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6章 准备发飙!~(第2/4页)
“邓勇选择李源培和没有选择宋毅,正好是一个对比性非常强的实例!”
“更何况,宋毅之前是主动投诚找上来的,邓勇教授却置之不理。”
“这件事的性质真要论起来,也就是邓勇的‘级别’不够,否则就是学阀垄断事件。”
“放了个金子不收,就去捡破烂……”
方子业道:“所以我就是个破烂?谁这么以为的?”
廖镓挠了挠耳朵:“捡破烂和不识人是相随的。你往自己头上揽什么?”
“说的也不是你,我们就不必点名了对吧?”
“对了,你来找我干嘛?”廖镓转移了话题。
方子业道:“廖哥,我的意思是,你既然不擅长临床的话,就暂时不要想着尽善尽美。”
“临床的很多操作,学起来也没有那么容易。”
方子业怕廖镓想不明白,然后就一直钻牛角尖里去了。
“放心吧,执迷不悟和完全不坚持是两码子事,我自己能管好这个度的。”
廖镓说到这里,又深吸了一口气,眯起了眼睛:“子业,我前面那个话题给你说了这么多话,你能听得懂我的意思吧?”
廖镓自己又把话题绕了回来。
方子业点头:“平衡好我师门与我合作团队之间的关系以及利益纠纷。”
廖镓提点道:“不仅仅只是利益纠纷,还有两者之间的关系,这才是最微妙的!”
“我问你一点,如果邓勇教授要证明他当年的选择没有错,邓勇教授会怎么去做?需要做一些什么?这会不会影响到我们课题的正常进度?”
“如果说,宋毅还想证实……”
方子业深吸了一口气,打断了廖镓的话:“我师父他不会想着去证明什么的,他如果真这么想了,那他就自己去证明!”
“他如何通过自己的能力,通过其他固有的团队,给李源培打造自己的人设,那是我师父的个人想法和选择。”
“我的团队不是我师父完成某种任务的工具!”
廖镓继续问道:“也就是说,如果邓教授因为这种事情,或者类似的事情给了你意见,你也不会理会?”
方子业道:“廖哥,我觉得你是搞错了因果关系!”
“不会是邓教授因为这件事给了意见我不会理会,而是因为我在这里,所以我师父他不会给这种意见!”
“为什么?”廖镓迟疑起来。
“因为他是邓勇,他是我师父。”方子业非常坦诚地回道。
廖镓更加茫然了起来。
“哦,对了廖哥,我下个月要请假的事情你知道吧?那段时间,我来这边的次数会少很多。”方子业道。
廖镓点头:“我是听人说了,只是你不是四月份才结婚么?怎么三月份也请假了?”
“你还要提前办婚礼啊?”
“不是,我是打算将目前的课题进度节奏再放慢一点,时间线再拉长一些,再把其他一些时间投入到其他层面。”方子业摇头。
“为什么?”廖镓不解。
“不为什么,我就是想证明一下子,我要是把课题进度放慢一点,会不会就因为这样就有人把我搞死。”
“或者说,我TM破罐子破摔,到现在又突然决定转个研究方向,会不会有人出面把我弄死。”方子业笑得人畜无害。
廖镓:“……”
“你吃饱了撑的吧……”
方子业道:“廖哥,太累了,我们是应该放缓一点科研节奏了,搞长线,拉战线,该休息时间休息,该玩的时候玩。”
“我是已经决定了,以后工作日的工作时间才工作,非工作日以及工作日的非工作时间,都不工作!”
“今天是我最后一次非急诊手术的加班!”
廖镓闻言,眯了眯眼睛:“倒也不是不行,就怕你方教授做不到如此。”
……
凌晨,十二点五分。
方子业静静地在自己的座驾上闭目养神,副驾驶位的门被打开了。
胡青元偷感严重地坐了上来:“师父,果然不出你的预料,梅瑸副教授是第一个来找我们探口风的!”
方子业闻言点了点头:“嗯,每个人的个性不一样。”
“梅教授是一个非常精通于科研的人,所以对课题的横向和纵向的了解程度都比较深入。”
“深入了后,兴趣其实会更浓些。”
“只是在面子上会显得略清高一些,他的这种清高与廖哥他们不同,你可不要混为一谈了。”
胡青元挠了挠头,接着问:“师父,我下午的时候,听你的话给科室里的值班医生打了个电话。”
“你真要把刚住进来的余悠音给赶出去啊?”
“为啥啊?”
方子业道:“这个病人的治疗我暂时也还没考虑好,并且短期内估计是考虑不清楚的,而且我四月份又要休假了!”
“所以,还是先让她别做手术了。”
余悠音,是继朱正权,宋和平,杜扩三人之后,方子业拟收进病房的第四个脊髓损伤的患者,不过这一周才办理出院手续,还没有排上手术的。
胡青元闻言,点了点头:“师父,这样挺好的,提前就给患者说明目前没有考虑好治疗的情况。”
“想来师父你肯定是又有什么新想法了吧?”
胡青元搓着手,满脸期待地问!
上一次,方子业临时叫停手术,是有了新的思路。
结果是抛弃了打算做的转位术,通过动物试验方案,将脊髓损伤后的封闭通道微电流刺激再通方案给搞了出来。
如今经过了优化,为患者抢救了许多功能。
方子业摇头:“没有什么特殊的和更好的办法,就是暂时不想做了,觉得放空一段时间,可能才会有更多的产出。”
“胡青元,我们一定要想清楚我们为什么要做手术,特别是在临床治疗的试探期。”
“现在,如果我比较大范围的推广和纳入更多的临床试验病例,是非常好的机会。”
“但这只是为了治疗而治疗,并不是为了优化而治疗。”
“到目前为止,只要穿刺术这个东西,依旧具备‘方子业依赖性’,那么目前所有的治疗研发都是不成功的。”
“没有教学意义的治疗研发,就不算是标准术式!~”
毁损伤保肢术一旦形成,刘煌龙等人几乎马上就学会了。
功能重建术,起于手外科,在方子业开始之前,刘煌龙等人就有一定经验,经验丰富的手外科医生,也很快可以上手。
比较难的功能健复术,则是需要非常高端的手外科缝合技术以及变种的肌腱缝合术这样的专科病种。
再后来的骨肿瘤联合微型循环仪的介导化疗,也是很多手外科和血管外科的医师都可以正常进行微循环截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