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出征(第2/3页)
他提出自己的天才想法:“这会不会是汉军的诱敌之计?”
自从马邑之谋后,匈奴就对这种情况有点ptsd了,生怕三千军队后面还有数十万大军等着他们呢。
有人反驳道:“不可能,汉人最是狡诈。”
随后说出自己为何如此确信这并非诱敌之计,原来他就是当年李广故弄玄虚之计的受害者,那日,意识到自己被骗后,他曾对狼王发过誓,从今以后不会再被任何汉人骗了!
伊稚邪认为他言之有理。
战争开始,匈奴呈进攻之势,迅速驱马朝汉军袭来,马蹄扬起滚滚灰尘,喊杀声震天,汉军虽装备精良,但对面人多势众,他们抵抗的很艰难。
伊稚邪心里也纳闷儿。
汉人的骑射技术什么时候这么好了?
之前虽然也打不过汉军,却不像现在打得这样艰难,匈奴人三岁骑羊,自小接触骑马,最自豪的就是马背上的功夫,这种长年累月的功夫是汉人无论如何也比不了了。
他们能做到在颠簸的马背上迅速搭弓射箭狙击敌人,或者用两只手挥舞兵器,砍杀敌人,汉人却不是每个人都有这种能力的。
现在怎么变了,他们随便一个都能做到?
对于这件事,伊稚邪非常疑惑,四万打三千,虽然优势在我,可我方的损耗率也太高了吧,匈奴人口稀少,每次战后都需要很长时间恢复元气,伊稚邪稍一思索,便有了主意,既然汉人这么能打,何不招降对面,这样不仅人和装备都是自己的,还能问出他们战斗力突然变强的原因。
更何况对面那个叫做赵信的本来就是我们匈奴人,正好还能让他劝一劝另外那位主将一起投降。
大军之中,伊稚邪想要招降二人,苏建坚决不同意,赵信却迟疑了。
“如今我们两方兵力悬殊,再打下去结果只有死路一条,何不趁此机会投降,还能保全一条性命。”
苏建冷哼一声:“哼,仰赖陛下信任,位列将,封侯爵,今遇险境便言投降,那我有何脸面去见家中父母妻子?”
赵信:“苏兄再娶一妻即可。”
他t说出自己想法,投降之后,单于必会以其女妻之,依旧可以延绵子嗣。
苏建:……
这个死匈奴,做事全无礼义。
苏建气得破口大骂。
似乎是要把全部怒气都发泄在赵信身上。
劝降不成,还挨顿骂,赵信干脆不再管苏建,直接率领自己那一千士兵投降。
他正降着呢,突然听到远处传来一阵喊杀声,听到这阵声音后,苏建心中大喜。
是援军。
大汉的援军到了!
士兵们也听到了,援军数目不多,也就两三千人,但足够喂他们吃一颗定心丸,将他们刚刚还恐惧忐忑的心给镇定下来。
加上这两三千人,伊稚邪依然有能力再打,可也不知怎的,随着时间的延迟。汉军援兵居然越来越多,匈奴逐渐抵挡不住。
射雕手问道:“单于,我们现在该如何是好?”
虽是疑问,但心中已有答案,打对面三千人都这么费劲呢,更对别打三万个人了。
汉人那句话这么说来着,人如刀俎,我为鱼肉,伊稚邪知道如果再打下去,自己的军队肯定会战败。
伊稚邪下令:“听我号令,全军撤退。”
攻守之势两级反转,现在变成了汉军攻,匈奴跑,但匈奴可没有汉军这么精良的武器和装备,而且他们之前被卫青打怕了,虽然不认识汉字,但看到大纛上熟悉的“卫”字后,从前被汉军支配的恐惧再次袭来,腿肚子都打颤。
伊稚邪以为自己做了充足准备有能力对抗汉人,但现在看来他的准备还是有点少。
甭管别的匈奴人是何反应,反正他是先骑马跑路了。
自出征以来,卫青一直没忘闻棠那句“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便提前在赵信军周围安排了斥候心腹,原本只是不确定他是否真的会叛汉,想盯一盯他,没想到拔出萝卜带出泥,居然还遇到了他们一直在找的伊稚邪主力。
有了汉军主力的加入,刚才那些以为自己差点要战死沙场的士兵越战越勇,也不顾自己身上的伤口,砍瓜切菜似的追着匈奴人就杀。
匈奴逃跑都跑累了,这些汉人居然还有力气继续追。
有眼尖的匈奴人注意到,几名追杀自己的汉军刚一露出些疲意,可从身上掏出来了个他们从来没有见过的黑色小方块放到嘴里后,不到一刻钟的功夫,就又精神抖擞起来,追自己追得更卖力了。
“那不会是我家汉人奴隶口中所说能大补元气的仙丹吧!”一位匈奴小贵族心中感叹道。
他只知道汉人武器精锐,没想到现在居然连军粮都这样神奇。
真气人!
力气比不过人家,马匹更是如此,经过一整个冬天,匈奴人的马马瘦毛长奔跑速度慢,可被汉朝官府专门拨调粮食喂养的战马膘肥体壮精神足,更何况他们脚底下还钉了能防止被异物损坏马掌的马蹄铁,这个匈奴小贵族当然跑不过汉军,两刻钟后就被身后追兵追上,一枪扎死。
战争结束,汉军大胜,苏建趁此机会在诸位主将面前诉说赵信的恶劣行径。
倒不是倒油,而是真气啊!
他简直无法想象假如援军没有及时赶到,自己的后果会多么凄惨,就算侥幸没有战死,逃了回来,那也是出钱赎罪,剥去爵位和官职,成为一个庶民。
自己手下那两千名士兵也免不了一个全军覆没战死沙场的结局。
苏建越想越气,干脆抬腿踢了被五花大绑的赵信一脚,随后吞了块红糖补充体力,你别说,广牧君研究出来的这东西可真是有用,不仅味道香甜,吃了之后很快就能恢复力气,而且入口即化,不用像匈奴人的肉干那样用很大的力气咀嚼,特别方便。
赵信被他踹了一脚,也不敢说话,就这样默默忍着。
“大将军,您看我们该如何处置这个临阵脱逃的叛徒?”
卫青并未直接下定论,而是询问身边诸将应该如何处置赵信。
军中的执法官军正闳以及长史等人统一认为赵信阵前叛国,罪大恶极,应该立即将他斩杀于旗下,一来显示卫青大将军的威严,而来还能给手下士兵们立立威,简直是一举两得。
但也有人持不同意见,他认为万一陛下也恨赵信这临阵脱逃之举呢?就这样在军营中将赵信杀了,难解陛下心头之恨,因此他建议卫青将赵信押回长安,让陛下亲自处置。
卫青也正有此意,因此最终采纳这个意见,将赵信送入囚车严加看管,押送回长安了。
此时还在愤愤不平嚼红糖的苏建还不知道,原本坐在囚车中被押回长安的人应该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