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所以爱会消失(第3/4页)
邓勇的话锋一转:“毕竟,是翅膀硬了,该往外飞了,不然的话,我这里就成了桎梏你们的囚笼。”
“威宏,你那里的人数也不少了,以后你们自己的小课题,文章就自己发吧?”
“我们都出了力的大课题文章,就大家一起串。”
“你现在没有单独的实验室,就还在实验室里做实验,你任实验室里的副主任!”
实验室主任位置,自然是邓勇的了。
现在邓勇任命袁威宏的位置,是当初胸外科洪字礼副教授的位置。
“谢谢邓老师。”袁威宏轻轻点头后语气正式地道谢。
邓勇闻言,一看方子业也还在,但也索性没有再让方子业回避了。
一边又换上了自己的衣服后,一边偏头,语气消沉:“威宏,如果让你后面带着子业,再派你几个人,你敢单独带组么?”
袁威宏不解道:“董老师,还是要走吗?已经决定好了?”
科室里哪里还有带组的位置?除非是董耀辉老教授要离开。
“是的!”邓勇点头。
“我师父他,累了,想回去颐养天年了。也能理解,毕竟他工作的年纪是二十二岁,到如今,已经工作了四十多年!”
“想退休,回去清闲着休息。能理解的。”邓勇道。
说完,三人并排坐在了更衣室门口的长椅子上换鞋,邓勇又说:“刘煌龙不想在科室里带组,他只想挂着急诊创伤中心的名字。”
“所谋并非是成为创伤外科的专科医生。想来以后还是会回到手外科的。”
“除了威宏你之外,还能带组的就是彭隆、陈芳,谢晋元。”
邓勇说到这里,穿好了鞋子先站了起来。
袁威宏则轻抬头说:“邓老师,这三位哥的资历都会比我更厚,我现在想本分之外的事情,还是有点为时尚早了。”
方子业则在一旁,不敢言语。
带组自然是好事,但是有带组的能力才是好事,否则的话,即便是韩元晓教授,如今都是压力满满,差点把自己组带成地级市医院的创伤外科组。
邓勇却对着方子业努了努嘴,意思不言而喻。
方子业听了,内心当时一紧。
“师父,我不行啊。”方子业摇头如拨。
什么年纪该做什么样的事情,方子业如今怎么可能去带组,他还有很多任务都没有做,要是再跟着带个组,那就完啦。
带组要有什么条件,首先肯定是要把科研的摊子铺起来,自己这边有了想法,学生们就可以把想法转化为实际。
有一个比较成熟的团队,支持你在临床中敢闯敢干,做一些其他人做不了的事情,或者是别人还没做的事情。
如果说地级市医院和县级医院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好已经成熟的术式,那么顶级三甲医院的核心任务就是去做不那么成熟的术式,让一些目前有病无处可医的患者,有地可医。
让一些无药可治的疾病,有药可用。
总得有一小撮人,得默默无闻往前走的。
“没让你真正的带组,是让你成为袁威宏的得力助手,你们两个配合起来,比一个副教授再带另外一个主治带组,甚至是两个副教授一起配合带组,都要让人踏实得多。”
“当然,这只是一个初步雏形。我也不可能让子业你单纯地沦为治病的工具。”邓勇轻轻摇头,眉头紧皱。
袁威宏理解了邓勇的意思,笑了笑道:“邓老师,我知道您觉得如今的带组机会难得,一旦错过,可能会等很久。”
“但我和子业都还年轻,而且我们正好还稍微通一点科研的伎俩,因此,除非情非得已,我不愿意过早地沦为?”
袁威宏谨慎地转头:“您所说的工具。”
工具是什么,是被利用的东西。
比如说,手术刀、缝线等,都是工具。
主刀医师可以用这些工具完成术式,那么在整个医疗的大局面下,一些大佬,就可以将很多医生都转化为‘治病救人’的工具。
虽然要成为这样的工具,都得有一定的基础才行。
可有梦想的人,总不会将自己的人生框定死。
“行吧,那我就把这个想法给灭了。反正你们自有挣钱之道。”邓勇也就不再多废话。
当医生,想要挣钱,就这么几个正当的路子。
第一个就是多做手术,多重复已经成熟的术式,为患者解决病痛。
第二个就是多跑会诊,通过赚取飞刀费用,给自己挣一笔钱。
第三种就是,多搞科研,拿到校级、市级、省级甚至国家级的科研成果奖励!
难度是步步攀升的。
想要多做手术,把手术做好,就得经年累月。而想要出去会诊手术,得有一定的手术技术的前提下,还要有一定的名气,才有人愿意请你去做手术。
至于科研奖励?
可以说是神仙打架,和所有学科的人一起打擂台,属于是最让人羡慕,但又羡慕不来的挣钱捷径了。
……
邓勇在带方子业和袁威宏进自己的办公室之前,都没再说其他的话,直到进了办公室后,邓勇一边坐在沙发椅子上看着方子业和袁威宏二人烧水泡茶、洗茶杯。
邓勇才说:“我这段时间,深入地分析了一下我们科室里的患者病种结构。”
“还是太过于单一了。”
“除了骨缺损就是骨缺损,除了严重的感染,还是严重的感染,除此之外,几乎没有其他的病种。”
“只是单纯地机械性重复,一旦地级市医院里可以熟练地掌握好骨缺损的治疗后,我们科室的病源也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到时候,我们科室,甚至有可能空床,成为单纯的摆设,实在是难对得起前辈闯下来的名气和这座独栋大楼。”
“因此,寻求变型,是必然要走的路。”
袁威宏移步走近,端给了邓勇第一杯茶。方子业则是去刷洗第二个玻璃杯,准备给袁威宏泡一杯。
同时,方子业也是第一次,被邓勇拉着,听科室当前的处境,以及站在更高的视野,去探讨科室发展的问题。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一个连基本功都不够扎实的人,是谈不上在中南医院里学习成熟术式的,一个连自己都照顾不好的人,连经济基础都没解决的人,也不会进入到去更高的视野圈子。
方子业初来乍到,自然是需要先听,然后再发表意见。
袁威宏见方子业已经在处理水杯了,也就坐下半边屁股:“邓老师,韩教授不是说,我们打算多做截骨矫形么?”
“目前最热门的话题,也就是截骨矫形了。”
邓勇则问:“你能截多少个病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