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听不下去的宋泠没有继续听,直接站起来一走了之了。

离开后的宋泠并没有去买胭脂也没有去找苏梨,他先是回府上换了身衣裳,接着打马去了城外。

湖边,枣色的汗血宝马悠闲地踏着步,有一搭没一搭的吃着鲜嫩的草。

宋泠则躺在草地上看着蓝天白云。

说实话,宋泠都快忘了自己多久没有像现在这样放松过,也快忘了自己多久没有肆意策马奔跑过。

记得从前年少时,每当他心烦时便会策马出长安,找一处僻静的地方叼一根草,静静躺一会儿,等躺到天色昏沉,才踏着夕阳的余晖牵着马回去。

那时宋泠从没有想过自己会和爹娘大哥大嫂分离,也从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会成为自己最讨厌的人的模样,沉闷,瞻前顾后,优柔寡断,满腹算计。

更没想过,自己有一天喜欢上一个小娘子竟连一句喜欢都不敢说。

曾经那个敢爱敢恨,肆意张扬的少年郎看到了一定会嘲笑如今的自己吧?

宋泠甚至都能想象出他是什么模样,他一定会昂着头,轻蔑的斜眼看他,然后说一句,懦夫。

宋泠知道,他一定会的。

说不定还会骂一句,藏头藏尾,鼠辈所为。

他太了解他了,也太怀念他了,以至于后来的年岁里,他几乎每时每刻都在祈求上苍能将时间永远停留在那一刻。

若是可以,他甘愿付出一切代价。

可上苍或许实在太忙了,来不及顾及这大千世界里芸芸众生的苦难,他的祈求也终究成了奢求。

宋泠只能偶尔在梦中才能看见他。

他依旧意气风发,拿着把银枪,一副不知天高地厚的模样,然后,他看见了躲在暗处的宋泠,嘲笑道,“宋泠,你怎么变成了如今这幅模样。”

宋泠按压了一下眼角,才睁开眼睛,他不知躺了多久,天空已经变灰,林子里刮来阴冷的风。

想起刚才的梦,宋泠有片刻愣神,但很快便恢复平静。

他站起身,唤来马驹,犹豫片刻,最终夹腿策马去了闻府。

“孟叔,你怎么来了?可吃了晚食?不如留下来一起吃吧。”林氏看着宋泠眼中有些惊喜,她没想到这么晚了,宋泠还会过来。

“姨母,我来接承安回去住几日。”宋泠没有答应,直接将来意说明。

林氏闻言也没阻拦,也是,这么多日子没见了,孟叔想侄儿了也是可能的,毕竟宋家就剩两人了,感情深是正常的。

唤丫鬟去将孩子带过来。

只见人来了后在见着宋泠后高兴地直接扑了过去,虽然小孩子说不出话,但是林氏知道,他也是很想对方的。

“看他高兴的。”林氏笑着道。

旁边的婆子也露出慈祥的笑容,“是啊。”

临走时,林氏又再一次问,“真不留下吃晚食吗?”

“不了,我带承安去…苏记食铺吃。”宋泠顿了顿还是说了出来。

林氏听到这话,脑中闪过什么,她有些许不可置信,但很快反应过来,高兴道,“是该去,去吧,多吃些。”

宋泠见状耳朵有些红,却没有像从前一样回避,而是故作镇定的点点头,牵着马扶着承安离开。

林氏就这样看着两人一马消失在街尾,直到再也看不见,暮色四合,林氏不知为何突然有些想哭,她拿出手帕擦了擦眼睛,“他终于想通了。”

旁边的婆子见状安慰道,“这是好事,娘子别再难过了。”

林氏笑,“我不难过,我高兴。”

“我还要给孟叔准备聘礼呢。”

苏记烤鱼铺,

“宋公子。”

“小安,你来了,好久不见!”苏梨先是跟宋泠打了声招呼,接着才蹲下跟旁边的小男孩打招呼。

说起来,自从上次在闻府见过面,苏梨已经好久没见过对方了,想当初在清河县的时候,小男孩可是几乎每天都会来酒楼报道,风雨无阻,作为苏梨最小的食客,也是最忠实的食客,苏梨很喜欢对方,时不时就会做好吃的投喂他和莲姑,每次看见他们两个小不点因为食物亮亮的眼睛,苏梨就觉得成就感满满的。

可惜,如今莲姑留在了清河县,小承安也不再像从前一样天天来,苏梨心中还是有些许难过的。

就在苏梨感慨的时候,突然一道清冷的声音在头顶响起,

“他给你买了礼物。”

礼物?苏梨看过去,果然发现宋泠手中拿着一个盒子。

宋泠的声音又响起,“他让你打开看看,喜不喜欢。”

苏梨站起身接过打开,见里面赫然躺着一支桃花木簪?

这倒是让苏梨有些惊讶了,她还以为是小孩子做的手工呢,没想到竟然是支簪子,不过苏梨还是很开心,转头对小承安道。

“多谢小安,我很喜欢。”

木头簪子,应当不是什么很贵重的东西,苏梨便收了下来,然后投桃报李,转身去灶房做好吃的投喂两人。

而在苏梨走后,小承安有些无语的看向面前的男人。

小小的他实在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小叔要将礼物说成是他买的。。

明明就是他自己买的。…

不过让小承安更没想到的是,接下来一连好多天,每天自己小叔都买了礼物,还都打着他的名号送。

这天,宋泠又借着小承安的名号折来红梅送给苏梨,这红梅,在冀州城里极为难得,苏梨本来不想收,还是没忍住接了过来。

“小安,宋公子,日后你们别再送东西来给我了。”苏梨收得有些不好意思了,这些日子,每天两人不是送可爱的泥俑给她,就是送胭脂水粉,还有簪子之类的小东西给她,实在太多了,家里梳妆台上都放不下了,若非她清楚的知道她跟宋公子之间的差距,她都要怀疑他是不是想追她了。

但是…应该不可能吧?

不仅是苏梨不信,苏家人也不信,尽管宋泠表现得已经特别明显了,连陈氏都看出些许端倪来了,苏父还是说,“应该是小孩子喜欢五丫呢。”

苏青山,“是啊娘,宋公子怎么可能喜欢五妹呢。”

苏清河,“是啊娘,你看错了吧。”

见一向聪明的三儿子都觉得是自己想多了,陈氏也有些忍不住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想多了?莫非真的只是人小孩喜欢五丫?

不,不对,作为女人的第六感,陈氏还是觉得不对。

而一旁缝衣服的芳草这次站在了陈氏身边,“我觉得娘说得有道理。”

芳草是见过几次那位宋公子的,她看见过他看小妹的眼神,那跟看其他人是不一样的,只是她一直没有找到证据,但是如今却找到了。

“弟妹,你也跟着娘瞎掺和。”苏青山有些不满,觉得芳草和娘真是想多了,人家宋公子什么都没做呢,不过就是陪侄子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