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丝路(第2/4页)

闻棠将刚刚郎卫们带回来的新鲜胡杨木用小刀剖开树皮,从中流出了很多黏腻状的液体:“这个叫做碱面,它可以用来鞣制皮革或者发面,在面粉里面加入它会使制作出来的面饼又松又软,还带着麦子的香气。”

众人惊叹不已,才发现原来植物中也有这样大的玄妙。

虽然刚用完飧食,但这样的面饼听起来好好吃啊……

司马迁(记录版):“博望侯,当初你在西域吃到的饼果t真如此美味吗?”

“不。”张骞回答地很快,而且很坚定,看起来有一丝丝的命苦,“我都不知道此树还有这样的作用。”

该死的大月氏,你们瞒我瞒得好苦啊!

众人都沉浸在美味烧饼的话题里,只有闻棠注意到,他们才出塞一天,司马迁的小本本上居然已经记载了十几页的内容。

别人光赶路就已经累得要死了,他居然还有精力把沿途所见全部记录下来。

果然,历史上最被低估武力值的两个群体就是儒生和史官。

有人提议唱歌助兴,被张骞无情地拒绝:“夜晚的沙漠,篝火已经够引人注目了,再响起唱歌,你们也不怕把狼招来吗?”

怕,当然怕!听到这话,除了那几个守夜的,其余众人都立马灰溜溜地去睡觉了。

第二日,使团继续前行,越往西走,风沙越大,天气越热,草木植物由绿转黄,枝叶稀疏,最后完全消失,整个沙漠中就只有使团这一行人在行走。

三垄沙前,闻棠问道:“博望侯,你熟悉那个叫做指南针的东西了吗?”

张骞点了点头:“当然。”

这些日子,指南针可给自己提供了不少方便呢。

有人心中疑惑,这明明闻棠在神书中学到的神物,为什么她自己不用,非要将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博望侯呢?

是因为博望侯走过一次,有经验吗?

闻棠:“原因很简单。”

她小声道:“因为我想偷个懒儿。”

张骞:……原因只是这么简单吗?

这可真是……

太好了!

闻野外生存大师棠的丰富经验让张骞以为她至少在沙漠中生存过二十年,而张骞自己则对陛下给的四倍薪资产生了一丢丢的愧疚感。

博昌侯一偷懒,自己终于能对得起这四倍工资了。

穿越三垄沙,沙土越来越松软,经常会有人马陷入其中,虽然天气很热,但使团们还是全副武装,头带草帽,将自己全身上下裹得严严实实,防止被晒伤。

每个人身后都披着一块或红或绿颜色鲜艳的布巾,在黄色的沙漠中看起来很显眼,如果有人走丢了,也方便找回。

虽然都是自己身上的皮肤,但人对自己的脸和脚丫子总是很区别对待,认为晒伤脸是一件很严重的事,可脚丫子皮糙肉厚的,伤了就伤了呗。

唐越身材魁梧硕大,身上的将军肚能让他在极低的气温下抵御寒冷,但最怕的就是这种炎热天气,他和几个同样怕热的卫士们试图赤着脚或穿草鞋在沙漠中行走,休息时被闻棠发现后,将他们毫不留情地批评了一顿。

闻棠总结道:“那还不如把你的脸晒伤呢。”

“脸晒伤至少是丑点、疼点、再加上个嘴歪眼斜,但你若是真敢赤着脚在沙漠中行走,我只能敬你是个勇士。”

说完,她用手上那根前几天捡到的红柳树枝在地上翻了几下。

红柳树枝坚硬笔直,除了串大肉串儿,还是做弓箭杆和沙漠手杖最好的材料。

翻来翻去,一只正在和蝎子对打的蛇从沙土中钻了出来。

打架打得正欢呢,突然被人打断,任谁都会生气,蝎子和蛇也不例外,露头之后,在沙漠中横冲直撞,一副想要找人泄愤的样子。

“嗷嗷嗷!”

赤着脚的唐越“嗖”的一下,用尽此生最快速度跳到马上。

马也被他突如其来的动作弄得莫名其妙,扬起前蹄,四处乱创,最终将这两只可怜的蝎子和蛇踏死了。

幸亏唐越骑术精湛,要不然这匹马今天就能拿到三杀。

唐越等郎卫:已老实,求放过,以后再也不叛逆了。

有了他们的前车之鉴,众人全都乖乖地穿上高帮鞋子,试图减少和这些可爱小动物们的接触,除此之外,这种鞋还能防止被埋藏在沙中的尖刺植物刺穿。

自此之后,闻棠说什么,他们直接照办,既不好奇也不叛逆。

虽然不明白为什么要每天少量多次的喝水,但既然博昌侯说了,那就一定有她的道理。

张骞看向闻棠,表情颇有深意:“你要是再多长三十岁就好了。”

闻棠:……

我可不想这样莫名其妙超级加辈。

“我当年若是能和你一同出塞,使团中其它人肯定都能活着回到长安。”

这个沉重的话题,使氛围变得悲伤,众人都不再言语,休息好后,沉默着继续启程。

往后沙丘越来越大,流动性也更强,众人只能下来牵着橐驼和马继续行走,为了走得省力一些,无师自通地学会了之字形走法。

至于下山,只能用“飞一般的感觉”来形容。

虽然后世将这里叫做“三垄沙”,实际上三垄沙的“三”是多条的意思,这一条条的带状沙丘,怎么走也走不完。

大家已经走得麻木,完全没有出玉门关后第一夜唱歌夜谈的心思和力气,昼夜温差极大,却并没有把他们养得很甜。

而是白天晒得脸蛋儿通红,晚上冻得脸蛋儿通红。

红就红吧,脸蛋儿通红总比博望侯口中的脸上蜕皮要好上许多,接下来的日子就是每天两眼一闭,直接睡觉,两眼一睁,继续赶路。

睡觉也睡不好,沙漠中水源珍贵,大家只能用沙土来洗澡,时间一长,生了虱子,皮肤瘙痒,更是难受。

松软的流沙逐渐减少,土地越来越硬,不知什么时候,人群中有人眺望远方,看到了他这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壮阔场景。

无数条东西走向的高台,宛如一条条摇头摆尾的高大土龙,横亘在这片沙漠中,重峦叠嶂,无边无际,裸露在烈日之下,泛着一层金光,可能万物也被这样的场面给震惊住了,所以这里上无飞鸟,下无走兽,让人看了之后心中发慌,称得上“绝域之地”。

暴烈的阳光晒在身上,他们心中却都不约而同地升起一丝冷意。

众人:坠龙之地?

闻棠:雅丹魔鬼城。

见到这些雅丹地貌,不等张骞提醒,闻棠便确定快要到白龙堆了。

这样壮观的场面,实际就是上下叠加的泥岩层和沙土层在风、水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沙土中的盐碱沉积物结成的白色硬壳覆盖在土地上,从远处望去,好似一条条白色巨龙,所以才后世被人称为“白龙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