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车驾停下,卿云在里头轻晃了晃,心头微紧,轻吸了口气便撩开帘子下了马车,后头提食盒的小太监们也从车上下来了。
来命他们送膳者是李照身边的贴身侍卫,卿云不敢多问,那侍卫也必不肯答,他只管挑选几样素日李照爱吃的菜式,急急地命膳房做了,又一一试毒验过,以车内炭盆温着饭菜一路赶来大理寺。
侍卫走在前头,一众小太监们低眉顺眼地跟着,都惧怕大理寺之威势,独卿云抱着手炉仰头望了一眼大理寺的匾额,心中品评了这三个字写得如何,又瞥了一眼门口的两头石狮,觉着这石狮憨态可掬,倒不吓人。
众人随着侍卫从一旁的门洞进入,里头和东宫一般,也是极静的,卿云是进过内侍省刑房的人,对这地方并不惧怕,况且他又没犯什么事,他一路神色如常,直到侍卫带他入了花厅,他一眼瞧见花厅主位正坐的李照,这才面上露出半羞半怯的笑容来。
李照并未留意到卿云来了,正在同座下官员细细查看詹宾鸿的证词。
卿云瞥到神情萧瑟眉头紧皱的杨沛风,心中顿时明白,这是杨新荣从丹州回来了!
太监们将食盒里的饭食取出,一一在花厅桌上摆好,卿云在一旁督着,心想这杨新荣到底是死是活?
“殿下,饭菜好了。”
卿云上前,恭敬地小声提醒道。
李照听得他的声音,这才抬起脸,望见是卿云,便先笑了笑,随即对座下众人道:“都先入席用膳吧。”
众人便谢了太子赐膳,前去用膳。
卿云立在一旁,用眼偷偷地觑李照,李照自然察觉,对着卿云又笑了笑,“回去吧。”
卿云道了声“是”,压低了声音,以只有二人能听到的小声道:“殿下今夜还回东宫吗?”
“不回,”李照也压低了声音,脸上带着笑意,“你管好自个儿就成了。”
卿云也笑了笑,“殿下注意身子,别太劳累,底下这么多人呢。”
李照见花厅宴桌上众人不注意这里,便拉了卿云的手轻拍了拍,“行了,回去吧。”
卿云见好就收,微一欠身,一个眼神,便率众太监出去了。
在回东宫的马车里,卿云静静地思量着,杨新荣回来了,看样子不是自己一个人回来的,李照要在大理寺待上整夜,一定是为了审犯人,是将丹州的什么人给捉了回来?
算了,原与他无关的事,只不知杨新荣到底如何,若是他死了,李照少不得要补偿杨沛风,倒也不好。
卿云想着,心中便觉烦闷,倒是忽然想通了当初李照头一回冷落他是为什么。
那时他只想着对主子献殷勤,又是端茶,又是送点心的,岂不知主子什么时候吃茶,什么时候用点心,哪是他这一个奴才可在那张罗的,李照原正想着朝政之事,他一个逗趣的小玩意怎敢在那个时候打扰李照?难道还想“管”主子不成?
卿云在轻轻摇晃的马车中神色冰冷。
如今他也到底不同了,李照待他终也不仅只是当个新鲜有趣的小玩意了。
卿云推开车驾上的窗户,外头还未宵禁,路上行人离得他们车驾很远,怕冲撞,车驾周遭也全被侍卫包围着,卿云瞧着没意思,还不如上回同李照微服出来,便又放下了车窗。
李照在大理寺连审了一夜,翌日天亮后便进了宫。
他虽一夜未眠,却是丝毫不疲倦,在偏殿等候时饮了盏茶提神后更是神采奕奕,如此等到皇帝晨起召见,李照入殿,便行礼道:“儿臣参见父皇。”
“起来吧,”皇帝道,“审了一夜,饿了吧,来一块儿用膳。”
李照道:“谢父皇。”
李照并不感到饿,他满心都是丹州的事,只不过不好违拗皇帝的意思,随着皇帝浅浅用了些。
皇帝用完膳,漱口净手,太监们又端上来两盏茶。
“父皇,詹宾鸿已然吐口,杨新荣在丹州也扣住了他们私藏的粮食。”
李照让太监转交了詹宾鸿的口供证词和杨新荣的折子,太监呈递上去,皇帝拿了,将两样东西都随手翻了翻,道:“朕知道了。”
李照面色微敛。
皇帝饮了口茶,道:“嗯,不错,去岁进贡的蒙顶甘露你不大喜欢,尝尝这个紫笋。”
李照哪有心思品什么新茶,但也只能端起茶碗浅呷了一口,因有心事,却品不出好坏来,回道:“是不错。”
“喜欢便都给你了。”
皇帝将茶碗放下,命身旁的太监去取。
李照心烦意乱,忍耐片刻,方才道:“父皇,您打算如何处置詹宾鸿及其一干人等?”
皇帝似笑非笑地看向李照,“你的意思呢?”
李照早已斟酌过,“儿臣想着,若是父皇担忧彻查此事会乱了丹州的局势,也至少该杀了詹宾鸿,以做震慑。”
皇帝道:“若朕不想杀詹宾鸿呢?”
李照怔住,他双目缓缓垂下,眼中虽有不甘,但也只能道:“是儿臣莽撞了。”
“维摩,”皇帝语气平缓,“你是觉着朕就这么放过了这些个蠹虫,不是长久之计,对么?”
李照道:“想必父皇有自己的考量。”
皇帝道:“你做事太过急躁。”
李照心有不服,却也只能认道:“静听父皇教诲。”
“詹宾鸿既已被拘送入京,你急着连夜审他做什么?一夜未眠,天方亮又赶着入宫,自己的身子还要不要?”
李照抿唇道:“儿臣并非不爱惜自身,只是想到丹州百姓的处境,实在是缓不得。”
“有何缓不得?”皇帝淡淡道,“你是储君,你的眼光要放在天下大局上,为了区区一个丹州,累出了病,因小失大。”
李照再无法辩驳,低着头认了罪。
“詹宾鸿,贬他三级,放他回去。”皇帝道。
李照心中顿生躁意,杨新荣提着人头在丹州出生入死,险象环生才“偷”出来一个詹宾鸿,皇帝却就这么轻飘飘地贬官,还要把人放回丹州?岂不更助长丹州那些人的气焰?!李崇为与他争风,就这么养着丹州那群人,丹州的百姓怎么活?丹州地处边境附近,日后若是战事再起,岂不误国?
李照不愿照办,故而不言,正打腹稿想求皇帝再改心意,便听皇帝道:“等过段时日,朕会再将他官复原职。”
李照猛地抬起脸,便见皇帝仍是淡笑望着他,李照强压下心中不满,稍稍平复心情,思索片刻后道:“父皇此举何意?还请父皇指点儿臣。”
皇帝见他面色已然冷静下来,便笑了笑,道:“无量心呈回来的折子你也瞧了,丹州上下官员竟无一幸免,这并非二三蠹虫,实乃朋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