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6章 增发的猜测

郑仲湘差不多也是第一时间,就关注到财经网站刊登的鸿盈科技停牌公告信息。

他倒不是想买入鸿盈科技的股票赚一笔。

鸿盈科技目前市值也不高,仅有五十亿,而且股票还高度集中。

仅萧良在香港的私人投资公司蜗巢新技术投资,就集中持有鸿盈科技50%的股份;盈投控股旗下的股权投资基金也持有25%的股份。

再将何宏泰、张殷彪等人所持、严禁随意交易的股份剔除在外,真正在外流通的股票可能就在10%左右。

郑仲湘真要买入鸿盈科技,可能三五千万下去,就要将股价买飞起来了,还会惹得满城风雨。

郑仲湘入主八号仔,推出荃湾信息港建设方案,合并香港电讯,一度令星视股价暴涨上千倍之多,创造了香港证券市场有史以来的企业合并神话,也有无数投资人跟着他赚得瓢满钵满,却不见有人感谢他。

不过,随着全球科技股泡沫破灭,星视电讯市值暴跌近百分之九十,很多投机者倾家荡产,却个个都咬牙切齿恨他——

不要看萧良性格猖狂招人恨,但郑仲湘心里更清楚,实际上盯上他的人更多。

他手头即便有闲剩资金,都是交给专业的基金公司打理,轻易不会再涉足证券市场。

要不然,除了会惹来不必要的非议外,星视的董事跟投资人们,也会质疑他不务正业。

他没有买入鸿盈科技的想法,但今天一早坐到餐桌前,就浏览到这样的信息,也令他的眉头禁不住的深深皱了起来,猜想昨夜他们离开云社之后,萧良是不是与奈田信正、奈田英男又暗中密谋了什么,才有今天一早突然公布的停牌公告?

袁可飞与陈逸森走进餐厅,看到郑仲湘跟前的餐盘里简单的摆放煎鱼及火腿煎蛋酸黄瓜片三明治,但几乎没有什么动。

一杯冰咖啡摆放在餐桌上都快见底了。

陈逸森与袁可飞在过来的车上,就已经知道了最新的消息。

看到郑仲湘坐在餐桌旁,笔记本屏幕也显示鸿盈科技停牌的信息,陈逸森说道:

“前天夜里崔永埈就猜测萧良这几个月来处心积虑、故作慷慨,成功降低了奈田信正、奈田英男的戒心,双方很可能会达成新的合作。参与新一轮的新股增发,也许就是他们秘密洽谈已久的合作!”

袁可飞微微皱着眉头,不满的说道:

“我们也许并不需要太过担忧,又或者说,我们只需要照着我们认定的正确方向做事才是根本,无需过度顾虑他人阴微的心机。有关鸿盈科技的新股增发,我们至少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奈田家族作为利益相关方,背后牵扯芙蓉财团以及诸多新荣公司投资方,他们倘若不能拿出一份经得起推敲的方案,不要说我们了,芙蓉财团那边就通过不了。”

袁可飞没有资格数落郑仲湘的不是,但确实有些烦陈逸森动不动就揣测他人心机的性格。

特别在过来的路上,陈逸森动不动就说“车俊宇以前是现代财团培养、提拔出来的,现在就只认新荣公司,崔永埈都差遣不动,多少有些忘恩负义”之类阴阳怪气的话。

袁可飞知道陈逸森实际是暗示要防着林杰一手,防止林杰最终也会像车俊宇那样,变成新荣公司的人,而不再是星视的人。

而事实上,新荣公司的投资方,本身就在推动林杰揭去身上的星视标签。

这也是当初林杰能出任新荣公司中国区总裁的条件之一,目的就是不管林杰将来何去何从,但只要他担任执行董事,就要保证优先忠于新荣公司的利益。

林杰可以兼顾星视的利益,毕竟一开始大家都认为跟星视加强合作,更有利于新荣公司的发展,但谁都不可能坐视林杰因为偏向星视,而损害到新荣公司的利益。

大家的眼睛都瞪得溜圆盯着这一切。

同样的道理,不管奈田信正、奈男英男是不是已经跟与星源达成秘密合作协议,但最后能摊到台面上的,必然也要以不损害新荣公司利益为前提。

袁可飞以为他们无需妄加揣测。

倘若实在放心不下,大可直接要求萧良、奈田信正、奈田英男将相关新股增发的方案,拿出来供利益相关方审查。

从昨天以来,袁可飞真正担心的是,他们都陷进“星视通讯电子、星视恩益的成立皆是萧良阴谋”这种无休止的猜测、怀疑当中,接下来还要怎么做事?

还是说上百亿的投资、三四年的心血扔掉不管不顾,灰溜溜的夹着尾巴逃回香港去?

郑仲湘能听得出袁可飞的不满,但袁可飞的资历及地位,其实要比陈逸森、林杰以及周培薇都要重。

袁可飞早在八十年代中期就已经是香港电讯少有的青年才俊,受他父亲的邀请加盟长和电讯。

郑仲湘为了接下朱鹮电子的手机项目,好不容易说服他父亲同意将袁可飞借出,要不然袁可飞将接任长和电讯总裁的职务。

袁可飞确实是他郑家的嫡系,但袁可飞这三四年兢兢业业主持星视通讯电子的工作,做出的成绩,也得到整个星视董事会的认可。

就目前而言,袁可飞不是谁都能随随便便替代的。

“萧良去年收购和永电子控股权更名鸿盈科技时,就承诺至少承担两轮大规模的新股增发,为鸿盈科技工业园的建设提供不低于四十亿港元的注入,”

郑仲湘示意陈逸森不要跟袁可飞争论,说道,

“算着时间,鸿盈科技此时宣布启动新一轮的新股增发,却也不算奇怪。至于萧良会不会借这次的新股增发,搞更多的事,我们拭目以待就行了,过多猜测确实无益。”

“我也就是说说。”陈逸森嘀咕道。

袁可飞看了陈逸森一眼,没有跟他争辩什么,而是正色跟郑仲湘说道:

“萧良收购鸿盈科技之初,提出那么宏大的OEM发展规划,我也是强烈质疑的,但现在事实就是如此,我们就需要去正视。照萧良当初所公布的鸿盈科技工业园建设方案,后续仅他继续追加四十亿的投资也是远远不够的。不足的建设资金,可以找金融机构贷款,但这无疑会推高鸿盈科技的财务成本;这不符合鸿盈科技目前极致讲究生产成本的原则。尽可能推动更多的资本方以直接参股的参与进去,应该是萧良近期追求的目标。与其说萧良与奈田信正之前有什么密谋,我更愿意相信奈田信正是看到了这点,才有了这一次的东洲之行。我也相信接下来奈田信正很有可能会推动一系列跟鸿盈科技的合作,但他必然要将芙蓉财团的利益兼顾进来,让人无法指摘,进一步稳固奈田英男在新荣公司的地位,又或者说进一步促进新荣公司的稳固发展,才真正的符合奈田家族的利益。所以我不主张陷入无休止的揣测之中,而应该从我们能看得见的入手。哪怕未来在跟新荣公司的合作中,无法竞争过星源,而处于次要地位,这也是无碍的。毕竟我们选择了OEM与自有品牌并行模式,保留了未来更大的发展可能,也得接受其不足的地方。而一切的根本,还在于我们能不能发展更好的技术、做出更好、令人无法拒绝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