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第 61 章 “不然怎么当你老公。”……(第2/2页)

许翊笑道:“你就想着,海城寸土寸金,按我们租房来说,50平米租金5000,相当于每平米租金100,你每个月要花100块租金存放乐色么?”

田愿时不时被他的价值观刷新认知,许翊没有直接教育她,只是换个角度拿捏住她。

周四下午,田愿刚上完一节课,就被组长匆匆叫走,神神秘秘只说有事。

田愿一头雾水,“炒鱿鱼吗?”

她经历过蓝风铃一天内卷铺盖走人,一切皆有可能。

组长嘿地一笑,“想哪呢,”

田愿跟着组长来到前台接待处,一眼便看到眼熟的面孔。

盐山走丢的小男孩和他妈妈来了,旁边还有一个比他妈妈稍年轻的男人。

三个人衣品不错,成年男女的脸颊光润细腻,看得出下血本保养,背后财力不可小觑。

田愿双眼瞪圆,反应不过来:这怎么找上门来了?

小孩妈妈说:“您就是田老师吧,您一直没通过我的微信,也没接我电话,没办法我们只能找上门来了,想亲自感谢您,不耽误您时间吧?”

田愿被一个比自己的年长的人一口一个尊称,红了脸。

她说:“不用客气,举手之劳,小孩没事就好。”

田愿弯腰撑着双膝,“弟弟,不记得我了吧?”

小男孩抬头看天花板射灯,寻求视觉刺激。

特殊儿童的家长来了康复中心像回了老家,不用特地解释小孩的特殊反应,老师也不会介怀小孩的冷漠。

小孩妈妈以小孩口吻,郑重说:“我们一家人都会一直记得田老师,对不对啊?”

小男孩依旧没反应。

小男孩名叫发发,今年八岁,三岁确诊自闭症开始干预,到今天为止依然没有语言。

发发妈妈介绍背景时,像田愿见过的许多妈妈一样,双眼隐隐有泪。

组长看着一直没发话的男人,“这位是爸爸吗?”

发发妈妈:“是舅舅,爸爸有事没来。”

后半句有点生硬,田愿敏感听出来了。

她说:“都说外甥似舅,难怪看着有点像。”

这位传说中的舅舅看样子三十出头,肌肤白润,打扮精致。

看气质像是生意人,双眼精明而发亮,不掩饰对异性的欣赏。

他说:“田老师做好事不留名,幸好也算同行,费了点劲终于打听到你。这几天一直听我姐姐提到你,田老师这么有亲和力,难怪我外甥肯亲近你。”

对方仅凭一串手机号就能锁定她所在公司,这家人的人脉与手段不可小觑。

田愿原有的拘谨多了一份自保的疏离,照旧客套几句。

男人掏出手机,也是新款iPhone 13,“后续我外甥可能要换新机构,有田老师这样负责人的老师在,家里人比较放心。能不能加一下您的微信?”

田愿顺手拿了前台桌面的二维码牌子,“发发舅舅,您可以加一下我们的招生小助手,之后有需要会把你拉进我们的家长群里。”

她只想加一个主要负责接送的家长,不想加七大姑八大姨。

这位发发舅舅似笑非笑,举起手机扫了二维码,“行,我先加这个,再加田老师。刚刚说了我们算同行,以后说不准还会再碰上。”

发发妈妈说:“是啊,发发也算跟田老师有缘,要是能当你的学生,我们一家人就放心了。”

组长不着痕迹捣了下田愿胳膊,暗示她机灵一点。

田愿不情不愿掏出手机,还接了对方的名片。

高正文,一个没听说过的投资公司的总经理。

算哪门子的同行?

海城各种公司多如牛毛,田愿不懂这一行,不知道是真公司还是皮包公司。

她不缺学生,但怕没边界感的男家长,喊了声高总,回个训室就把名片扔垃圾桶。

回头田愿在微信跟许翊讲了发发家长登门感谢一事。

xy:照片呢,我们田老师的高光时刻在哪里?

发发家长送了锦旗,他们一起在星语童行前台拍了合照,田愿的脸红似锦旗。

田愿发了照片,犹豫一会,没跟许翊吐槽那位男家长给她的不适感。

Cactus:许总,晚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