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成长(第2/5页)

这时候天已经黑下来很久了。若是别人,大概率会把这个事情滑过去,但马勤毕竟是搞核物理的,对放射现象格外敏感。她愣了一下,用手蒙住表盖,进一步确认了自己的感觉:夜光涂料亮着,而且比平时要亮得多。情况有变。

她马上找来便携式的盖格计数器冲进实验室,开始在整个实验室里扫描放射源,很快目标找到了:不是构造体,而是放在实验室里的白金坩埚——一个纯铂制品。

这东西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放进来的,从来都没有用过。不知道它为什么会被污染,污染源又是什么?实验室马上进行了一次封锁整理,白金坩埚被带走研究。

从实验室带走之后不到五分钟,马勤就发觉事情不对。白金坩埚在实验室里释放的是贝塔射线,但拿出实验室之后,辐射类型变成了伽马射线。

“活见鬼了!”马勤检查几遍,发现确实不是设备问题,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铂-195,元素序号78。每一个铂原子拥有七十八个质子,一百一十七个中子是化学性质最稳定的元素,放射性为零。正是因为物理化学性质高度稳定,所以实验室通常用来做高温实验的加热坩埚。

在辐射黑室里,马勤再次确认了这个坩埚持续放出微弱的伽马射线之后,实验室清空了其他东西。马勤端着这个坩埚,带着辐射测量装置回到了构造体附近。刚走进去的时候,坩埚放出的还是伽马射线,但离它原本放置的地方越近,微弱的伽马射线越弱;等放回原位以后,慢慢地变成了贝塔射线。

“怎么回事啊?”马勤和另外两名核物理化学家面面相觑。伽马射线是中性不带电的,贝塔射线是负电荷,先不说为什么铂-195会有放射性,哪有这样的道理,一个东西在一个地点放出伽马射线,在另一个地点放出贝塔射线?

质谱分析的结果让所有人都惊呆了。坩埚里存在另一种元素:金-195。伽马射线来自它的自然衰变。

自然界的金-195半衰期只有一百八十六天,就算坩埚里真的混入了这种不稳定的同位素(总有亿万分之一的可能),它也早就该消失了。

接下来的发现解释了金-195的来源,在实验室里的构造体旁,铂-195放出电子也就是贝塔射线,变成了金-195。这个发现没能解释问题,反而带来了更多的问题。

元素放射性的产生原因,是原子核内部的强、弱相互作用力不足以稳定原子核的中子和质子结构造成的,所以需要对外释放能量,变成另一种更稳定的结构。就好像山坡上的滚石,总会不断往下滚。稳定的元素在山坡的底部,不稳定的元素就在山坡的上部,元素越不稳定,它在山坡的位置就越高。

这个宇宙出了什么问题,才会有位于山坡底部的铂-195自己往山顶上滚,变成金-195?金-195放出伽马射线变成铂-195才是正常的滚法。

“这鬼东西是摩西啊!还能分开埃及的海水呢?”马勤随口一说,然后幡然醒悟。她满实验室找白金坩埚,翻了三个实验室才找到一个已经黑得看不出本色的。用辐射检测器测过后,白金坩埚一切正常,马勤拿着它连滚带爬地冲进实验室。她鲁莽的举止惊动了安保的战士,如果不是认得马勤,战士差点对这个顾不上应答盘查的家伙举枪射击。坩埚放在构造体附近,三分钟之后,它开始出现贝塔射线。

出现异常的不是坩埚,而是世界规则。

“‘摩西’。”马勤不自觉地说道。违反引力法则,重塑规则分开埃及海水的先知摩西就这样用来给这个构造体命了名。

地球上的世界规则是这样的,铂-195的原子核有七十八个质子,所带的正电荷足够结合住核内一百一十七个中子,呈现一种稳定的“坡底状态”。但在“摩西”附近,强相互作用变弱了!减弱的强相互作用导致本来稳定的原子核失稳,需要更多的正电荷才能保持原子核的结构稳定,所以中子释放出电子,把自己变成了质子。在“摩西”这个较弱的核力下,金-195才是稳定的结构,铂-195不是。

把山坡变成了坡底,把坡底变成了山坡。

离开“摩西”的附近之后,正常的世界规则回来了。金-195变得质子太多,于是反过来放出正电子,激发出伽马射线。

受影响的不光是铂-195,而是“摩西”周围的一切物质。只是其他物质的核不够大,强相互作用的微弱变化影响并没有这么明显。他们很快测试了原子量较大的元素,发现原子序数高于190的所有元素都呈现出明显的放射异常。

并不是所有构造体都有这样的特性,研究人员很快就找出了二十二个“摩西”,他们用这种方式发现构造体是不一样的。

“摩西”只能影响附近一定距离内的物理规则,但这个距离在不断扩大,最开始只在周围几十厘米,然后范围越来越大。离构造体越远,物理规则的改变越弱。

汪海成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发出怪异的笑声,“好名字,上帝的先知。”

上帝的先知上一次改变世界规则只是带犹太人出了埃及,而这一次,它落在了科学家手里。在第一时间,几乎所有人都明白了“摩西”是多可怕的东西。

永动机!

铂-195在“摩西”的宇宙规则下放出能量,变成金-195;金-195在正常宇宙规则下放出能量,变成铂-195。物质在两个物理规则下不断震荡,就可以无限地释放出能量,制造出永动机。

没办法解释这样的能量来自哪里,因为没有人能解释“摩西”是怎么改变宇宙规则的。规则创造了这个宇宙的形态,人类只是这个宇宙形态中一个渺小的存在,当有东西能改变宇宙基本规则的时候,作为身在重重束缚中的渺小存在,人类连思考都是没有意义的。

规则塑造了宇宙,当规则改变的时候,宇宙就要重塑。所有人都明白,一个重塑的宇宙内,人类的世界是不可能保持原样的。只是按“摩西”这微弱的影响范围,这个过程或许要耗费几万亿年。

“摩西”发现三天之后,两名研究员在珠海出了车祸,据说是因为在外面喝得大醉,横穿马路被大货车撞死了。又过了一天,“领导同志”换了一批,项目组值守的军人也多了起来。更让人奇怪的是,有一批最初就在这里工作的研究员消失不见了,其中就包括确认“摩西”的核物理学家马勤。

大概在“摩西事件”发生的一周以后,工作组完成了构造体的重新分类。

黑壳化让他们没法继续观测构造体的变化,但是变化并没有停止。他们相信“摩西”那能够影响规则的能力,也是它在逐步演进的过程中才获得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