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3章 炸世界!(第2/3页)

方子业说:“这样也好…不过外面热得要命…以你这体格,估计出门就得汗湿!”

“你要不还是在办公室里老老实实待着吧。”

揭翰从善如流:“好嘞,师兄。”

“走,去交班查房……”

“……”

方子业才出门,正准备进医生办公室,却听到护士站那里有人在吵。

“我爸的情况非常严重,我是来看病的,住个院还要等这么久,等的这段时间万一出事了怎么办?”

“你们能担得起责任吗?”

“还有没有点人权意识了?”一个中年妇女拍着桌子。

胡青元闻言,轻声道:“师父,天天都有人为了住院的事情吵。”

“现在我们病房脊髓损伤的病人已经排到了九月份去……”

值班的护师应对自如:“这位家属,你冷静一下,你觉得排队候床的病人哪情况不严重?”

“你来挑一个,你给他打电话!!!!”

“你随便挑,你自己去说服他!”

“脊髓损伤不属于急诊范畴,这是择期手术,择期病种,大家都在等。”

“至于等待期间出了什么事情,你如果特别担心的话,楼下有ICU啊!你直接住进去,绝对不会出大问题!”

家属闻言,被噎了一下。

“还找不找?排队预约床位的家属电话都在这里了,每个都可以打得通!~”值班护师说。

家属软了。

她怎么可能真敢打电话,她只是笃定护士不敢喷她,她如果打电话给别人家属,被骂得狗血淋头都没地方去说理。

“护师,妹妹,求你了好嘛?你让我爸先住院吧,他因为自己的病情都快抑郁了。”

“他这么大一把年纪,真的很难,您帮帮忙好吗……”

值班护师说:“那帮不了的,先来后到。只能先来后到,如果大家都要帮忙的话,这就乱了套了。”

“我对你父亲的现状表示同情,但每个病人都不容易!”

“你就说嘛,这个小朋友,十六岁,正是读高中的年纪,但他初中毕业就休学了,如今还没有机会回到学校去。”

“高考对他来讲不重要吗?”

“他的人生还很长,他还这么小,他连正式的人生都没有进入,我也不能为了他就给他插队啊……”

“在我们这里预约的病人,有孩子的母亲,有孩子的父亲,有母亲的孩子,有父亲的孩子……”

“你的情况只是你自以为特殊!”

“当然,除了我们医院,还有很多医院你可以去。你有选择不排队的自由。”

女人道:“其他地方能去哪里吗?你告诉我,可以去哪里?你以为我没去过啊?”

“我但凡可以想到其他办法,我至于来这里求您吗?”

值班护师陈雨桐默然!

“对不起,我负责排队预约,是我的工作职责,我不能感情用事。”

“择期手术预约制度,是我国法定的制度。”陈雨桐说。

“那你敢保证,你们这里所有的住院病人,都是按照顺序来的嘛?”女人问。

“预约住院的,绝对按照顺序来,没有任何差池。”

“转科病人会根据他住院时间略优先。”陈雨桐也只能给一部分暗示。

现在来预约的家属就两个,一个是小男孩的家属,一个是老人的家属,也就是目前的中年女子!

她给了一条相对更快的路,至于对方可不可以操作进去,她管不了了。

如果人更多的情况下,她是不可能说这种话的。

……

方子业没去劝架,听完争吵后,搓了搓脸庞。

结合人工智能的脊髓穿刺定位器,必须要尽早研发出来,否则的话,目前没有人可以接手他的工作,脊髓损伤的病人会越堆积越多!

一个术式如果研发出来只有个人可以做的话,那么这个术式的研发就是不成功的。

手术要真正地惠及了患者,才是真正的术式,否则就是个人装逼的极限操作!

但这需要时间。

要一个器械可以达到5级以上的穿刺术水平,真的需要很长的时间去研发。

至少得两年起。

否则的话,就对不起5级国手级这个‘不可思议之境’!

甚至两年都不止。

……

“希望这篇case发表出去后,可以吸引一批穿刺术非常好的同行过来交流吧!~”方子业轻轻说。

胡青元就在方子业身侧,低声道:“师父,对不起,是我们不肖!~能力太差了。”

方子业摇头:“不是的,是那个水平,可遇不可求。”

“我们现在掌握的术式,对于术者的要求太过于苛刻。还不算成熟的术式。”

“目前只是处于我们能用,无法推广的层次!”

“……”

5月28日,《JAMA Neurology》编辑部。

《JAMA Neurology》是由美国医学会出版的临床神经学领域国际权威期刊!

艾维是编辑部的职业编辑,每天接到的投稿无数。

《JAMA Neurology》的IF(影响因子)高达20+,是所有神经相关领域的专家和学者都削尖了头想要发表的。

所以,他每天阅读的论文良莠不齐!

“Shit!case report这种垃圾类型的文稿,怎么进到了我的邮箱里侮辱我的主场?”

“如果不是必须要保持职业素养,我都不会给你十秒钟的时间。”

“你最好期待你的简介可以打动我。”艾维端着咖啡骂了起来。

杂志编辑部也没有那么高大上,其实也有很多坐班编辑。

身后有人说:“怎么又有病例报道投稿了?我们不是明确说了,不接受病例报导的么?”

艾维点开了页面后,才忽然说:“NONONO!我刚刚才注意到,投稿人是我之前约稿过的星标作者!~”

“等等,我需要回忆一下。”

“华国人,Fang?!”

“嗯?布洛尔,你来看看,我是不是眼睛花了???”

“怎么会有这种东西出现?”艾维说。

“什么?”布洛尔饶有兴致地转了一下自己的椅子,而后推了推眼镜。

“这个术式应该是自命名的手术术式,但这个单词,如果我没有理解错误的话,应该是脊髓损伤、全瘫患者的功能再康复?制造?”

“什么鬼东西?”布洛尔也惊呆了。

但很明显,这个东西,第一时间就抓住了他们的眼球。

脊髓损伤,全瘫患者,这两个标签将不治之症拉满了!

作为临床神经病学的编辑,他们自是知道脊髓损伤的。

可哪怕是最先进的脊髓性瘫痪治疗的前提都是具有少部分功能的患者,而不是完全性瘫痪的患者!

这个临床病案,不是放大功能,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