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9章 我的队友来了啊!(第2/4页)

“而且我觉得,聂主任提出来的亚组这个概念非常好。”

“我也要给方教授您提一个建议,我们神经内科以及神经康复科,也必须要组建一个亚组出来。”

“因为我们必须更加精准地拆析出,神经信号与肌肉收缩、与患者真实功能康复之间的关联性。”

“在此之前,我们已经在临床中,对一些正常患者的数据进行了搜集,这是我们前期搜集到的资料,我已经发在了大群里面,如果有兴趣的教授,可以拿着看一看,若能给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那将是我们亚组团队的荣幸……”

“我非常荣幸可以与各位教授一起合作,一起学习。”梅瑸的语气有点嗨,呼吸也有些急促。

他之前的‘质疑’,不是在唱反调,而是在调研聂明贤这个‘陌生人’的科研实力。

一些知名教授,也可能科研能力不强,只是吃到了时代的福利。

你要追问他们关于目前科研最前沿的东西,他们也是一知半解,根本就不透析其中的基本原理。

而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梅瑸已经遇到了很多类似的存在,所以他都习惯了这样的队友。

在遇到了方子业之后,梅瑸就知道,方子业这个朋友他交定了。

现在,再次试探出了更多的‘队友’,梅瑸觉得自己是遇到了知己。

梅瑸的欣喜并未收敛,所以很多人都发现了他的神态变化。

只是,对于梅瑸的这种变化,他们虽然心里不是滋味儿,也只能受着……

这个课题组里,依旧有一些人是来挂名的,助益不多。

真正在做非常关键时期的,也就那么几个。

满打满算,方子业算一个,廖镓算一个,神经内科的梅瑸教授算一个,泌尿外科的王兴欢教授和张子谦两个人加起来算一个。

主要是王兴欢的时间不多,可以分配到团队的时间非常有限。

张子谦的话,实际科研能力比其他的教授更强,但比起梅瑸来,又逊色了不止一筹。

方子业其实早就发现,梅瑸的科研天赋,目前可以肯定不弱于科室里的熊锦环,而张子谦的科研能力,其实只是和董文强差不多……

当然,以目前方子业对梅瑸的了解程度,可能梅瑸的科研天赋还可以再提一提,说不定可以到洛听竹、兰天罗两人的水准。

方子业将很多人的心思都收入了眼底后,才道:“既然目前聂主任和梅教授都提了出来,我就对这个课题的每个亚组进行一下划分吧。”

“第一个是临床组和操作组,我负责带组。主要负责将临床中的病例带到动物试验模型中,并且对动物模型进行治疗探索。”

“第二个是模型模拟组,由廖镓教授负责带组,主要负责将临床中的病种、基础病理等,复刻到动物模型中,为我们争取更多的研究素材。”

“第三个是器械改良组,由聂明贤主任医师负责带组,主要负责脊髓电信号转导、电信号采集,研究电信号与生物信号之间的关联性相关方向。宋毅博士任副组长!”

“第四个组是电信号强度与组织功能之间的关系关联性研究,以梅瑸教授为组长。”

“第五个则是亚专科具体功能重建组,以泌尿外科的张子谦教授、胃肠外科的阳国良教授,手外科的刘煌龙教授以及关节外科的杜新展教授、创伤外科的宮家和教授为分组长。”

“比较重要的就是第五个亚组,因为最后能够体现在患者身上的功能具现,是最重要的!”

“因此,功能重建和具体的功能再造,非常关键!~”

“当然,在这里,我希望各位老师可以群策群力,如果可以找到绝对专业的解剖学相关人才,也希望各位老师可以举荐一下。”

“我们课题组,目前在行进的脊髓切开,很需要这样的人才辅助和帮忙!~”

方子业这句话说完后,脊柱外科的王鹤教授略有些尴尬。

他的双眼眼珠子滴溜溜转了好几圈之后,才后知后觉地回道:“欸,方教授,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方子业看了王鸥教授一眼,客气回道:“王老师,就是字面上的意思,我其实也不懂,所以才有求于人!~”

倒不是方子业看不起脊柱外科的王鸥和张全,只是两人虽然是脊柱外科的医生,却并非‘脊髓’外科的医生。

对于脊髓内里的解剖,两个人和方子业没任何区别!

如果是脊柱外科的手术,王鸥教授可以很好完成,可想要在脊髓里切开闭合游刃有余,还是得找到更加专业型的人才才行。

这个东西,方子业的面板都无法无中生有!

脊髓解剖学,目前只有理论研究,没有实际的脊髓解剖操作经验。

不然的话,脊髓损伤可能就不是不治之症了。

“我,诶,你!”王鸥有点想骂娘。

方子业这不是当众把他怼得一无是处了么?

“王教授,我们先去再去操作几个模型吧。”方子业马上发出邀请道。

王鸥脸色有点尴尬地看向众人,咬牙道:“好!~”

张建军教授等人则只是在笑,好像很乐意看到王鸥被方子业‘diss’这一幕。

……

操作室里,廖镓并未跟着方子业一起操作。

操作室的其他人也被王鸥赶走了,王鸥才压低了声音说:“方教授,你刚刚多少有点不给面子了呀。”

“解剖专业的,能有人比我更懂脊柱区域的解剖么?”

王鸥毕竟年纪这么大了,多少要点面子的。

方子业说:“脊柱方面估计没有,但脊髓里面的解剖经验,未必没有。”

“王老师,这不是给不给面子的问题,是我们都没有太多的经验呀?”

“要不,我来给您助手?”

王鸥一下就被架住了,变得不爱说话了。

方子业当然不是为了怼王鸥,继续操作后才说:“王老师,越是重要的课题,需要的专业人才就越多。”

“我们都不可能一个人横跨所有的领域,所以,为了课题的推进,求助于人肯定是最快的方式。”

“但最好的方式就是受人以渔,把别人的能力学会。”

“可学会的前提是有老师教,我们可以有得学。”

王鸥低声叹气,语气迷离:“搞了一辈子的脊柱外科,在自己的专业里被你一个年轻人给屌了,唉,还是老了啊……”

方子业不再说话了!

他能理解王鸥教授,可理解不代表必须要“关怀”!

自己的老师,不管是邓勇还是袁威宏两个人,目前都是挂名的,没有实际操作的机会。

为啥?

他们就不是创伤外科的,也不是手外科的,他们能做啥嘛,反向推进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