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障壁(第3/4页)
“在我们认知的物理世界里,真空光速是每秒二十九点九八万公里,所以信息传递十的十三次方千米,也就是约一光年距离的话,最短需要一年时间。但在我们认知的物理世界以外呢?现在看来,也就是说在太阳系以外呢?
“太阳系以外的光速可能是这里光速的一千倍。在那种地方,一千‘光年’,也就是十的十六次方千米,可能只需要一年就能抵达。”
真空光速、普朗克常量、四种基本作用力基本常数等等,这些基本参数构成了宇宙的基本规则,定义了物质的结构,也决定了各项数据在这个宇宙中所能达到的极限。
太阳系的物理规则正在改变。不!应该说,正在向不受保护的正常宇宙演进!按理说,宇宙规则的改变会让这个世界毁灭、重构,那为什么现在太阳系规则改变却没有毁灭一切呢?汪海成也不明白。或许是在某种精妙操纵下,改变的宇宙规则达成了新的平衡,从而避免了一切毁灭。如果是真的,这种远超人类知识的力量让他更为恐惧。
“如果强相互作用强一倍,我们就没有办法引爆核弹,中子和质子的束缚力我们无法解开。如果范德华力强一倍,我们连火药都打不燃,更准确地说,连火我们都点不燃。这才是我们这个育婴室无人前来的真相,没有高科技文明能在育婴室宇宙的规则下生存。”
“但是我们把规则变了。” 吴筱说这话的时候,两眼直勾勾盯着远方,虽然房间墙壁挡在她面前,却好像不存在一样。这时候她不像一个领导,只是一个被吓坏的普通人。
“这就是你说的构造体的真正目的:解除我们育婴室外面的规则障壁。”
这位今天才第一次见面的领导喃喃自语,呆立了几分钟时间,然后又想到了什么,“不对,不对。我们说的一切都是假设,而且还预设了宇宙就如同地球一样,充满了生命,所以才需要你说的规则障壁来保护我们。这不对啊,直到现在,我们也才发现两个疑似戴森云的星体,宇宙是荒芜的,而不是充满生命。所以我们根本不需要像保护区一样被保护着。”
“真的吗?”汪海成耸了耸肩,然后沉默着。
“哪里不对吗?”
“为什么我们会在收到构造体蓝图的同时发现两个戴森云,为什么不早不晚,为什么之前那几个天区检测过无数遍,都从来没有发现过一丝信号?难道戴森云是一天建成的?”
“这个其实跟为什么当时天空每一个位置都能检测到60K黑体辐射信号是同一个问题。我们一直没有想明白什么样的发射源会覆盖星空的每个角落,直到……”
汪海成双手隆成弧形,慢慢地合起来,合成一个球。
“我们的培养皿,我们的信号发射器,我们的外壳。外面进不来的规则障壁,让外面看不到我们的障壁,也让我们看不到外面的障壁。”
“你是说,太阳系外面这层外壳还改变了外面的信号,让我们看不到其他的文明存在?而宇宙中其实是遍布文明的,只是我们现在才看到?”
“很接近了。”汪海成深呼一口气,“我相信其实要简单得多,不是我们看不见别人,而是别人看不见我们。”
“隐身?”
“你知道构造体发育过程中,曾经‘消失’过吗?”
“我看过资料。我记得你提出过一个解释,构造体不是消失了,而是暗物质化了。”说到这里,吴筱沉默了。
“看不见,摸不到,没有电磁效应,有质量,有引力。”汪海成说,“这是我们定义的暗物质。我们一直认为暗物质是跟这些我们已经理解的基本结构不一样的,否则无法解释它为什么难以被观测,却有引力存在。”
“但是构造体告诉我们,也许暗物质只是普通物质的一种状态,一种存在但无法被发现的状态。就好像我们的物质跟暗物质是两根平行轨道,我们观测不到暗物质。但问题是,暗物质能观测到我们吗?”
“你有没有想过,假如有别的文明,就好比是那个一千四百光年外的戴森云,我们这个星系在他们眼里,是什么样子?”
吴筱明白了,觉得自己的心跳越来越快。
“你是说,也许在他们眼里,我们才是暗物质。太阳系在其他文明眼里,看不见,摸不到,没有电磁效应,不能被发现,他们跟我们的物理规则不同……”
汪海成从自己包里掏出一只气球,吹了起来。他准备了很久了,现在终于派上用场。他努力吹着,一直没有说话,花了几分钟时间,才吹到最大。
“也许这才是我们世界的真相。我们整个星系都包裹着‘暗物质化’的星系培养皿,在这个暗物质环境里面有独立的宇宙常数、物理规则。我们把这个培养皿里面的规则当作整个宇宙的真理。被这个培养皿包裹着,我们看不见真正的宇宙,真正的宇宙也看不见我们。我们看到的宇宙就像我们给学龄前小孩儿讲的童话,王子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没有离婚,没有出轨,没有失业……没有买不起的房。”
说到这里,汪海成突然失控捂脸惨笑,一股颓意抑制不住地从胸中涌了出来。
“构造体就是一根针,一根用来戳破我们保护膜的针。”气球嘭的一声,在他手中挤爆,“就像这样,我们会见识到宇宙真正的规则,见到宇宙的真面目。
“人类的婴儿时代,就要结束了。”
两个人都没有说话,沉默了很久。吴筱终于开口:“结束了,然后呢?我们的宇宙会变成什么样子?”
“三个月的婴儿能想象长大了自己的生活是什么样子吗?这个问题有意义吗?”
“那有意义的问题是什么?”
“你觉得我们这些婴儿做好面对成人世界真相的准备了吗?我们这个糟糕的世界做好准备了吗?”
走出办公室,汪海成的心情已经平复。他没有完成了一件大事的那种轻松感觉,没有如释重负,甚至都没有松一口气。
这些天,他头脑里一直有一幅幻影,不知为何总是想起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的育婴室。那些巴掌大的熊猫像老鼠一样,睁不开眼,不能翻身,就那样放在透明的恒温室里。游客们隔着玻璃墙、塑料窗盯着这些刚刚长毛的小家伙尖叫。工作人员不断小声警告游客保持安静,照相机不能开闪光灯。
它们长大,然后放进月亮产房、太阳产房,卖萌,滚来滚去,伴着尖叫的游客和相机,没有人不爱它们。
然后有一天它们经过例行检查,被关进笼子,送往野外。这时候,它们才发现自己原来什么都不会,抱大腿、滚来滚去、露肚皮的吸粉绝技在这里一点用都没有。找不到食物,找不到住所,没有人每天给它们体检,找不到配偶,不知道怎么发情。于是有的饿瘦,有的饿死,变成一具尸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