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徐远珩
萧大石没说话, 孙氏道:“你祖父想家里了呀。”
萧大石干笑,林秋然对林明道:“路上不必太赶,当心老爷子的身子。”
林秋然让林明跟着, 一为了护送萧大石平安回去, 二来她交代了些事。
林秋然让他去徐家问问, 把这几个月十三香和五芳斋的利润拿来。若是徐远珩恰好来了京城, 想顺便拿钱过来,就另说。
还有便是嘱咐于婶儿杨娘子二人, 以后每月利润给史掌柜,史掌柜把每月利润记个账, 这也方便就两个数, 连着金鼎楼的放一块儿,她隔半年让人回去收一趟,顺便看看生意如何, 不必再给萧大石了。
再有得看看两处宅子, 萧大石说是没把老宅的人往家里领,但以防万一,万一这一个月白氏等人借口是萧家亲戚住进来,下人又不敢多话, 怎么办。
若是林明不回去, 萧大石没准儿又心软了。
让林明回去给仔细叮嘱一番,省着日后多事。
萧大石一走,府上和从前没什么变化, 不过看孙氏,郁郁寡欢也不见高兴,饭都少用了。
可能也不是因为舍不得,就觉得不顺心。
林秋然想, 时间长一些就好了,不过她还是多让汤圆过去和孙氏说话,早中晚三人也陪着孙氏用饭。
孙氏心里不得劲儿了两天,谁看着身边人日子好好的非不过能好受呢,当初苦也好累也好,都走过来了,如今却要闹事。
而且给林秋然添多少麻烦,差点影响和李家的关系。她心里的是不好受的,不过等又喝了几碗燕窝粥后,孙氏心里就舒坦了,这东西细腻滑溜甜滋滋的,是很好喝。
丫鬟哄着孙氏,“夫人嘱咐了,里面不能放绵白糖,得放冰糖,炖出来才能清甜可口。夫人还说了,这边吃完了再买,不过婢子看着,剩下的还够喝俩月呢。”
孙氏迟疑道:“这东西不便宜吧……”
别人送的她喝喝就是了,还买干啥。
丫鬟笑着道:“给您喝,不管多贵都得买呀。您就放宽心,吃好喝好,以后别说这些,更名贵更好吃的东西,都买着吃的。”
孙氏笑了笑。
丫鬟又道:“对了,夫人还让人送来了这个,有珍珠膏、雪花露,留着给您涂脸用的。”
孙氏拿来看了看,她一个乡下来的老太太,也能喝上用上这些好东西了。
这回孙氏是不烦心了,管那些事儿作甚,她以后好好享福,萧大石不想享福,管他呢。
日子一日日过去,过了初五,萧寻上职。正月初六也是金鼎楼开业的日子,孙氏还去凑热闹看了看,但因为没有宣传,也没老顾客,所以开业这日生意并不好,上下两层铺子,中午时分总共六桌客人。
生意可以用惨淡来形容,就中午这几桌的利润,想装潢、布置、请人、肉菜调料……回本,估计得等到猴年马月去。
林秋然在后院微微叹息,只能劝自己,万事开头难,这来了京城,和从头再来没什么区别。
正想着,前头朱掌柜就过来后院道:“夫人,有人送来了花篮,是个年轻公子。”
汤圆跑出去看了看,很快又跑了回来,他脸上全是高兴,欢呼着,“娘,徐叔叔来啦!”
林秋然愣了愣,转头吩咐,“林夏,你把徐公子请到二楼,我一会儿过去。”
朱掌柜明白了,这是认识的。
林秋然交代厨房几件事,徐远珩过来自然要留饭的,她告诉了菜单林春做什么菜,就去了楼上。今日萧寻上职了,上头就孙氏在。
林秋然到楼上时,徐远珩正和孙氏说话。
孙氏脸上带笑,可看徐远珩时又带了两分担忧,“咋穿这么少,也不嫌冷。”
徐远珩:“不少了,坐马车过来,下车几步路而已,冻不着。”
孙氏:“那也是,快喝杯热茶暖暖身子。”
孙氏看徐远珩,就是长辈看晚辈,嫌他穿得少,嫌他瘦了不好好照顾自己。
徐远珩笑了笑,“多谢伯母,别光说我了,今日看伯母我都惊了,都说京城风水好,这话果然不差。”
孙氏笑着道:“都是秋然照顾得好。”
徐远珩又看看汤圆,“汤圆也长高了。”
汤圆跑到徐远珩身边,“上回见,我只到徐叔叔的这里。”
汤圆比划了一下,徐远珩眼中含着笑意,摸了摸汤圆的脑袋,汤圆也自在地蹭了蹭。
孙氏看着这场景,也忍不住笑,徐远珩对秋然一直很好,对汤圆也好。来了京城也是如此,正这么想着,孙氏瞧见林秋然进来了,她招了招手,“秋然。”
林秋然从门外进来,“徐公子。”
徐远珩回头看过去,轻轻一笑,“过来恭贺铺子开业。”
林秋然也笑了,“多谢徐公子赏脸。”
林秋然过来,孙氏也不多待了,俩人肯定还要谈正事,她就带着汤圆出去了。
硕大的酒楼,二楼一个客人都没有,窗户开着,屋内也摆着炭盆。对比街边铺子热热闹闹人进人出的,显得莫名冷清。
林秋然无奈一笑,“来了京城一切就得从头再来,楼下到底有几桌,不至于喝西北风。”
徐远珩点点头表示了解,京城和余安不一样。
而且,他也知道萧寻回来了。
这事不知道都难,偶尔走在街上,哪怕不在京城都能听见萧寻的名字。
萧寻在,林秋然顾虑自然多。再加上没老顾客,和从头来没什么区别。
他道:“那就劳烦林……林夫人帮个忙了,我要在京城留几日谈生意,正好不知去哪家酒楼,你帮我张罗几桌。”
林秋然甚是惊喜,徐远珩这样说只是好听,她何尝不知道这是在帮她。京城这么多酒楼,去哪儿宴客吃饭不是吃,这是变相给金鼎楼揽客。
林秋然诚心实意道:“多谢。”
徐远珩笑了,“你我之间,说这个字就生分了。”
林秋然道:“那也盼着徐公子说到做到,可别在我这儿吃了饭,还非要塞银子。”
徐远珩:“这个放心好了,今日我是来送钱的,自然就不花钱了。”
徐远珩今日带了年礼过来,现在放在车上,还有十三香和五香斋的利润,两人按分成走,这回徐远珩总共拿了四千两银子过来。
林秋然是看着十三香的生意越做越大的,从一开始每月分成四十五两,之后越来越多,打仗那几年生意停滞不前,这两年又有起色,跟雨后春笋似的,到如今每个月有大几百两的利润。
徐远珩把账本和银票推过来,“你看看。”
林秋然轻笑,“徐公子为人我信得过,等回去再慢慢看吧。”
二人签香料文书近四年,当初签订五年为期,林秋然是打算继续和徐远珩合伙。饮水不忘掘井人,不能看香料卖得好了,就自己另起炉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