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6章 各方问候(第2/5页)

“我去年,还去了恩市疗养院,恩市疗养院里的很多病人也需要我。”

“从这几个方面来看,被需要,是我的荣幸,但并不是我必须如此选择的理由。”

“毕竟我只是一个人,只有双拳而非四手,更不能分身。”

郑炯瞬间哑然。

在方子业说恩市中心医院和巴县人民医院的时候,郑炯想到的是平台。

在方子业说魔都六院的时候,郑炯赶紧掐灭这个念头,然后想到的情怀。

但等方子业把疗养院搬出来后,他连情怀两个字都说不出来了。

论及情怀和纯粹,目前整个国内,应该没有比‘部队’、‘消防’、‘警察’那几个系统遇到了突发事件还更加纯粹的地方了。

“方主任,可是?”

“目前我们新院区,的确是需要你出面来打出特色的啊?”

“你看,在这里,我们附近有多少兄弟单位?”郑炯看在大层面没办法说服方子业,便赶紧改了另外一条思路。

一个医院要发展,必须先“活”下去,中南医院的新病区,再也没有了之前的‘距离同济、协和’远地理优势。

方子业对着胡青元扫了一眼,让胡青元先把门关上。

看着胡青元把门反锁上后,方子业才道:“郑主任,您格局小了。”

“你考虑的,只是我们新院区先在光谷这边的立足问题!~”

“但我们骨科目前规划的,是我们新院区,是否可以再探寻一条让我们医院的骨科,都能够再次单独站起来的长支架。”

“不仅仅是要在光谷分院区这附近立足,而是要在汉市、在鄂省,在全国的专科面前,都略显独特。”

“我方子业目前也不会多少别的,就会做做手术,更大概率,也就会做一做与我们创伤外科相关的病种。”

“郑主任您觉得呢?”

郑炯和吴夷临两人愣了,呆滞下来。

嘴巴开合无言,眼珠子乱窜难定。

中南医院近些年来,骨科发展迅猛,不说一部分特色屹立于世界之巅,可也真的弯道超车到了全国的前列,甚至成了标杆。

郑炯来找方子业,是因为方子业这个最大的标杆想要把这个标杆给扔掉!

郑炯不敢说方子业还能不能有新的突破,他的潜意识已经做了回答。

应该可以,而且是大概率可以。

可郑炯还是要表达自己的想法:“可是?方主任。”

郑炯的思维已经被压榨得有点阻滞,说话断续:“我们能不能委婉一点?”

“先顾好眼前,既要照顾到目前来我院就诊患者的需求,又考虑到新病种的治疗探索?”

方子业道:“郑主任,您说的是非常对的。”

“既要又要,肯定是我们医院的发展方向,应该是每个医院的发展大计。”

“但既要又要,不能单独论于个人。而应该用在一个集体上。”

“是一群人去既要,另外一群人去又要。”

“如果让一个人既要又要,那思想从根本上就不纯粹了,就没有办法集中心力了。”

“就好像郑主任您,如果我既要求您具有医疗机构的具体行政管理,还需要具有某个专科技术的总体细节评定能力?”

“您往哪边去发展?”

“能不依托组建本院的专业评审团么?”

“您在为某个医生进行手术授权的时候,自己去看他到底够不够资格么?”

郑炯快速回道:“方主任,这两件事的性质是不一样的。”

方子业则也快速回道:“郑主任,这两件事的性质可能不一样。”

“但是,如果要一个人同时会行政管理和专业能力评估,是有可能做得到的。”

“如果要一个人分心不同的病种还要去搞科研,可能一辈子都做不出科研成果!~”

“我们华国已经在这条路上走了这么多年。”

“有多少精彩艳绝的前辈,都倒在了中途?为什么您就觉得我方子业一定能行,且一定要行?”

“您不是为难我么?”

“我比他们聪明多少啊?”

“之前,我做那么多课题的时候,我都是一心一意的!您如今要我分心,我做不到!”

“我们骨科谴派委任我作为新病种治疗方案的研发工作,我也同意,也欣然接受,还是愿意做这件事。”

“也只能相对纯心地做这么一件事。”

“如果郑主任您实在是有异议的话,去找我们骨科的主任说吧,我们新院区的骨科,依旧隶属于本院区的骨科……”

“邓主任和宫主任两个人,让我既要又要的话,我就这么做。”

“如果没有让我既要又要的话,那我就做我自己的。”

“很简单的事情。”

郑炯带上了脾气:“那现在来我们新院区就诊的这么多患者怎么办?他们罹患疾病,腿脚不便,就是奔着方主任你来的,你就置之不理?”

“这么多病人!~”

“你方子业可以做得到心安理得的不理会?”

“就让他们求你不得,又来举报你?”

方子业说:“我很同情他们,其实也愿意帮他们。”

“但说句关上门才能说的话,这里面,百分之九十五的人,都是贪心过剩者。”

“如果他们没有权或者没有钱,他们干不出来只找我方子业的事情,因为他们的家庭支持不了他们如此‘耽搁’等待!”

“郑主任,我们新院区,目前之所以这两类患者的数量更多,您考虑过根本原因么?”

“是其他病种的患者不够多吗?”

“并不是!~”

“是因为我们把创伤性功能障碍和创伤性毁损伤两个病种吃透了,而且做得好,所以才出现了病例集群效应。”

“不代表,就是这两个病种的患者更多。”

“其他且不论,就我们创伤外科,目前会面临截肢的病种,依旧不在少数!”

“他们来了没用!”

方子业说到这里,轻轻地敲了敲桌面,强调道:“郑主任,你懂吗?”

“来了也没用。”

“所以你看不到!”

其实,方子业也并不觉得,自己放弃之前的两种手术,就有多么高大上,就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

方子业从不愿意站在道德的制高点。

这其实也只是方子业的一己私欲,就是一定程度的,尽可能地多做一些自己可以做,别人做不了的事情。

这只是为了单纯地满足方子业自己想做!

方子业既然通透了自己这样的想法,就从不会标杆自己是道德标兵。

郑炯沉默了,吴夷临也沉默了。

他们认定了方子业的话,因为方子业说的是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