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重蹈覆辙 我还有很长的时间,去听你的……(第3/6页)
一到叶鸢面前,凝澜仙子就抱怨起来:“小姑娘就是烦人,道别的话说了那么多都没有说完,真真是心中有道不尽的情长。”
“……我看你还不如小姑娘。”旁观全程的叶鸢表示,“小姑娘都不会做这种欺负人的事。”
“欺负自己的徒儿怎么能叫欺负!”燕珂理直气壮,“再说了,我还有话要对你讲呢!”
叶鸢点了点头,做出洗耳恭听的姿态,凝澜仙子敛去玩闹的神色,问道:“此去东明山,依你所见,颜思昭与无霄一众人等会不会对你不利?”
“我想不会。”叶鸢说,“我相信百里师兄和琅师姐的为人,至于思昭……我也有些事要慢慢与他说。”
“我明白了。”凝澜仙子点头道,“若是如此,你现下去东明山是最好的——要攻上东明山,丹鼎门主还得掂量掂量自己有没有这个本事。”
叶鸢侧过脸:“洛书岛呢?青巽会不会受我所累?”
“洛书岛地处偏僻,毗邻大荒海,自成一套灵脉流转之形。此外,洛书阵盘借势荒海,易守难攻,如今荒海秘境流落到别处,那些习惯了高山灵脉的山门更加不至于将主意打到这里来。”凝澜仙子坦诚道,“但你若留在洛书岛,我的确没有十成把握令青巽不受我的决断连累,也没有十成把握能护住你。”
“这样便好。”叶鸢颔首,“我也的确要回去一趟,到东明山寻一些东西。”
“叶鸢。”凝澜仙子却忽然说道,“你会怪我吗?”
“我不会怪你。”叶鸢回答道,“如果你感情用事,耽误了应承担之责,我才要怪你。”
她往外看了一眼,然后对凝澜仙子微笑起来:“我此行都一一看见了,燕珂,你把洛书岛照看得很好。”
若是几百年前,叶鸢对她说这样的话,那她是一定要使出浑身解数,将叶鸢留下来的。
哪怕是今日,那一句话也已经冲动地涌到了舌尖,但燕珂摸到腰间的剑,终究是选择了那条不负“凝澜仙子”之名的道路。
同样地,她知道叶鸢此时将要前往的远方,一定也是她道心所向之处。
“……那小姑娘以为修为再高一些,今日便能伴你同行,实在是天真得可笑。”燕珂寂寥地垂下眼眸,“人活得越久,缠连的因果越多,更难以抛下一切,只为一念而去。”
叶鸢正要说话,却被凝澜仙子的指尖贴住了嘴唇。
“我知道你想说什么,叶鸢,毕竟我不是季莼那小丫头。”燕珂对她笑道,“我活了这么久,自然知道人各行其途,谁也不能永远陪伴谁——我知道我们相遇相识便已很好,这一次在洛书岛重逢更是意外之喜,纵然擦肩而过也该满足……我都知道,叶鸢,不用你教我。”
她笑着说着,忽然落下一滴泪。
“但是叶鸢,这次你又要前往何方?你将面对的是怎样强大的敌人?我知道不应心急,待时机成熟时,你也许会告诉我……但你丢下我的那五百年太长了,也太凄楚了,我实在不敢想起,又不敢不想起,我怕这次一别,会真的成为永诀。”
叶鸢环住燕珂的肩膀,两人的身份年岁仿佛忽然被倒转过来,凝澜仙子反而成了藏在她怀中抽泣的小女孩,叶鸢一边轻轻拍着她的脊背,一边温声说道:“你怎么哭了?燕珂,你不是说你不是小姑娘吗?”
“这几滴眼泪算得了什么?这五百年来,我掉的眼泪可填荒海,我恨不得你通通看见。”
“我不会再那样做了。”叶鸢认真地说道,“我答应你,这次我再不为谁舍去性命,你千万要信我这一次。”
“真的么?”燕珂问道,“你还会再来洛书岛见我吗?”
“会的,只要诸事平息后,还有一个风平浪静、天朗气清的日子。”叶鸢说,“只要有那样的一天,我一定会到这里来看望你。”
燕珂久久地凝望着叶鸢的面容,从那双眼中确认了这个承诺。
她的脸上犹带泪痕,却已展露了笑容,美得令叶鸢也不禁动容。
“好,那我便镇守于此,守护这一方清平。”她说,“若有晴空映海,我就到沙岸眺望……”
——“等你来见我。”
####
季莼坐在琼棕树丛中,望着那座小楼,发呆了很久。
凝澜仙子的脸冷不丁地出现在她上方,她差点要以为是有一只很大的鸟儿挡住了她的视线,看清那张美丽的面孔时,季莼几乎吓得跳起来,果然招来了青巽门主的取笑。
“你怎么这样冒失呀,季莼?”
“门……门主。”季莼眼巴巴地看着她,还是忍不住问道,“叶鸢今日就要走吗?”
“大抵是今日吧。”凝澜仙子说,“等颜思昭那厮……等剑君归来以后,无霄门人就要启程了。”
季莼的眉毛委屈地纠成一团,小心地再问道:“那弟子能不能,和无霄门人一同……”
“自然不行,你还知道你是我的弟子啊?”凝澜仙子毫不留情地戳了一下她的额心,“从明日起,你休想再躲懒,为师要亲自教导你修炼,等叶鸢再来,定要把她吓得认不出来你。”
季莼被这一下推得仰倒,顿时碎叶飞溅,而她就怔愣在叶丛中,好一会没有说话。
凝澜仙子坐在她身边,静静地垂眸看她,直到季莼那双残留着忧郁的天真眼眸渐渐褪去阴霾,碧空如洗般清澈晴朗起来。
“季莼,我再问你一次,你可愿拜入我门下?”
季莼连忙挣扎着起身,双膝触地,端端正正地行了一个拜师礼。
“我愿意。”
季莼没有追问叶鸢的归期……她自然愿意早一些与叶鸢再会,但她同时也想着,若果真要许久之后才能重逢,等到再见时,自己真的已成为了如凝澜仙子一般的强大修士也未尝没有可能。
当叶鸢再如鸟儿般飞到这座岛上来——
如果在未来,真有那么一天降临——
季莼在心田间种下了这颗小小的、充满希望的种子。
####
天地初开时,灵气混沌于大荒海,天道造设灵轨,令秩序分明,由此在人界布下至理。
这是颜思昭曾在重陵塔书中看见的语句。
若真如书中所述,大荒海便是万物万灵的起源之地。
天梯重铸以后,为了使灵气不受魔气秽染,众仙门合力更造灵脉,将荒海作为引源,令灵气上浮,魔气下淀。由此开始,来自荒海的灵气浩浩汤汤,奔涌四方,中途不受截断,在天地间圆融流转,甚至可抵达地处极寒之北的东明山。
但纵然如此,大荒海与东明山直接仍然相隔万里,荒海中的一滴水,不知要历经多少周折,才能化作东明山上的一片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