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章 这是李教授还是逗比?!(第2/4页)

“要做糖尿病足的保肢术,我们就必须理解这些发病机制。”

“当然,高血糖状态,不仅仅只影响到感觉神经,和排汗工作,运动神经病变使得足内在肌的挛缩造成典型的爪状趾畸形。血管病变又使得破坏的组织难以愈合!”

“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这么一个小创面。”方子业一边说着,一边往患者的溃疡处比划了一个圈。

“这个创面一开始可能不大,可它是直接连同于外界,皮肤软组织破坏,造成外源细菌侵入。”

“化学趋向性改变导致白细胞反应效率低下。此外,高血糖、氧分压降低和营养不良等可共同引发组织水肿、酸积聚、高渗和低效无氧代谢。”

“此类环境适合细菌生长,并阻碍了白细胞的功能。此外,血管疾病可造成抗生素运输受限,进一步造成细菌清除效率降低,导致局部软组织感染,甚至骨髓炎的形成。”

“总结起来,其实糖尿病足溃疡和坏死发生的病因就是这么三个,一个就是血管因素,一个是感染因素,一个是应力因素。”

“应力因素是始动因素,它第一位,不过在处理糖尿病足的时候,它就成了最不关键的因素了。它是最后一个处理的。”

“我们在行糖尿病足保肢术时,也依旧遵循感染和溃疡的治疗原则。”

“彻底清创,局部使用抗生素,恢复局部血运,促进微循环。”

“在我个人看来,这个彻底清创是比较难界定的……”方子业说到这里,就拿起了手里的柳叶刀,开始作清创术。

清创术很简单,就是切除!

与切开术有异曲同工之妙。

不过,清创术到了高深处,就不简单地只是角度、深度、切除形状的区别了……

方子业的清创术是6级,清创术是创伤外科最基础的基本功,也是方子业第一批加点到6级的技能。

方子业其实能理解糖尿病足清创术需要做什么,但他很难用言语直接将其表达。

那是一种势,一种逆转现有治疗认知的‘势’,如果可以将其清晰的表达,它就演变成了改变现有治疗指南的‘理论’!

大体的原则基本是不会改变了,就如同是医学的基本功技能,可能再过数十年,数百年,依旧不会改变,最基础的基本功还会是这些。

“嗯?”方子业才拿起刀往病人的足底部溃疡位置动刀,李永军教授就马上紧了紧双目。

切开术他也会,血管外科对切开术的要求也很高,甚至优先级比骨科更高。

因为血管外科的一些急诊手术,首要要求的就是快速切开止血,比如说腹主动脉的破裂,腹主动脉瘤等。

因此,李永军教授的切开术是很有东西的。

不过,这一刻,李永军似乎在方子业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杜东临听到了李永军教授的声音,不觉得意外,反而觉得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反而,李永军教授的反应比他预想的还要小一些。

他第一次看到方子业操作时,那心情和脸色巨变,就好像是自由落体的速度那么快。

李永军接着往后退了两步,而后摇了摇头,低声喃喃:“我还以为见了鬼了,切开术和清创术相辅相成,很难区别!”

这一句杜东临教授接了:“李教授,方教授的基本功都很扎实的。”

他也没夸张,知道这个时候去夸奖方子业没有用,还是要李永军自己看。

李永军是一个专业的外科医生,他看得出来方子业的功力。

李永军闻言,眉头紧锁起来。

不仅仅是杜东临教授的话让他怀疑,而是他看了方子业操作了有两三分钟后,感觉到有些“诡异”!

说实话,杜东临所在的协和医院,是国内顶级的医院,拥有国手级技能的人并不在少数!

杜东临作为那里混出来的大咖,业内巨擘,从业那么多年,早就见怪不怪。

不过,目前他不仅仅只是惊讶于方子业的操作到了这一步,反而他觉得,自己认识的一些前辈和老伙计的功力,估计比起方子业来,还差了一点。

但是具体差在了哪里,他又很难用语言来组织。

毕竟他不是专业搞清创术的。

血管外科专科对清创术的要求并不是很高!

手术继续推进的过程中,杜东临就发现,自己旁边的李永军教授双眼瞪大如鸡蛋,彻底石化住了。

全身僵硬着,好像是不知道该怎么说话为好。

杜东临有心想打扰,可出于礼貌,他便没有开口。

杜东临心想,这到底是看到了什么呀?李永军教授怎么这一副鬼样子?

好歹也是血管外科全国分会的副主任委员级别顶级专家,有点夸张了吧?

杜东临欲言又止了好多好多次。

因为即便是业内的从业人员,杜东临也不好评估,手外科目前手术水平最优秀的教授,到底是哪一种水平。

不过方子业,是他看过的,技术最好的教授之一。

他是从下往上看,好多人的技术都比他强,所以他很难分辨对方的高低。

如此足足过了十五分钟左右,李永军才回过神来:“简直见了鬼了?”

“不可能吧?”

杜东临立刻转头,发现李永军又处于之前的‘懵逼’状,双眼瞪得比之前更大更圆。

杜东临:“……”

说话说一半是吧?

你给我等着。

当然,杜东临此刻的心情也很复杂,他觉得自己等人可能还没有意识到方子业的真正牛波之处。

这种没有意识到,完全就是自己等人的功力不够,就才把方子业当作“那种殿堂”级别的选手。

其实?

我们大家都误会了方子业的实力,他压根就不在殿堂那一层混了,而是?

不会吧?杜东临开始用右手抓头皮。

殿堂这一层他都不混了,他要去哪里啊?

进了一行,就知道一行的深浅,知道天花板。

能够在一个行业里,达到国手级的,无一不是人中龙凤,十万里挑一。

十万里挑一?

开玩笑,全国从业单亚专科的人能有多少?全都是傻子么?

杜东临教授心思忽然一转。

李永军动了,他如同企鹅一般地往前挪了两步,非常认真且仔细地观摩着自己到手术台的极限距离!

手术室有标准的观术标准,杜东临很确定的一点就是,此刻李永军教授把这个标准卡得很死。

然后他又自己给自己‘罚站’了,踮着脚尖,勾起下巴,一动不动……

杜东临是真的看不到李永军教授的表情,只能发现他一会儿眉头紧锁,一会儿眉头舒展,眉飞色舞,一会儿又成额“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