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6章 理解老师,成为老师,超越老师(第4/5页)

之所以没有格外突出,是因为没有找到最契合的点。

“那师父你最喜欢谁?”冯俊峰期待着答案。

“都不喜欢。”方子业戴好口罩和帽子后,背着手拾级而上。

冯俊峰继续屁颠颠跟着,知道自己问错了话:“师父,对不起啊,我不是在和您邀好和卖弄。”

“嗯,先去手术室吧,看看曾教授他们的手术氛围。”方子业没有再深入下去。

昨天,曾多勤教授就邀了方子业来手术室,说是‘指导’,其实也是让方子业来指导一下,但更多的还是,让方子业知道曾多勤的存在感。

他是给方子业展示,自己在骨病科怎么成为正高的,为什么他可以成为正高,为什么骨病科会派他过来。

一个目的是为了要一些话语权,另一个目的则是希望两个团队可以找机会契合合作!

而且,目前住在曾多勤教授组里的一部分患者,就是奔着方子业来的。

穿刺诊断的操作,曾多勤教授组的人可以做,但后续的治疗中,方子业必须要参与。

这是病人住院前的诉求,方子业答应了,也就不能食言。

病区内第一天的手术量安排挺多的,一共十七台穿刺,两个手术间的日程都被排得满满的。

方子业的到来,并未打扰到任何程序,也没有打断许工明与李汉尧二人的穿刺节奏。

曾多勤教授说起来是在手术室里亲自‘穿刺活检’,其实就是作为组里面的正高,查漏补缺。

如果穿刺的过程不够好,曾多勤才会说几句,然后亲自操作,如果操作得可以,穿刺取检已经达到标准,他也会夸几句。

方子业派了冯俊峰去帮忙消毒铺巾,与曾多勤的学生们熟悉感情。

曾多勤则与方子业一起在两个手术室间游走,如同大佬一般巡视,曾多勤问:“子业,你觉得工明和汉尧两人,谁的穿刺操作更胜一筹?”

方子业的眼皮快速闪烁了两下,没说话。

“都看不上啊?”曾多勤疑惑地偏了偏头。

“唉!~”方子业轻轻叹了一口气:“曾教授,我们骨科的穿刺术,其实是与局部清创术融合过的基本功。”

“肝胆外科、血管外科的穿刺术,才算比较正宗的穿刺术。”

穿刺术与活检,可以有机结合,但你仔细体会穿刺术这个操作的根本定义,一个在穿,一个在刺,而不是戳好嘛……

骨病科虽然有穿刺活检,但比起运动医学、血管外科、肝胆外科的穿刺术,也就是可以看,不会说你做错了。

着实谈不上极为精妙。

说实话,3级和刚到4级的穿刺术,在方子业看来,就是菜鸡互啄。

骨病科对于穿刺术的重视程度,类似于创伤外科对缝合术的重视程度,到了够用的层次就行。

毕竟骨病科的穿刺术练起来就是为了诊断,创伤外科把缝合练起来就是为了缝合伤口,而不需要像手外科那般,做特别精妙的功能重建、转位等。

现在的创伤外科,才把缝合术的份量重新提了起来,因为科室里在做功能重建术。

“不过,术业有专攻,我相信,曾老师你们对于下肢节段的划分,对于组织平衡清创,对于灭活再植这一块,是这个!~”方子业当然也不敢一脚把骨病科踩死。

骨病科会的一些操作,方子业也会不了那么精妙,毕竟目前还没加过点。

骨病科的单下肢全骨骨肿瘤灭活再植术,那放眼整个医学界,也是超级大的工程量了。

一般的外科医生都不敢去想,更遑论做到。

每个专科和亚专科,都有自己的看家本领。

曾多勤道:“我倒是希望以后,我们科可以不需要有这样的大工程了。”

“全下肢骨肿瘤灭活再植,我经历过的,最长的手术时间有四十三个小时。”

“四十三个小时,三个团队轮轴转,厕所都不敢上久了!~”曾多勤自己说着,都觉得心有余悸。

自从发现了牛可以耕田之后,人驮着铁犁耕田就成了历史,真要这么做那就是没苦硬吃了。

“曾教授,也不会有这么乐观,长骨之外的骨肿瘤,目前的微循环截断法,还是处理不了的。”

“比如说骨盆位置的大型骨肿瘤,比如说长段骨的超大型骨肿瘤,都是微循环截断法处理不了的。”方子业摇头道。

“能把其他的解决了,也是一种技术变革呀?”

“特殊的肿瘤患者,毕竟只是占了少数群体。”

“今天十八台穿刺患者,老人只占了六个,十二个都在十八岁以下。”

“以尊老的角度,我希望那些老人有一个幸福的晚年,于祝福的角度,我希望那些孩子都可以有一个健康的后辈子。”曾多勤双手作十,并不是在作秀。

“骨肿瘤最常见的转移方式就是血运转移,所以,子业,这个微循环截断法,在骨肿瘤化疗逃逸的过程中,简直是灭绝性的大杀器了。”

“自从八十年代化疗兴起后,骨肿瘤与大部分肿瘤的治疗,都兴起过,大概有百分之七八十的患者,都有比较好的预后。”

“但百分之二三十的预后较差,也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了。”

“其实我们科的医生也是人,并不是生来冰冷的。”

“只是见得多了,又无能为力的话,就只能斩断情欲,让自己变得固然生冷,避免心态炸了。”

方子业想起了自己看过的‘段子’、‘评论’:只可惜我空有悲天悯人之心,却无普度众生之能,所以我此刻只能执键以表心酸。

“曾老师,对不起!~”方子业突然道了个歉。

曾多勤转头,眼神疑惑。

“前段时间,我怀疑过你们。”方子业的眼神真挚。

曾多勤意识到方子业是指之前骨病科想要派教授去创伤外科的事情。

“嗨,误会嘛,谁没有呢?”

“谣言、流言蜚语,你方子业的,我曾多勤的,我们骨科杜新展教授的,有说人沽名钓誉的,还有人说这说那的。”

“很多时候,人们都说,人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但其实,从我们医者的角度,应该要意识到,成见的本质是一种微型的认知障碍。”

“见得多了也就无所谓了。”

“生死之间,可以有那么长,也可以就只有几年,也可以就只有几个月,甚至几分钟。”每个教授都有自己对世界、对人生的独特见解。

这是他们自己的认知面表达。

所以,方子业可以觉得其他的教授技术‘相对有点菜’,却也不会小瞧任何一个教授和副教授。

……

方子业与曾多勤二人聊得很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