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昭雪
天快亮了。
萧寻是二十七一大早回来的, 天蒙蒙亮,京城屋舍楼宇相连,一片寂静, 偶有几间点着烛灯, 窗前晃过人影。
林秋然已经起来了, 比夜里屋里多点了两盏灯, 她也是刚起,披散的头发正准备梳妆, 萧寻就伴着门口丫鬟的问安声推开了门,进了里屋。
林秋然看向门口, 她没想过萧寻这个时候回来。
过去了两日, 他还穿着前日一早出门的大红官服,上面豹子补子,衣袖衣摆压出了褶皱。
林秋然又看向他的脸, 萧寻头上戴着乌纱帽, 下巴有淡淡的青茬,眼下也泛着青黑。
不过他眼睛很亮,见到林秋然,也不顾自己没两日没梳洗, 形容潦草, 一把把她拉入怀中。
萧寻道:“我回来了。”
林秋然愣了愣,汤圆还在炕上,他揉揉惺忪的睡眼, 最后确定这真是他爹,然后他就从被窝跳出来,兀自欢呼着,“哇, 爹回来了,爹回来啦!”
林秋然突然被抱住,先是身上一紧,然后慢慢放松。
是啊,萧寻回来了。
萧寻身上的气息冰冷,是刚从外面回来的缘故,可却让林秋然觉得莫名心安。她抱住萧寻,拍拍他的后背问道:“今儿回来还走吗?”
萧寻摇了摇头,他道:“不走了,马上就过年了,这几日都不走了。”
汤圆在炕上蹦达了两圈,见林秋然和萧寻还抱着,不由说道:“娘,爹,我也要一起!”
屋内昏黄,窗外却一片灰白色。天马上亮了,林秋然立刻把萧寻推开,她拢了拢头发,对汤圆道:“什么一起不一起的,赶紧穿好衣服梳洗去,不能在炕上蹦跶,掉下来怎么办,炕蹦塌了怎么办?”
汤圆无奈嗷了一声,默默捡起衣服穿了起来。
管好儿子,林秋然回头看向萧寻,萧寻还在看着她。
林秋然不禁一笑,看萧寻的脸色,知他没睡好。她道:“你先梳洗一番,然后吃点东西,再睡会儿补个觉。”
林秋然吩咐丫鬟去寿安堂传话,告诉孙氏和萧大石萧寻回来了。
孙氏这两日是真担心,成日提心吊胆的,生怕萧寻出事儿,她还去佛堂拜,求佛祖菩萨保佑。萧大石看着也担心,不过说出来的话就不中听了。
昨日萧大石说:“莫不是犯啥事儿了,这大过年的。”
林秋然微微一笑没又理会,但是孙氏给萧大石骂了一顿,“呸呸呸,你这乌鸦嘴说啥呢。”
林秋然回想起这个,忍不住看了一眼萧寻,她道:“爹来了,二十五来的,你等睡醒过去看看,还有件事等你睡醒了我一并跟你说。”
萧寻平安回来,那就说明赵庭岳这会儿不好,不急着问。
萧寻道:“一会儿吃完饭过去就是,我其实不困。”
他反而觉得现在很精神,神清气爽,心中数日郁结烟消云散。
他又伸手抱了一下林秋然,笑着道:“我先去梳洗。”
他梳洗的时候林秋然梳妆打扮好,饭菜端过来,一家三口就在正厅的八仙桌上用的。
萧寻嘴上说着不困,可这两日都在大理寺,吃不好也一直不合眼,吃过热乎的早饭后困劲儿就上来了。
林秋然推他去睡觉,“你先睡吧,爹那儿也不急,人就在家里,跑不掉的。”
她觉得萧寻这般也是为了家中,晚点去看萧大石不妨事。毕竟萧寻如今撑着伯府,如果他累倒了,对家里也没什么好处。
孙氏和萧大石是长辈,那也该体谅一二。
萧寻困得不成,上炕很快就睡着了,他睡觉时汤圆就守在旁边,汤圆很是心疼,“爹看起来好累,娘,我想陪陪爹。”
林秋然道:“可以是可以,不过不能闹腾把你爹吵醒,你要安静一点。”
汤圆点点头,“娘你放心吧,我就在这守着。”
林秋然摸摸汤圆的脑袋,声音轻柔,“嗯。”
有萧寻在,林秋然没再让林夏出去打听,外面风言风语传得乱七八糟的,打听出来不知道是什么样。她嘱咐林夏,“今日府里除了采买的其余人不许出门,私下不许议论。”
林夏点点头,府里这两个日的确一直议论赵将军的事,各执一词都快分成两派了。伯爷是朝中大臣,下人议论这些的确不好。
天慢慢亮了,下人进进出出忙碌,林秋然就在正厅静静看书。萧寻没睡太久,半个多时辰就醒了,一睁眼就在看见汤圆,汤圆捧着脸道:“爹,还早呢,你再睡一会儿吧!”
萧寻摇摇头,他嗓子有些干,咳了声问:“你娘呢?”
汤圆赶紧冲外面喊:“娘,爹醒了。”
林秋然放下书进屋,萧寻已经坐起来了,他按了按眉心,然后看向林秋然,又看了眼汤圆,孩子在这儿,有些话不便说。
林秋然招呼丫鬟,“带汤圆出去玩儿吧。”
汤圆都守了半个多时辰,心早就飞了。要不惦记萧寻是亲爹,而且说话得算话,早就走了。
汤圆一走,萧寻就说起了正事,“赵国公府已被抄家,证据确凿,其罪有三,贪赃枉法,草菅人命,残害忠良。”
贪赃枉法是赵庭岳副将徐将军向大理寺检举的,细数了赵庭岳手下武将贿赂他的事,就连自己也送过重礼。
赵国公府富丽堂皇,赵庭岳私库有许多贡品,细揪那些物件并不是圣上赏的。
若是寻常东西也查不出来,来路不明不足以定罪,偏偏这些贡品非皇亲国戚不得用,可赵国公府桌上柜上,不少这样名贵摆件。
徐副将以下告上,受了二十板子,他这些年跟着赵庭岳,也犯下不少事,但检举有功,自己肯定是保不住这条命,可能换来家人能无恙。
这也是为何徐将军愿意做这背信弃义的事,对赵庭岳来说,他一手提拔徐副将,徐副将却反咬一口,不就是背信弃义吗。
草菅人命牵扯出来残害忠良,还有一项相比之下不重的罪名,结党营私。赵庭岳手下官官相护,近年来营中不少功夫不错的武将莫名而亡,追查下来有十余人,萧寻是其中侥幸活下来的。
而当年沈将军之事,徐副将做了人证,的确是赵庭岳有意陷害,断了粮草致使大越惨败。而后他力挽狂澜,那场胜仗也有水分。
赵庭岳守卫大越二十年,期间的确有功劳,可脚下也踩着同僚的血。这二十年来赵国公府积攒了不少家财,赵家子孙各个入朝为官,养尊处优。
皇上下令先关押大理寺,念及功劳,等年后把所有事都查清再发落。
之后的事自有大理寺负责,如今营中主将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将军,为人憨厚,是圣上的人,萧寻依旧是三品昭勇将军,如今是听命于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