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7章 思路炸世界!(第4/5页)

“但这个方案,只能证实毁损伤保肢术真实有效。如何使得这种手术降低参与门槛,这是我们所有创伤外科医生都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所以,我们通过对毁损伤保肢术的常规治疗方案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解析,之后拆解出了以下两步关键。”

“毁损伤之所以要截肢,主要风险在于失血、肢体坏死、再灌注损伤。”

“继续拆分这些风险:失血至休克,肢体坏死后,发生感染、感染入血后发生毒血症,再灌注损伤所致的水电解质平衡紊乱,都是导致死亡的罪魁祸首。”

“可根据当前我们对于人体解剖的认知,我们知道,四肢的毁损伤,都是相对游离于人体主要循环之外的局部肢体。”

“基于此解剖原理,再参考人体截断术存活的基本原理,我们可以大胆地假定,四肢的循环不影响我们正常人体的存活。”

“在我们骨科的手外科团队,已经有教授提出了微循环截断的理念,也就是将四肢的血运体系予以截断,自成一体。”

“换位思考,微循环截断术成立时,我们如果在四肢毁损伤发生之后,予以四肢循环的截断,先采取‘暴力’微循环夹闭术,即可处理好毁损伤失血的问题。”

“比如说,在单下肢发生毁损伤后,我们予以夹闭股静脉与股动脉,单上肢发生毁损伤后,我们予以夹闭肱动脉与肱静脉。”

“如此一来,失血所致的休克危险必然已经解除,而夹闭这两条血管的最大恶性程度,也就是导致远端肢体坏死,也就是患者将会面临截肢。”

“在这个时候,我们就已经完成了休克的紧急处理。以我们创伤外科医生的外科水平,寻找固定大动脉和固定大静脉予以止血处理,并非高难度的操作,只要是有一定经验的骨科医生,都可以完成。”

“下面,我们要进一步完成的就是在完成主支循环截断术后,对肢体的循环支进行进一步地拆解、止血处理。”

“其中包括、但不限于血管夹闭止血、血管切开取栓术。”

“各位教授,我们要注意一个点。”

“我们人体血液总量大概在4000-5000毫升!而最大的容血器官是哪里?”

“没错,是肺部、心脏还有大血管。依据此原理,即便是我们通过输血,重新灌注单上肢和单下肢需要耗费的血量是多少?”

“八分之一?九分之一?十分之一?”

“或许都不要,根据我们的计算,100-400ml血液流量,就可以完成充盈我们的单上肢和单下肢,这些容量的血液,比我们抢救过程中输血的血液量还要少。”

方子业说到这里的时候,台下果然发生了阵阵骚动,所有人都开始窃窃私语了起来。

有懂方子业的人已经明白了方子业的思路,方子业果然再一次用自己炸裂的思维,开始对创伤外科界予以轰炸。

讨论的场面愈演愈烈,方子业不得不临时拔高自己的音调:“各位教授,各位医者,请我们先安静下来。”

“谢谢你们的激动和肯定,但我们目前还是在学术会议厅,并不是在手术室,站在你们面前的是一个正常的,未受伤的成年人,而并非一个躺在手术室濒危的患者。”

方子业开了一个偏西式的玩笑。

我是活人,不需要你们对我进行抢救,所以现在你们也不用进行术前讨论。

“那么,完成了这些理论储备和积累后的关键是什么?”

“如何重建上肢的循环体系?”

“这个问题,我们的手外科医生也予以了回答,如果我们创伤外科的医生可以及时完成毁损伤后的关键血管止血后,我们手外科医生就能够及时地通过微循环截断术,重建上肢或下肢的理论。”

“这是参考论文,各位教授可以拍照将其摘记。”

方子业放了十秒钟时间,就跳转了PPT:“断肢栽植术都可以在地级市医院进行开展,那么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毁损伤发生后,我们创伤外科的医生能够将失去了所有血液的单上肢也予以抢救过来。”

“这或许会需要二十四个小时,三十六个小时甚至更久,但我们也已经拉长了时间线。”

“我们华国有一句古话,叫不破不立,破而后立。”

“我们之所以忌惮毁损伤,将其进行截肢处理,就是怕失血,还怕局部节段发生动脉性栓塞,导致肢体坏死!~”

“但是,各位教授,我们越怕的方向,往往住着解决问题的精灵和天使。”

“输血术,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它使得我们可以重新恢复血容量,固然也可以恢复局部的血容量。”

“所以,毁损伤保肢术的简化方案其实非常简单。”

“总结下来,关键的操作只有这么三步。”

“第一,斩断它,既然我们都敢直接截掉肢体,那么我们可以轻易地斩断它的血流。”

“第二,放了它,与切掉肢体而言,切开血管或者是极端地主动流逝所有的血液,并不是外科操作中的难点。”

“第三,重新给他们灌注能量,我的意思是,在完成了关键血管的止血术后,我们对其进行重新赋能。”

“这不需要精妙的技术,需要的只是拉长我们操作的时间线。”

“我们需要付出更多的体力和精力,而不是付出更加精妙的技术……”

“谢谢各位的聆听!~”方子业趁着其他人都还没回味过来,便一口气说完。

而后鞠躬走向讲台中央,鞠躬之后摘下自己的电脑开始收拾往台下走。

按照正规的流程,不管出于礼节还是真的喜欢听,都会响起一波掌声,然后再伴随大会主持的感谢下场的方子业,却看到会议厅有些哑火。

直到他走下了台阶之后,才开始响起稀稀拉拉的掌声。

掌声如火苗进干草草堆,愈演愈烈。

方子业路过第一排时,看到了鼓掌的张兴泽教授对自己比划着大拇指。

他就知道,方子业拿出来的课题,不会是那种老生常谈,而是在自己原有的课题基础之上,再燃了一把火。

核能聚势,能够将所有人的耳膜都震得轻颤。

COA国际厅没有太多的问答环节,一是出自对国外友人的尊重,二是理解来参会者水平的良莠不齐。

参加华国骨科年会的人,除了有医学发达地区的医生,还有一些相对比较落后地区的外国学者,他们虽然在国内名气鼎盛,综合水平却仅堪比国内一流。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你若是再去鸡蛋里挑骨头,就有些不尊重人了。

因此,方子业下来了也就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