发官方媒体的微博点点赞做做数据就行了。

外交部的记者会更是只能在视频平台偶尔刷到,看一眼点个赞再刷下一个视频就结束了的操作。

偏偏就是这样一次非常普通的记者会,每一个记者问的问题都不普通,最后更是提到简昀。

谁懂简昀的粉丝在这样的记者会里听到自担名字时的震撼……

平时也会关注这方面消息的粉丝看记者会,听到熟悉的名字先是惊讶,然后是紧张,紧接着是听到外交部发言人夸奖时压不住的笑容,以及……最后听到那个问题的愤怒!!!

虽然外交部发言人的夸奖让粉丝给听爽了,但是!

这个记者到底在问什么问题,什么叫“人造天才?”,什么叫“赵教授对简昀的成果贡献了力量”?!!!

还没等刷到的粉丝反击呢,舆论便先行一步。

#简昀人造天才#

#攻克NS方程的简昀被外媒质疑成果#

#外交部发言人回应简昀的贡献#

三个词条里,正面的词条在最后面,上面两个高位热搜是黑词条!

粉丝们花了很大的力气去洗词条都没有办法,这两个词条就像是焊在热搜上面一样。她们只能眼睁睁看着这两个热搜的讨论度和阅读量上去。

点开词条一看,实时的内容更是触目惊心,她们眼中怀疑是对家和黑子倾巢出动。

一夜之间冒出了很多“我早就说了”、“我早看出来了”、“我就知道”的句式,出现了特别多的“懂哥”和“懂姐”,还有很多对家和黑子混迹其中,浑水摸鱼。

【卧槽,终于有人说了,我早就知道不对劲了!】

【看到这个我才知道当初我不粉他的原因!绝对是人造出来的,不然怎么可能有人这么完美这么强,在做明星的同时还能兼顾学业,听起来就很假好吗!】

【说出来可能你不信,我朋友是某某学校数院的,他和我说圈子里早就有这种传闻了,只不过我们普通人不关注这些事情不知道而已】

【是啊现在想想好可怕,别人都解决不了的问题,怎么就轮得到你解决?再天才也不能这么天才吧?】

【细思鼻孔啊!现在想想简直毛骨悚然了,他这个成就绝对有其他人的帮助!不然怎么能解释呢?】

【有种我讨厌的人被全世界发现的感觉,能说吗,这个明星真的很喜欢立学霸人设,看人的眼神就好像看不起所有人一样,从一开始我就讨厌他!!!现在终于被全世界发现啦!】

这种马后炮的言论很快就赢得了很多点赞,明明只是一记者的问题却被这些人当成了“简昀塌房实证”,简昀从“学者和明星双强”成了“有心机,抢别人成果”的人。

粉丝们哪里受得住这个,纷纷下场维护自担,却被打成“维护塌房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