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纷争(第4/5页)

“多莉”就更找不到头绪了。这是什么东西?一个还不完善的生物复制机吗?

这时候,一个惊人的想法从他脑子里冒了出来:

重要的不是构造体对人类有什么用,而是它们对自己的创造者——“构造者”有什么用?

人类所能知道、能利用的效应可能只是构造体的副作用而已。那么它们的核心作用呢?构造者传来这些超微生物机器的蓝图,让人类制造出来,是想用这些构造体做什么?

群星工程的研究人员把所有时间和精力都用在研究构造体的效应上。这东西有太多谜题,黑壳的结构是什么?构造体的功能是怎么实现的?如果是超微机器,它们起效果的机械结构到底是什么样子?微观尺度是多大?除开外壳,那个看不见摸不着、没有任何电磁效应的内在是暗物质结构吗?如果是,那之前的普通物质是怎么转化成暗物质的?

这些谜题几乎可以无限地问下去,自然而然就占用了大家所有的精力。在任何一个问题都没有得到答案的时候,试图理解构造体的“目的”似乎是一件很荒诞的事情。

但思考这些荒诞的疑问,是从现实里暂时脱身,不去想那些糟心事的唯一办法。汪海成甚至害怕审查结束。所有东西血淋淋撕开过,展示过之后,他已经失去了面对的勇气,更不要说这些东西是否在白泓羽面前展示过——他连想到这种可能都心尖一颤,整个人触电一样缩进房间角落里。

想要从构造体的机理上去推导出构造体的目的是不可能的,因为这里面充满了谜团,人类可能连构造体运转机制的最基础理论原理都还没有摸到。这就像给罗马帝国的炼金术士送去一颗核弹,哪怕他想瞎了心,也猜不出这颗圆乎乎的小铁球能抹掉整个伟大的罗马城。

汪海成转换了自己的思路,与其从构造体的功能上去找线索,还不如干脆跳出对构造体所有的认知,直接思考“构造者”可能的目的。那个代号“构造者”的超然存在,把构造体蓝图传给人类的目的是什么?这个可能创造了地球生命,拥有完全超越人类理解的科技的存在想要得到的是什么?

自从人类发现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就开始想象外星生命的存在可能。对于外星生命的想象无外乎两种类型,一种是“为和平而来”,探索和帮助人类;另一种则是“掠夺者”,准备消灭人类,掠夺地球资源。

构造者是哪一种呢?接受调查的汪海成锁在自己的小房间里,见不到其他人,他只能跟自己争吵,就像和自己下棋一样,一人化身为二,争论不休。

汪甲说:“构造者当然是为和平而来的。构造体的蓝图是它送来的,它为人类送上超越我们理解的东西,这一定会让地球科技得到飞跃。这样看来,它肯定是无私的朋友。”

汪乙反驳:“怎么会有这么天真的想法呢?你稍微想一想,一种会单纯无私帮助别人的外星文明虽然听起来美好,但它可能存在吗?”

汪甲问:“为什么不可能呢?”

汪乙冷笑,“这是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啊,我们学过一样的数学,你再想想。和物种一样,任何一个长期存在的文明都不会彻底无私,它的收益必须是大于自己付出的,否则必然会灭亡。所有物种的‘无私’行为在长期来说都是一种投资,最后都必将得到回报,否则,这种行为一定会被进化淘汰。”

汪甲思考了很久,问自己的镜像体:“如果按你所说,构造者在进行投资的话,那它对地球这个投资的预期收益是什么呢?”

这个问题让得意扬扬的汪乙哑了火。汪海成的双生镜像沉默了很久,等终于开口时,这次却换了跑道:“所以,构造者不会是为和平而来,它是一个掠夺者。”

汪甲大笑:“真奇怪,我居然会相信掠夺者这种构想,我也有这么幼稚的一面啊。”

汪乙怒道:“幼稚?这是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只用两句话就可以证明文明一定会对外掠夺。”

汪甲好整以暇,“请。”

汪乙道:“第一,文明对资源的需求是爆发性指数增长的。第二,文明家园包括恒星在内的所有资源无论多少,迟早会被资源需求所超越。所以,文明必然选择对外掠夺。简单的数学问题。”

汪甲摇头:“你的证明只是看起来简单,可惜从最开始就是错的。”

汪乙问:“哪里错了?”

汪甲回答:“题干的定义就错了。文明发展需要资源,当然是没错的,但是我问你,什么是‘资源’?”

“资源有很多种,食物、工程材料、能源资源、生物资源、适宜的生活空间……”汪乙历数道,“简单地说,文明需要的所有物质和能量都叫资源。”

“对,也不全对。”汪甲说,“我问你,铁矿石是资源吗?石油是资源吗?”

“当然是。这不是废话吗?”汪乙答道,“为铁矿和石油打的仗还少吗?这不是正证明了我的观点吗?”

“那为什么在公元前没有人为了铁矿开战呢?为什么流淌着液体黄金的中东在二十世纪之前没人感兴趣呢?既然它们是资源,为什么冶铁技术出现前没人抢铁矿,内燃机出现前没人抢石油呢?”

“因为那时候它们还没有用啊!”汪乙叫道。

“也就是说,你同意在冶铁技术出现前,铁矿不是资源;在内燃机出现前,石油也不是资源。”汪甲说,“换句话说,资源不是天然的,而是由科技决定的。只有科技能有效利用的东西,才能叫资源。对吗?”

汪乙觉得自己一步步走进了陷阱,但这的确无可辩驳,只得沉默。

汪甲继续说:“因为科技是发展的,所以资源的需求也是变化的。可以这么说,随着科技的发展,文明总是在发现新资源。对吧?”

“对。”

“这么说,你就必须承认你刚才那个推论出文明必须掠夺的数学模型基础是错的,虽然文明对资源的需求在指数增长,但是文明进步带来的新资源也在填补增长的需求。而发现新资源的增量有可能比需求的增量更高。”

汪乙一时无话,汪甲便自己补充:“比如这一百年间人类对能源的消耗提高了至少上万倍吧?这些能源如果是靠烧煤,恐怕早就抢光全球所有煤炭了。而实际情况是,补充这些需求的办法不是去挖外星煤炭,而是靠石油、太阳能、页岩气、水力发电、核能。科技发展提供了新的资源。”

“这点我承认。”汪乙不甘心地点头,却又马上反驳,“但是换一个角度思考,所有潜在的资源不外乎物质,只要掠夺了更多的物质,不就等于得到了包括外来潜在资源在内的一切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