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恶魔

国安临时作战指挥中心的空气都要凝固了。端木汇一寸一寸地检视着现场传来的画面,在失控的混乱中,他首先冷静了下来。

现场发生了什么当然很重要,但需要延后再去看,技术部门自然会有报告。现在的首要问题是:一,目标脱逃;二,目标得到了他想要的东西(而且是自己亲手交出去的);三,自己没有得到任何他们想要做什么的线索,也不知道那黑色之物会在其中派上什么用场。

“封锁现场,不允许任何人出入。外宣上推给文物局。”

“接管沿路所有乡镇的天网和私人所有监控设备。包括交警在内,所有警力沿线设卡盘查。人大概率抓不到,但可能会有相关线索。”

端木汇一条条密密布置下去,情知如此阵仗的前期安排下,对方都能轻易逃脱,如今亡羊补牢就更是大海捞针。

布置到一半,云杉回到了作战中心,她披了件大衣,也没遮住身上的瘀伤。几分钟的混乱,她狼狈的样子却像是在荒野挨了几个月。云杉对着远程录像把当时的情形从头讲了一遍,她的记忆精准,语速极快,两分钟就把自己近距离观察到的一切说得清清楚楚,一丝不差,甚至比亲眼见到还更明白。只有提到那个奇异的黑色柱状体时,她声音才慢了下来,还有些发颤。

那无光的黑色柱体,在别的地方从来没有见过。除了形状大小不同,其材质和云杉亲手给汪先生的那两个黑球看起来一模一样。

“他最后说:‘如果你有亲戚朋友还在成都,让他们出去玩几天吧!’这是他的原话?”

“嗯,他就是这么说的。”

端木汇沉吟了半晌。自己现在已经坐实了引狼入室这个大失误。虽然之前他反对过这个方案,但这时说这个也没什么用了,行动成功了,方案错的也是对的;行动失败了,那只能说明你对上级方案心存不满,没有全力执行。

端木汇可以不在乎这些破事儿,自己来办这个案子也不是为了升官发财。但如今标名挂号的恐怖分子手里拿到了一些不知道是什么、也不知能做什么的东西。他们会做出什么事来?他们打算怎么做?

端木汇看见云杉紧咬下唇,两片原本鲜艳的薄唇都被咬得泛白,这才发现自己也在不自觉中咬着指甲。他赶紧把手放了下来。

“我们需要假设成都会是他们的袭击目标吗?”老秋顺着端木汇的思路问道。

端木汇略微思考了片刻,“他为什么要告诉我们?”这位汪先生,为什么要说这句话?

汪先生,全名汪海成,这人和端木汇交手过的恐怖分子全然不同,一来他过去没有犯罪前科,二来他没有接触过极端主义宗教信仰,甚至也没有任何相关的军队、刑事履历。正常情况下,这样的背景怎么也跟恐怖分子沾不上边,而更诡异的是汪海成的档案履历。

汪海成二十五岁就已经是中山大学的天文物理副教授。五年前他突然人间蒸发,五年之后重新出现时,就变成了一个恐怖分子。半年前,海南文昌新能源研究中心被炸成灰烬,甚至连废墟都不算,偌大的基地只剩下一堆粉末。事后包括监控录像、目击证人、通信记录在内的各种证据都证明,爆炸与此人有关。

专案组成立了半年,却没有多少实质性进展。一个占地两千亩的研究中心被炸平,这无论如何都不是独狼式袭击能做到的。这种规模的袭击需要极强的组织能力,要投送出百吨级的炸药,并且还能悄无声息地渗入一个国家绝密级研究所。所有的一切都指向一个组织严密、行动有序、成员众多的大型恐怖组织,但是半年的调查,除了汪海成以外,他们几乎一无所获。

就连组织的名字代号,他们特别行动组都是在近三个月才搞清楚的。该组织内部自称“萤火”,萤火虫的萤火,除此之外,特别行动组对对手知之甚少。为什么叫这名字?有什么含义?萤火两个字指代的是什么?或者说暗示了什么?跟什么势力有关?却是毫无头绪。

如果不是急红了眼,上面也不会提出这么一个近乎荒诞的行动计划——由高层出动亲自去找汪海成要的货,派卧底钓汪海成的鱼。

好,现在货出手了,鱼却脱了钩。他到底要做什么?

“如果他们真的要袭击成都,那汪海成为什么要告诉我们?”端木汇双手交叉,沉吟道,“挑衅吗?不太可能吧?”

“你的意思是,烟幕弹?”老秋问。

“我不认为他会自大到故意挑衅我们,”端木汇答道,“我宁可相信他每一步都有严密的策略。如果他的目标是成都,那透露这个目标绝对是愚蠢的行为。”

“我倒是觉得有袭击成都的可能。”云杉提起裙子给自己喷镇痛喷雾,头也不抬。

“嗯?怎么讲?”

“如果我们假设是文昌那种规模的袭击,那他们肯定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对吧?”云杉说话的时候声音很轻,“这些准备,尤其是人员的调配、安插,是很难靠汪海成远程遥控完成的。”

“嗯,我们还不清楚他们的组织结构,也不知道汪海成所处的位置,但我倾向于假定他在那里面是一个重要角色。”云杉想了想,补充道,“这样的话,整个行动肯定需要汪海成在中间协调调度,这些如果不进行本地接触是做不到的。”

“如果他真的要袭击成都,那选在这个地方当落脚点就能说得通了。”老秋若有所思地说,“确实有这种可能。”

“而且……”云杉低下头,说话有些犹豫,“从我的接触看来,这个人……不像是……嗯,普通的恐怖分子。”她说不出来为什么有这样的想法,只是感觉上不太对。

端木汇沉吟片刻,快步走到电脑前开始查新闻——

《成都喜迎十九国联盟科技峰会,九区六县居民均获三天长假》

“混蛋!”端木汇怒骂,然后脑子飞转,“我去联系部长,请她协调四川当地的反恐部门,借调最熟悉本地情况的人过来。”

这个烫手的山芋,不知道要谁来一起扛了。

四川偏居西南,在全国三十四个省级行政区里,不论是从经济、政治还是文化上,都算不上第一序列,但如果说起情报部门,这里绝对是藏龙卧虎。因为身处盆地,四川满是崇山峻岭环抱,唯独成都平原沃野千里。盆地地形整体来说难进难出,在特殊的历史时期,这块本不算适合工业发展的区域被赋予了特殊的历史使命——承担三线建设。

所以,这个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闻名于世的地方,搬来了各种各样的重工业、军工企业,以及不可明言的特殊部门。如今虽然因大熊猫和休闲娱乐为全国人民所津津乐道,但隐藏在幕后的这些东西一个也没有消失。国内顶尖战斗机设计制造的成飞集团、核技术研发中心绵阳九院、战略导弹东风系列的制造基地长征机械厂、亚洲最大的风洞……这个名单可以一直开下去,而它们都在成都方圆一百公里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