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5k)莫名的有点屈辱啊(第3/3页)

它与传统高校培养模式的根本区别在于,人才培养的主体除了高校以外,还有企业的参与。

人才培养需要花费成本,除了学校常规教育投入之外,合作企业还需要额外的投入。”

别人有没有震住,唐芊影不知道,但从对面校领导的眼神里,她看出来,华亭外国语大学是真被震住了。

核心是什么?

企业掏钱!

真金白银的掏钱!

虽然说,是在为企业培养定制化人才,但是,这也客观上保证了学校的就业率。

常务副校长吴有福,嘶了一声,随即便两眼放着神奇的光。

常务管钱。

这可比企业捐赠,来得更有效。

根据相关法规要求,企业的捐赠,必须公示,这没什么问题。

但是,当年国家为了鼓励学校自筹资金,出台了捐赠配比专项资金制度。

也就是说,你在社会上每募1元,国家给你补1元。

这其实也是好事。

但是,二者结合起来后,这钱,就不是那么香了。

国家的资金,使用用途,是要审计滴。

没那么好过关滴。

企业捐楼好说,就像復旦大学接受秦家捐赠的卿云楼和数学中心大楼一般,高高兴兴的,做固定资产入账管理即可。

但企业的资金捐赠,是要受限于《公益事业捐赠法》。

捐赠法规定,捐赠企业与学校可以就使用用途订立捐赠协议。

比如秦家定向向数学国际中心捐赠的资金,就可以用作数学国际中心专家的补贴,卿云和秦缦缦向復旦捐赠的‘云缦基金’也是如此,其名单什么的,企业有很大的话语权。

如果是企业未指定实际使用用途的,只能用于公益性的目的。

学校拿着只能发点奖学金、补贴点贫困生,惠及的是小部分学生。(此时尚无高校捐赠管理办法出台,连用于食堂都不行。)

只能说,不无小补而已。

距离学校真正想要的,差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