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把復旦变做霍格沃兹?(第2/3页)

川杨河南岸,也就是復旦大学对岸,与学校隔岸相望,我个人觉得,是适合炎黄集团拿地的。这方面,学校可以对你,这个復旦大学的学生,进行支持。

炎黄拿地的时候,可以再往南退上几十百来米,沿河的位置……復旦愿意和社会各企业共同修建一个大学生创业孵化园。”

卿云听懂了,这是用一条河,将復旦大学和炎黄集团实现了物理隔离。

这个方案,与之前他所提出的类似‘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相比,关系是自然生分了许多的。

但復旦大学在南岸的这个孵化园,镶嵌在二者之间,又形成了一个关系连接的纽带。

地图上看起来的隔河相望,偏偏又互为邻居守望相助,对卿云实质上蹭復旦大学牌子的目的,并没有多大的影响,而且还不容易被人诟病。

甚至,卿云还可以在復旦大学东边临路的金科路与李冰路之间自然形成的三角形地块上面,修一个復旦炎黄职业学院,疯狂的蹭名声。

实质重于形式,卿云果断的点了点头,“全听校长安排。”

王德超笑了笑,“这也是你应得的,你之前提出来的云缦基金、卿云计划、天使投资,对学校帮助很大。”

卿云眨巴眨巴眼睛连连表示这是他应该做的。

“至于你提出来的復旦和炎黄共建学院的事情,我是这么看的。

当初,和復旦达成协议的是TOP集团,而非炎黄,既然TOP集团已经没有履行协议的能力了,自然合同便终止了。

所以,復旦和炎黄共建学院的事情,并不存在合作的基础。”

王德超的话,将苏采薇给彻底惊着了。

要是王德超不说,她都不知道,卿云还有这样的狼子野心。

不过石广勇却是一脸古怪的望着老校长。

他没get到老校长的点在哪?

民办高校,收费自然就不是公办大学那种赔本的方式了,学校是要赚钱的。

在他看来,和炎黄共建学院,对復旦来说,无非是派点教师,而后赚取管理费和经营分成,这是十分惬意的事情。

卿云笑了笑,“老师的工资,炎黄全部承担。”

这话一出,苏采薇乐了。

她要不要也去兼个职?

王德超却皱起了眉头,有些生气的模样,“小卿总!这不是钱的问题!”

如果是其他人,卿云绝对回一句,“凡是有人告诉我这不是钱的问题,那一定就是钱可以解决的问题。”

但一个著名的乞丐校长这么说……

那可能真就不是钱的问题了。

因为王德超今天见面的第一句话,便是反对公立高校的教育产业化。

卿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时候,王德超咳嗽了一声,“民办公助的教育理念,復旦大学可以对口进行帮扶,但是炎黄和復旦联名,已经过了窗口期了。”

就在云帝还在思索为啥是已经过了窗口期的时候,忽地福至心灵的想起了什么,不由得多看了旁边这个腆着肚子的老校长一眼。

随后卿云闭上眼睛想了想,而后探寻的开了口,“您觉得,如果炎黄集团与一所藤校,或者腐国的一所……QS排名前100的学校,一起进行中外合作办学,怎么样?”

王德超的嘴角微微一翘,“依我之见,如果是这样,炎黄集团就不太够格了。”

卿云点了点头,心里彻底通透了。

职业教育,復旦丢不起那个脸的同时,似乎也是国家并不允许它降低顶级名校的调性。

而中外合作,与世界名校合作的同时,还能收取高额的学费,这就可以了。

有个笑话,华国教育部从来没有承认过教育产业化,全是经济学者提出来的观点。

至于为啥全国高校招生人数从1998年到2002年扩大了四倍,那就不得而知了。

反正985高校,从2002年后,再也没有扩招过。

事实上,大学录取率的提高,只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

将原本应该读完三年中专便涌入就业市场的人群,换到了高中-大学这个七年模式里,以平滑释放就业压力。

后世甚至还开启了‘高中-本科-硕士’10年模式。

一个冷知识,2023年,部分地区的高校该年硕博毕业人数已经超过了本科生。

卿云一脸戏谑的问着,“比如炎黄-復旦-斯坦福微电子学院?”

王德超摇了摇头,认真的说着,“还是復旦斯坦福大学好听一些,炎黄出现在名字里面不合适的。”

卿云撇了撇嘴,无奈的说着,“您老人家真的是……又要把钱赚了,还要把名声拿了。”

王德超却乜了他一眼,不屑的说道,“年纪轻轻的,你要那么多名声来做什么?成圣吗?你配吗?你敢吗?”

卿云心里惊了一下,而后却服气的认栽。

话都说这份上了,自己再说什么也没用。

不过好在他还年轻,也确实不需要那么多名声,大不了就先搞职业教育呗。

至于逼格的事情……

他相信,当炎黄足够大的时候,那所学校应该叫炎黄斯坦福大学!

“现在来说说你自己,小卿,这个大学四年,你准备怎么渡过?”

王德超的问话,很是官方,让卿云差点流利的开始背诵‘我辈青年当……’

好悬刹住了跑火车的嘴,卿云想了想,还是老老实实的说着,“大学里面我还是挂名学习,主要精力我肯定放在工作上,这方面我确实需要学校给我方便。”

王德超不置可否的拍拍卿云的肩头,“小卿,大学里面,有些课,还是有必要听听的。”

说罢,他却哈哈大笑起来,“你小子,算是赶上了。”

这话,让云帝都懵了。

我特么的赶上啥了?

王德超指着茶几上那份地图,招呼他过来看,“你看,邯郸本部的北区、南区,张江那边的几个地块,是不是天然的可以形成几个独立的社区?”

围在一边的苏采薇和石广勇两脸懵逼着,不知道王校长在发什么神经病。

卿云听到这里,却亡魂大冒起来。

我艹!

有刁民想害朕!

书院制!

就在他艰难的咽了一口唾沫后,王德超自得的说着,“现代书院制你们听说过吧?”

“现代书院制是在传承古代书院传统的基础上,融合西方住宿学院制专长,采用‘学院+书院’双重管理的一种新型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力图实现通识教育和专才教育的平衡。”

让王德超惊讶的是,石广勇和苏采薇都还在懵逼的时候,卿云这个学生居然了解。

“你懂?”

卿云撇了撇嘴角,嗤笑出声,“老祖宗的东西,不稀奇,我所在的高中,石室中学,以前就是书院制。”