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良知
收到云杉的请求之后,特别行动组全体人员都被紧急调动起来,对成都市区内一个小时前后的异状进行排查。
若这真是汪海成他们萤火组织的计划,这安排可算是精妙至极。晚上正是本地人休闲娱乐的热闹时段,超大范围的停电不仅搅乱了人们的生活,还切断了他们与外界的联系。大家早就习惯随时通过移动网络与整个世界相连,几乎每隔两分钟就会看一次手机,看新闻,聊微信,等推送,不一而足。一个小时的停电不仅中断了大家的现实生活,连人们惊慌失措地想从网络上寻求一些安慰也变得遥不可及。全体市民仿佛化身一千五百万个孤儿,年纪大一些的人回想起当年“5·12大地震”时也是这样,突然间一切都变了样。人口基数如此庞大,恐慌和谣言是难以避免的,总有不少区域乱了套。
停电一个小时前后,车流、人流、城市动态跟之前大不一样。天网系统的风险预报是以统计规律为基准的——只要收集的数据够大、够复杂,就会发现人类社会的行为规律稳定得惊人,任何一点异常的小波动都可以循迹回溯,发现源头的妖孽。任何大动作都必有先兆,很难在统计学模型下隐藏,要从天网系统的监控下隐形难于登天。
而现在,全城的行为模式处处不正常,处处都是意外,处处都算得上是先兆。天网下的成都成了一池浑水。
“快,快!快!!”通信器里传来端木汇催促手下的声音,声音有些变调,他鼻梁还歪着,之前郭远给他的那拳影响了呼吸。隔着电波也能听到他在车子狭小的空间里来回踱步,通信器里传来呼吸和键盘的声音。表面上再镇定,现在谁都知道这事不会善了,任何一个失误都是致命的。
请求已经发过去十多分钟了,依然毫无头绪。郭远知道这样排查效率极低,因为大家已经对天网形成依赖。当年没有天网的时候,排查就像瞎子摸象,但好歹那时候也已经摸得手熟。现在天网一断,技术侦查就变成了瞎子,而且是刚刚失明没两天,连盲文都还不认识的瞎子。郭远脑子飞转,想着有什么自己可以下手的渠道。
如果他需要在停电的一个小时搞一些大动作——大动作是指规模明显的准备工作,不是实际袭击——不可能是停电开始了才行动。在这之前必然预先安排,如果需要交通工具、武器弹药,那在行动之前,这些东西都要储备好。
要预先准备,就要有做准备的中间人。跟庄琦宇一起行动的有一个中东裔,这本来应该是一个突破口,可惜当时下手太狠,没留下活口来。要不应该是能问出点什么东西的,比如:中东裔族群会是他们的外围合作者吗?如果汪海成他们为了隐蔽自己的行踪只在核心行动中才现身,那么外围行动是谁来做,都做了些什么?
郭远拿过通信器,叫道:“之前我说过整理四川公安系统所有治安相关情报,弄好了吗?发给我,我来看!”
之前的龃龉并没有影响团队合作。端木汇如今被夹在上下之间,架在两面火上烤,但心里也明白这当头自己根本没有记恨郭远的资本。所以他努力假装之前什么也没发生过。
情报很快传了过来,郭远直接用全息投影把信息打在驾驶室三面玻璃上。密密麻麻的文字图片盖满了整个驾驶舱,信息量大得惊人。他快速扫过,整个人只有眼睛和脖子在动,身体桩子似的杵在那里。云杉还来不及看完,郭远就已经挥手朝下翻了过去。
这绝不是人类应该有的速度。云杉智力已算绝顶,又系统学习过速读,但每次她还看不到一半郭远就已经跳了过去。光是读已经跟不上,何况郭远还在快速判断这里面有没有相关的线索,思考隐藏在卷宗下的问题。一时间她不知道该是恐惧还是佩服:如果不是有人格障碍,这人真是不世出的天才情报员。
不对,也许正是严重的人格障碍造就了他异于常人的思路,才有这天才的假象?
十来分钟后,屏幕上飞速翻动的卷宗终于停了下来。云杉定睛看去,是保险公司的车险出险记录。还没来得及看仔细,郭远又继续飞速往下翻。她不明白这里面能有什么有用的信息,但也没有开口问:郭远这时已经完全陷入千头万绪的信息网里,云杉生怕说话打断了对方的思路。
屏幕上的卷宗以更快的速度跳过,即使是郭远也不可能读完。他在跳着找什么东西。两分钟之后,他又翻了回去,一直跳回百页之前,停在阿坝州的记录上。那地方的卷宗居然是相机拍的照片,照片右下角显示着日期,是今天下午。阿坝州的警察显然是今天才得到紧急命令,急需把手写卷宗马上数字化上传,那边的警察慌忙找来了相机,也不懂什么规范就胡乱把卷宗拍了下来。
郭远喘了口气,伸手推出,车窗上的投影应声收了回来。见他闭目揉眼沉思,云杉这才敢开口问:“有线索吗?”
“有。”他没有睁眼,对自己的判断有些犹豫,口气也没有之前那么果断。
“什么线索?”
“最近半个月,全市本田越野车盗抢报案数量相较前月下降了八成。本田牌的越野车跟别的牌子盗抢数量几乎一样了。”
云杉一头雾水,盗抢报案数量下降不是好事?“跟别的牌子案件数量一样?”降了八成还跟别的牌子一样?是说之前本田的案件数量比别的牌子高很多?
郭远一边解释,一边整理自己的思路,“本田这牌子因为电子防盗系统一直有漏洞,黑市渠道可以搞到门锁无线干扰,所以全国范围的盗抢数量一直都比别的牌子要略高。
“成都这边又跟别的地方不一样。成都往西边没多远就是藏区,从川藏线,走甘孜阿坝自治区,然后就可以进西藏。高原地区对车辆的可靠性要求极高,所以日本车,尤其是丰田和本田的越野,那边的人一直就很偏爱。车被偷了以后,直接进藏,那里地广人稀,警方根本追不回来。
“去年,本田越野的盗抢就已经猖獗到连保险公司都不敢接新车的盗抢险保单的程度。盗车集团都不需要找下家销货,要车的人直接跟车点杀,当场上车付现金,然后自己开走。有GPS跟踪和监控影像也没用,人家直接上藏区十年不回来,一点办法没有。”
大致解释完了前情,郭远问云杉:“两个月来既没有对盗车集团收网,本田也没有更新防盗系统,突然盗车案的发生率就降到了冰点,你觉得是什么原因?”
成都这种奇特的犯罪生态让云杉听得瞠目结舌,顺着郭远的思路,她问道:“你的意思是,专偷本田车的盗车集团,跟汪海成可能有牵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