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被动装逼

方子业离开宴会厅后,仔细思考了一下中南医院骨科在全国的江湖地位!

最近几年官方公布的综合排名从前往后,得排三十往上,即便是同济医院和协和医院,都未有缘前十。

魔都六院,恰好就是骨科全国三甲之列的顶级单位。传闻世界第一例断肢再植术就是诞生于魔都六院……

世界第一例,这样的名气?

方子业逐渐平复心境。

很早之前,师父袁威宏和邓勇教授就领着方子业做过了心理建设,这世界很大,江湖很广,也非常精彩。

嫉妒不会使人进步,忽视差距,强行说自己好也不能弥补不同台阶的高度差。

且行且惜,如今的方子业,还远不到可以考虑增加中南医院骨科在全国江湖地位的时候,方子业只是住院总,住院总期间,就有自己的任务。

……

方子业到急诊科看过后,发现从赤市转诊过来的病人情况十分棘手——

不要命,但要腿!

经典的下肢创伤后长段血栓形成,患者为求进一步诊治从赤市转诊来中南医院。

之所以首选在中南医院,是因为患者自己有认识的人在中南,且听闻中南的骨科实力还算不错,且有熟人打电话问过了其他医院,暂时也没得到肯定的回复。

就打算先过来中南医院看看。

方子业看过了病人后,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该如何抢救下肢肢体,而是马上在群里面吼了一声:“刚遇到了一个非常典型的动脉血栓后5p综合征,有兴趣的来急诊科外科诊室。”

“我只给你们十分钟的时间。@所有人。”方子业直接在管床医生的大群里call人。

这一次,毕业的博士总共四个,韩元晓教授组今年没有毕业的博士师兄,因此所在组的师弟并未赶去宴会厅凑合。

方子业的师兄弟们,有人还在宴会厅里与师兄陪酒,方子业也不知道谁有空。

但这个5p综合征实在典型,不叫个师弟过来看太过于可惜,就这么发了一句。

肢体动脉栓塞或血栓形成时,特征性表现为持续性疼痛(pain),同时伴有患肢苍白(pallor)、无脉(pulselessness)、感觉异常(paresthesia)和运动障碍(paralysis)等症状和体征。这5个症状和体征的英文词首为P,故称为5P征。

另外私下里@郭若盾,“小郭你今天急诊班,这个查体的机会优先交给你。马上赶来急诊科进行术前谈话签字的程序。”

“患者当前有一定的手术意愿。”

做完了这些后,方子业才又将患者的下肢CTA的结果,先发给了吴轩奇以及聂明贤师兄。

并请教:“吴师兄、聂师兄,你们看这个患者当前的CTA结果还有外观图,还有抢救的可能性吗?”

“目前的查体结果是……”

吴轩奇只是在血管外科方面的操作还不错,方子业如今与吴轩奇的状态差不多,决定好了是否手术可以去操作一下,但是是否适合,是否具备常规的手术指征,其实还是聂明贤掌握得更加透彻。

至于与人请教问题会挂掉天才标签这样的事情,方子业从未放在心上,越成熟之后,所谓的天才和面子问题,就越不重要。

只要能够为病人好,给患者带来更好的体验,让自己的工作质量更高,这张脸放在门口也无所谓。

方子业其实也可以加点,将血管外科以及动脉血栓相关的理论耗费个大几千点加点起来,倒是也能够达到聂明贤的水平。

只是学识点实在不充裕,而且应用不算多,因此暂时方子业还舍不得加点,如果有学识点,方子业肯定会更加优先骨搬运术这样创伤外科专科的技能了……

聂明贤虽然已经回去读博了,可与方子业、吴轩奇两人的联系没断,特别是方子业又重新上了住院总职位后,与同济医院的吴轩奇一样,经常请聂明贤远程会诊。

无他,因一般本院的住院总若是遇到了类似的动脉血栓,第一建议就是截!

“方师兄,手术方式是什么?”很快,郭若盾赶到了急诊科,先问明手术方式,然后打算去写手术知情同意书上的风险条目。

这是对管床医生能力的一种考核,根据手术术式,考验相应的理论基本功,当初的方子业也是这么过来的,只是目前,方子业将这样的考核,越发地摆在了明面上。

郭若盾是张子曦主治的硕士研究生,今年研一,与之前方子业遇到过的林沂黄是同学。

“截肢术备下肢动脉切开取栓术。”

“记住啊,多和患者谈截肢选择和风险,保肢术只是备选方案,如果患者不同意的话,就建议患者另寻转院。”方子业一边得到了聂明贤回的肯定消息,一边给郭若盾交代。

硕士阶段,得到的机会不算多,都需要各自闯练功房争取。

方子业身为住院总,以前走过荆棘,如今也是相对大方,放权会稍微松懈一点,不过等会儿方子业检查相应风险条文时,也会更加严格些。

“好的,方师兄,等会儿会给你过目的。我打字很快。”郭若盾王婆卖瓜自夸了一句。

方子业就把手机一收,然后再去诊室外,与患者家属详细解释:“你的情况,我也咨询了一下血管外科的老师,那边老师与刚血管外科住院总刘医生的意见稍有不同。”

“就是有这么一点机会,可以尝试一下取栓,如果取不出来,再截肢,不会增加什么花费。”

“但如果你不想折腾的话,我们医院的选择就只有截肢,你如果想要保肢,且术前得到更多的保肢肯定,那么你可能要去其他医院探听一下。”

病人和家属此刻已经是看到了些手机上的新信息,各自的脸色都更难看了几分。

家属收起手机连问:“方医生,你确定我们这个可以有保肢的机会吗?”

“有一点,只能说可以期待,争取一下。”

“能争取下来就保肢,争取不下来,就保命,否则一旦肢体坏死,到时候发生感染或者是再灌注损伤,就很麻烦……”方子业解释。

心里猜测到,这个患者和家属,可能托人打听到的消息不会很好。

当然不会很好,谁愿意无缘无故地节外生枝?

如果不是方子业认识聂明贤,且与吴轩奇也有一定的交情,一般的创伤外科老总和血管外科老总会诊后的建议就是截肢。

存在截肢指征后,可不会有人轻易地搬弄出几尊教授来给你做保肢,血管外科的教授,也未必有空闲的行程安排。

“好的,方医生,那我们愿意试一下。”家属是患者的老公。

他回完,看向自己的老婆,重复:“我们试一下,方医生敢这么说,肯定是至少有些信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