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第2/3页)

“让我想想,有没有什么更快一点的办法?”

裴照野扫过她的手指。

“你会写那种诗文吗?”

骊珠愣了一下,随即用力点头,显然联想到了什么。

“我还会谱一些简单的曲子,”骊珠想了想,“一晚上的时间可能不太够,明日吧,明日我应该就能弄好!”

他们审案子也没这么快。

骊珠捧着地瓜,她想得入神,热气烫得她指尖通红也没在意。

“……对了,你认识伶优之类的吗?”

裴照野熄了柴火,偏头看她:

“我上哪儿去认识伶优?不过裴府那么多歌伎舞姬,本来也没去处,何不用她们?”

骊珠眨了眨眼。

“你真聪明。”

“……”他聪不聪明不知道,她爱夸人是真的。

“咦?”骊珠这才注意到他只烤了一个地瓜,“你不吃吗?”

裴照野冷嗤:“这破地瓜我小时候天天吃,看了就想吐,吃它做什么,只有你这种没吃过苦的小公主乐意吃。”

骊珠哼哼一声,不理他,撕了一圈皮,又咬了一口。

剥皮时,有软糯的地瓜粘在她手上。

裴照野撑着下颌,目光落在她纤细白皙的手指上。

“但你非要我尝,也不是不行。”

骊珠一转头,就见他俯身凑近,舌尖银环带着濡湿潮热的触感,不轻不重地勾舔过她指尖。

舌肉似有若无地包裹住手指,他微微偏头,冷白色脖颈有起伏的筋。

他直起身,看着骊珠骤然呆住的模样,勾唇笑道:

“还不错,多谢公主款待。”

骊珠缩了缩手指,简直不敢置信地涨红了脸。

踏着深蓝天幕的一线月光,两人回到官署,骊珠命人添足了油灯,挽起袖子准备大干一场。

两日后,一首名为《金兰赋》的曲子,词曲兼备。

裴府的歌伎舞姬从来只演练过那些婉转缠绵的调子,还是第一次拿到这样的曲子,又听闻曲子背后的故事,大为感动。

众女向骊珠保证,定为如此义士拼尽毕生所学。

与此同时,从伊陵郡送往雒阳宫城的折子,也终于递到了明昭帝的案头上。

“……允恭,这折子你看过了吗?是否是底下官员故意夸大其词,诋毁清河公主?”

殿内降真香袅袅燃着白烟。

木簪道袍的明昭帝阖目打坐,然而眉头紧蹙,俨然心思不定。

跪坐在左的覃敬,双手接过常侍罗丰递来的折子,那双沉静如湖的眼眸飞快扫过折子上的墨字。

少顷,他放下折子道:

“不敢欺瞒陛下,犬子前几日送来家书,其中也曾提及清河公主与这红叶寨交往过密之事。”

明昭帝缓缓睁眼。

“可公主送来宫中报平安的书信中,却只字未提,只说与玉晖约定好,要解除婚约,朕去信让她尽早归来,她也迟迟未有回音。”

殿内静了静,明昭帝又问:

“清河公主从来不是嚣张跋扈的性子,这次为何会插手伊陵政务,还闹到伊陵郡郡内属官集体罢官的程度?允恭,你可有什么看法?”

覃敬沉吟片刻。

“公主向来温和端庄,和顺恬静,自然不会行事狂悖,只是年纪尚幼,外面诸多居心叵测之徒,都清楚公主乃陛下掌上明珠,难免生出歹心。”

“……你是说那个什么红叶寨?”

明昭帝面色凝沉,看向身旁常侍。

“罗丰,上次我记得让你去打听一二,可有结果?”

“正要同陛下禀报呢。”

面白无须的宦官细声道:

“奴婢让奴婢在鹤州的亲戚打听,倒叫奴婢打听到好不得了的事,那红叶寨在鹤州一带势力极广,还行贩运私盐这种大逆不道之事……”

“运贩私盐!”

明昭帝骤然拔高了声音。

“好,好得很!这样的反贼,竟没有一个人来告诉朕!他还敢蛊惑朕的清河公主,他想做什么?造反吗!狗贼,朕非得灭了他的九族!”

明昭帝修道已久,鲜少如此震怒,殿内宫人跪了一地。

覃敬亦深深俯首。

罗丰道:“陛下息怒,如今绛州正不太平,还有诸多要事等待陛下决断,陛下切勿动怒伤身啊。”

明昭帝从盛怒中平复几分。

罗丰说得不错。

绛州雁山一带正闹反贼,薛氏也动作频频,眼看正是用兵之时,如何抽得出人手剿匪?

而且,现下更要紧的是……

“陛下,臣听闻伊陵郡百官辞官之事已在朝中传开,为免清河公主成为众矢之的,陛下因尽快安抚群臣,平息舆论。”

这话说到了明昭帝的心坎上。

那帮文臣最是难缠,一个个握着笔杆子,甩几滴墨汁,连皇帝也能淹个半死,更何况是一个公主?

明昭帝立刻让罗丰准备写诏令。

为今之计,只有贬斥公主,下旨恩赏伊陵众官,才能平息群臣之怒——

“……等等。”明昭帝突然叫住。

诏令写到一半,罗丰顿住笔。

明昭帝眉头深锁,偏在此刻想到了骊珠写给他的书信。

信中除了写她一路所见山水风光,还考察了伊陵郡的百姓民生,水利航运。

最后还道,她此行必将尽心竭力,替家国尽一份力,不枉沿途耗费,望父皇信赖。

他的麟儿虽然性子娇弱,却并不愚钝。

她与红叶寨往来,虽然并未在信中提及,但会不会有她自己的考量?

在这一刻,明昭帝几乎将她自幼每一桩学业上的表现,都在心中翻来覆去琢磨了一番。

太傅的夸赞。

她曾写过的那些幼稚却赤诚的谏言。

明昭帝的手指落在诏令上,久久点了点。

“收起来吧,再等几日。”

罗丰并无二话,立刻照做。

不远处的覃敬眸光幽静地望去。

明昭帝转身对覃敬道:

“朝中对公主的非议,你先尽力弹压几日,允恭,此事辛苦你了,公主年幼任性,婚事也不成,你多担待。”

覃敬道:“陛下言重,臣惶恐难安,犬子资质粗鄙,不能侍奉公主,斟酌之下解除这桩婚事,是陛下宽宏大量才对。”

君臣二人客套一番,不在话下。

明昭帝其实也很好奇,骊珠到底做了什么,能让自幼爱慕她的覃珣主动提出放弃婚事。

然而这些只有等她归家之时,再细细询问了。

临行时,覃敬提出与妹妹数月不见,想前往一叙,明昭帝自然不会驳他,让他顺带提自己问候皇后。

覃敬应下。

穿过十步一卫的复道,皇后的长秋宫近在眼前,宫人们要去禀报,覃敬却拦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