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1章 门诊满号!
路上,曾多勤教授偏头看了一眼方子业笑着道:“方教授,你信不信?你今天的号百分之百会满诊?”
“应该不会吧?八点才开放号源。”方子业笑着道。
“你看看。”曾多勤非常自信地努了努嘴。
方子业拿起一看,果然看到50/50的号已经被清空。
这么一来,方子业这个拖家带口人,脸上才终于有了一丝笑意……
与此同时,微信大群里面,新院区的廖院长还在发信息提醒:“请各位坐诊教授务必注意坐诊质量,一定不要为了病区的占床率、手术量、住院患者量随意收治患者。”
“我们要先维稳,再求进。”
“新院区一年内,各个专科只会统计占床率,不会有住院率等相关要求。”
“我们要谨记王院长的要求,良性发展新院区……”
曾多勤感慨道:“果然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被拍死在沙滩上,我们都老咯。”
方子业同样看了一下曾多勤教授的挂号量,才只有20/50!
方子业解释道:“曾老师,你这才是真正的口碑,我最多算是弯道超车走了捷径。”
“目前靠着其他人的猎奇心理撑着,如果功能重建术已经发展到如今骨病科的规模,就不会有几个人来找我了。”
曾多勤是本专业内的,还是本院人士,了解的蹊跷更多:“那可未必,真有懂行的人,如果推荐亲戚看病,可不一定推他们挂教授号。”
“走了,去门诊了。”
曾多勤与方子业二人同时加快了步速,径直往门诊楼的外科诊室方向而去。
新院区刚开放,坐诊的门诊医生数量是不少的。
一些本院的名医,都会在新院区的门诊开设一天门诊,以分流一波患者,同样也为挂不到号的患者多开放一些号源。
这样做自然会给临床医生增加工作压力,可为了新院区的发展,倒也没有多少教授拒绝。
比如说骨科的杜新展教授,王兴欢教授、神经外科的窦乾淼教授等,都会在今天的下午,来到新院区坐诊半日……
方子业进到外科诊区后,发现楼层的就诊人数非常少,也就是三两个人。
更多的是导诊护士以及分管排队顺序的护士。
骨科门诊诊室并不多,这会儿导诊护士还在喊号:“骨科方子业、曾多勤教授的1号到10号在不在?”
“骨科方子业、曾多勤教授的1号到10号在不在?”
本来楼层就没有几个人,自然没有人回应她。
“曾教授,方教授…”护士认得方子业与曾多勤,看到二人过来后就赶紧打招呼,而后翻了翻手:“暂时没人来。”
曾多勤点头:“很正常,八点才开始放号,有人挂号了都是幸运,住得近的未必挂在上午,挂上号的也不能马上闪烁瞬移过来。”
“这里有打开水的地方么?”曾多勤背着单肩包,包里有他坐诊的三件套。
方子业只是带了一个保温杯,没有泡枸杞也没有泡茶。
“有,门诊诊室里就有!~”导诊护士伸手解释。
方子业则道:“小姐姐,等会儿我的病人来了,如果人数不太多,不管是上午的号还是下午的号,都让他们直接进来吧。”
“如果来的人超过了五个,才按照上下午的挂号顺序开始排队。”
“辛苦了。”
导诊护士小姐姐看起来就比方子业年轻,估计也就二十五六岁,虽然已经“熟了”,可比起方子业来讲,年纪就要小了四五岁。
“好的,方教授。”导诊护士点头如筛。
只是心里有小人晃动——
那几个小骚蹄子说的是对的,方教授好高好帅,气质好好,年少有为,年少多金……
就可惜方教授有女朋友了,更可惜方教授的女朋友特别漂亮,特别可惜方教授的女朋友才貌双全。
方子业已经习惯会有小姑娘的目光跟着自己拉丝,所以方子业走向诊室的脚步平稳无宕,转头还道:“曾老师,中午一起就近吃饭。”
“看情况吧,要是时间不允许,一起吃外卖也行,晚上一起出去吃点。”曾多勤回道。
门诊系统刚开放,来就诊的人不多,就算是有人现场挂到了号,也未必会定位来骨科。
方子业坐着等了一会儿,还是没患者上来,就到了曾多勤教授的诊室里。
门诊楼虽然是新建的,但正因为是新建,所以诊室里配套的一次性水杯供应充足。
方子业自己拿着一次性水杯,讨了一杯茶:“曾老师,你这茶叶从哪里买的?味道清淡又浑厚。”
“能不能给我个渠道?”
“好啊!~我推给你。”曾多勤马上拿起手机开始翻找。
曾多勤这样的教授买茶,一般都是找熟人买,并不会在网上买。
不过,两人正发送名片和介绍方子业给曾多勤认识的茶商熟人时,有人敲了敲门。
“请问?这里是骨科门诊吗?”一个大概十八九岁的少女轻敲门。
方子业闻言抬头,发现对方格外紧张和羞赧。
立刻将手机一收,站起来:“这里是骨科门诊,你是找曾教授吗?进来吧。”
女孩本能地以为方子业是曾多勤教授的助手,她一边走进,手里还拿着校医院的片子袋:“我找曾教授。”
“曾教授,我只挂到了十一点多的号,但我就在附近读书,就赶过来了,她们都说我可以先进来看诊……”女孩的逻辑解释能力比较清晰。
曾多勤问:“你叫什么名字?哪里不舒服?”
“我叫乐沅,乐是快乐的乐,沅是沅水的沅。挂的是上午十一点三十五分的号。”乐沅自我介绍。
“我本来是没有哪里不舒服的,十一月份的时候,学校里的健身房打折,我就去办了一张卡,锻炼了半个月后发现膝盖很痛,就去校医院里检查。”
乐沅说到这里,瞬间感觉委屈巴巴,双眼晶莹:“检查照了片后,校医院里的医生说我可能长了个坨……”
“我是十二月三十号检查的,三十一号挂不上号,一号休息。二号的号也挂不到,是我同学告诉我这里新开了一个医院,可能挂得到号……”
“我?”
十八九岁,应该就是大一大二的样子,健身是为了健康和保持身材,能去健身代表有一定的自律性,也对自己有比较高的要求。
突然检查出来个坨坨,肯定觉得天都塌了。
方子业此刻已经做好了“助手”工作,将她的校医院就诊记录与平片都拉出了片子袋。
将病例和CT递给了曾多勤教授后,自己拿着右膝关节的X线平片对阅片器看。
这一看,上面的日光射线征就格外典型,如果这会儿有师弟和学生在,方子业肯定会让他们也好好地读取一下这典型的骨肉瘤X线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